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對話」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作品形式的獨創性或是主題的煽動性,而是楊銘隆與蘇安莉那不溫不慍的動作質感與不造作、不激動又暢快的雙人舞。
「九月的對話」
9月1〜3日
皇冠小劇場
美國舞蹈家保羅.泰勒(Paul Taylor)認爲舞者總是盡心盡力地要求自己能很精確地掌握動作的timing與shape,事實上最吸引觀衆的是一位舞者眞正的自我;換句話說舞者的動作不只爲詮釋舞作的情節或內容,同時也是向觀衆作一番眞誠的自我剖白。
「九月的對話」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作品形式的獨創性或是主題的煽動性,而是楊銘隆與蘇安莉那不溫不慍的動作質感與不造作、不激動又暢快的雙人舞。
〈心輪〉表現舞者綿綿不絕的互動性
五個作品中〈心輪〉最是突出的舞作,這是一支雙人舞卻將男女的互相戀慕的情愫降至最低,觀衆感受到的是兩位舞者之間綿綿不絕的互動性。他們彼此抛、擒、彈、拉、旋、提、帶、摔、拖……整支舞都在順暢中自然地運作著,這些充滿動力現象又抽象的肢體語言,雖無法明確吿訴觀衆舞者之間的關係與對白,卻非常吸引人,就如學者Polanyi所說:〝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say.〞這感覺相同於物體主義的藝術觀──每一位接觸藝術品的主體(觀衆)都可依其自我的經驗與感受對物體(藝術品)產生不同的聯想、美感與價値觀。事實上楊銘隆創作〈心輪〉的動作是以圓形的動力方向,及方向的改變與持續,來表現心的放縱與掌握。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心路歷程,但對於心思的掌握與放縱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經驗,這兩種異同的經驗成爲欣賞者與藝術家之間溝通的橋樑,而舞作的標題往往只是編舞者創作的起跑點,其創作的過程與陳述的內容,觀衆可以中途加入,甚至自我完成整個作品的內容。
〈心輪〉的舞蹈技巧與技法雖與崔莎.布朗(Trisha Brown)的風格頗爲相似,但是由於編舞者注入其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柔和明快的東方色彩,所以對觀衆來說它是活潑又親切的作品。
處於過渡期的年輕編舞者
〈囈〉是由三位舞者以相互糾結的肢體語言作無意識的對話,隨着Philip Glass一再重複的樂句,舞者由各說各話演進到激烈的對談。蘇安莉強調舞者肢體語言的對話,在空間的運用上則較爲生澀,三位舞者的動作也有過度使力的現象,所以此舞較欠缺協調性與整體性。
其他三支舞作是楊銘隆的〈靜止的演說者〉、〈聚.散.合離〉,楊銘隆、蘇安莉合編的〈窗.窺〉。這三個作品反映出他們旅居國外的生活與當今後現代藝術的潮流。它們在音樂的使用上頗具異鄕風味,有莊嚴祥和的聖樂,有紐約街頭的阻街女郞、流浪漢的笑駡聲,也有中央公園的宗敎狂熱者正慷慨激昻地傳福音,如果一句句的英文改成中文對話相信會產生極不同的演出效果,這也許是這場演出較特殊也是較難以解決的溝通問題。
基本上這不是一場完美無瑕疵的演出,在五個舞作中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大師的身影,如康寧漢的舞台不分區觀念(不分強弱),崔莎的動力現象化,派克斯頓(Steve Paxton)的接觸即興,或道格拉斯.鄧(Douglas Dunn)的姿勢符號化等,對年輕的編舞家這也許是一種創作的過渡時期,我們期待有一天他們能成長茁壯,並尋找出自我的特色與風格。
文字|江映碧 文化大學舞蹈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