:::
〈沈沒於落花流水間〉表現了女舞者(吳美恩)細緻柔情的氣質,加上流線造型的花器等道具,令觀衆陷入浪漫的遐思。(許斌 攝)
舞蹈 演出評論/舞蹈

一場肢體與詩篇的對話 評「風動之舞II」

何曉玫在「風動之舞II」所呈現的作品,在視覺美感的營造,極盡所能,……特有的女性特質,不同於許多小劇場的刀光劍影,唇槍舌劍,何曉玫以肢體寫作,像個詩人。

何曉玫在「風動之舞II」所呈現的作品,在視覺美感的營造,極盡所能,……特有的女性特質,不同於許多小劇場的刀光劍影,唇槍舌劍,何曉玫以肢體寫作,像個詩人。

「風動之舞Ⅱ」

6月3〜9日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浮載於台上台下,交集在忽暗忽明間,「風動舞蹈劇場」於初夏推出新作《一隻魚的微笑》,讓潛藏在極具詩化的標題,展開一場肢體與詩篇的對話。

將所有的舞碼名稱串連起來,仿佛是一首現代詩的化身。「沉沒於落花流水間/累聚的光影中/原來,是一隻魚的微笑/浮現於一堵牆下的/白色遊戲」。名符其實的,在舞蹈編作和音樂背景的設計烘托下,淸楚地呈現出編舞者何曉玫獨特的人文氣質,抒發來自生活中的敏銳觀察以及善感的疏離人情。觀察何曉玫的許多作品,有別於許多新生代的創作者以探討社會,反映現況爲己任,而是將生活素材以創作者特有的角度做另一番解讀,或者將個人對感情或人際的體察,娓娓流露。

創作者的情感娓娓流露

〈沉沒於落花流水間〉交織在笑語及花徑之中,女舞者細緻柔情的體態和流線造型的花型器皿,以及從舞者身上各暗藏花朶的機關,無不令觀衆陷入浪漫的遐思。閃動的火光帶出手持燭光的浪人,〈累聚的光影中〉引領一場人、光幻影。隨著光影節奏的變換,時而流連聚集,時而驚惶散去,環繞於舞者身旁的光點,擬人化而充滿生命感,讓觀衆的視線爲之左右。〈白色遊戲〉裡,隱見創作者童年的記錄。童謠、遊戲、夢想與現實交替,遊戲的肢體互動,轉化成舞蹈,童謠的輪唱,形成音樂背景的主軸。現實而孤單疏離的滋味,漫動於舞台間,夢想的天梯是絕佳的藏身處所。童稚的天眞,被拒絕的隱痛,都在舞蹈裡淡淡地記載著。

NG鏡頭式的娛興節目

當工作人員被困於舞台上進退無路,觀衆無不爲這個要命的錯誤,抱著不安又興奮的期待,因爲NG鏡頭一向有觀衆百看不厭的樂趣。〈原來是一隻魚的微笑〉確實逗得全場觀衆笑聲不斷。工作人員(表演者)煞有介事地在花器中裝滿水,並放置舞台上定點,退場時,竟然被鎖在舞台上。當他愈努力想開門出去,觀衆就愈樂見他如何化解「危機」。然而,觀衆笑他身處窘境時,才發現這是早已被創作者所設計的一場眼見爲「遊戲之作」的段落,其實也是劇場工作人員和舞者工作現況的眞實反映。工作人員總喜歡模仿舞作裡的舞蹈動作,他們極其認眞卻顯稚拙的模樣,是幕後最佳的娛興節目。何曉玫此作品裡,難得展現她幽默的長才,將台前幕後的私密,以逗趣的形式及出其不意的狀況,充分掌握表演和觀衆間互動的溫度。燈暗時,表演者(工作人員)又將花器移入幕後,門開了,全場恍然大悟──這不是「工作人員」和觀衆的私下對話嗎?

數個身著華服的男女,沈重地在地板翻滾,大幕啓開,〈浮現於一堵牆下〉反映出情感的糾結愁緒。牆上裝置著桌椅,使得舞者在牆上的動作,在觀衆的視線上,有如俯視;營造出疏離的情境,舞台間的男女拉扯糾纏,更是牽動出情感交纏無解的習題。

「風動舞團」集合了新生代劇場的佼佼者,相當受到矚目與期待。其實,社會型態的變遷,使得年輕的藝術創作者不必爲沈重的社會責任或文化使命背負責重道遠的使命,限制創作的可能。何曉玫在「風動之舞Ⅱ」所呈現的作品,在視覺美感的營造,極盡所能,對人事物的觀察,舞動出詩意的特質,以及生活經驗化諸個人敏銳的觸角,細緻探索。特有的女性特質,不同於許多小劇場的刀光劍影,唇槍舌劍,何曉玫以肢體寫作,像個詩人。

觸及創作者的誠信原則

一場好的演出,使觀衆有許多的期待,這也是劇場和觀衆間之所以維繫的原因。然而根據筆者的朋友提起,作品中標題爲〈白色遊戲〉的舞作,曾於關渡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廳發表,當時名爲〈午後的一九七三〉,類似況狀也出現在日前「流浪舞者」的《孕味十足》演出,舞作內容同,卻有不同的名稱。不可諱言,劇場所提供的環境,可以讓相同作品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風貌,而作品被重演的動機,亦非取巧。但是被冠上不同名稱的作品,又無事前吿知,讓觀衆可能會掏腰包看了兩次,第一次滿心歡喜,第二次卻怒氣而回,屆時,創作者的「誠信原則」可能受到質疑。作品重演的原因爲何,有時並不是觀衆的焦點,重要的是,可以讓觀衆屢看而心不悔。

 

文字|吳碧容  舞蹈工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