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渾沌與平衡》與安寧、細膩的《吿別》形成強烈的對比。(元開藝術 提供)
焦點 焦點

法國諾曼第的現代舞新銳

逢梭.哈芬諾(Francois Raffinot)及其舞作《告別》

法國是芭蕾舞的搖籃,相對地,其現代舞的發展比美國、德國晚。如今成名的法國現代舞編舞家如瑪漢、巴古葉、賈勒塔,多屬七〇年代受啓蒙的。新一代如普雷祖卡、哈芬諾等人則是當今竄得最快、屢屢在國際舞台呈現獨特作品的新銳。台北的觀衆十月欣賞過普雷祖卡強烈的動作風格後,不妨與哈芬諾細膩的《告別》做比較。

法國是芭蕾舞的搖籃,相對地,其現代舞的發展比美國、德國晚。如今成名的法國現代舞編舞家如瑪漢、巴古葉、賈勒塔,多屬七〇年代受啓蒙的。新一代如普雷祖卡、哈芬諾等人則是當今竄得最快、屢屢在國際舞台呈現獨特作品的新銳。台北的觀衆十月欣賞過普雷祖卡強烈的動作風格後,不妨與哈芬諾細膩的《告別》做比較。

法國諾曼第國立編舞中心《告別》

11月7日

台北國父紀念館

法國在十七、八世紀時,曾以細緻的巴洛克舞蹈風靡歐洲。十九世紀的巴黎歌劇院則以浪漫時期的《吉賽爾》等芭蕾舞劇轟動一時。二十世紀初,來自俄國的狄亞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更以巴黎爲基地,帶領芭蕾的另一波改革。或許正因爲法國擁有傲人的芭蕾傳承,因此雖然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及德國的現代舞已蓬勃發展出自己的技巧派別,法國仍無動於衷。

法國現代舞的二大上游

直到一九七四年,巴黎歌劇院以「巴黎歌劇院劇場硏究小組」(Groupe des Recherches Theatrales de l'Opera de Paris, 簡稱GRTOP)的名義,邀請了美國前尼可萊(Alwin Nikolais)舞團舞者卡爾森(Carolyn Carlson)到法國推廣現代舞。一九八〇年,巴黎歌劇院以另一組織──「編舞硏究小組」(簡稱GRCOP)之名,引進許多美國現代舞作品給該劇院的舞者演出。

一九七八年,法國政府在首府以外的昻傑(Angers)市,建立了國立當代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Danse Contemporaine, 簡稱CNDC),並請尼可萊本人出任第一屆藝術總監。尼可萊是德國現代舞巨擘魏格曼在美國的弟子何姆(Hanya Holm)的主要傳人,舞作的特色以戲劇性著稱。一九八一年,CNDC由美國康寧漢舞團舞者法伯(Viola Farber)繼任。尼可萊、卡爾森,與法伯這三位舞蹈家對法國當代舞的發展影響甚遠,導致法國的現代舞以美國的康寧漢、崔莎.布朗(Trisha Brown)以降的「純動作」後現代舞,及自德國魏格曼沿續下來的鮑許(Pina Bausch)式的舞蹈劇場風格最爲普遍。

如今,法國較著名的現代舞團如瑪姬.瑪漢(Maguy Marin)舞團、巴古葉(Dominique Baguoet)舞團、賈勒塔(Jean-Claude Gallotta)的Groupe Emile Dubois舞團,甚至新一代的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舞團等,多數來過台灣演出。其中某些編舞家受美國後現代舞風影響較深,有些則偏向德國的舞蹈劇場手法。但法國當代舞壇有趣的,就在其對於新形式的不斷追求。有硏究者甚至爲八〇年代以來的法國當代舞蹈,冠上「法國新舞蹈運動」(New Dance Movement in France)一詞,並解釋道,此運動的由來是基於美國康寧漢舞派,與德國鮑許舞蹈劇場兩大主流。但如何在二者之外尋求其他的可能性,才是法國新舞蹈可貴之處。(註1)

面對英吉利海峽的新舞蹈重鎭

十一月即將來台,由法國諾曼第國立編舞中心的藝術總監逢梭.哈芬諾(Francois Raffinot)所率領的現代舞團,將展現另一種法國當代舞蹈美學。

哈芬諾原本鑽硏哲學,八〇年代加入Ris et Danceries──一個專門演出十七世紀巴洛克宮廷舞的團體,並爲之編舞。其中巴洛克舞蹈高雅的氣韻、細膩的手勢,及嚴謹的姿態,成爲哈芬諾後來編現代舞時常運用的特質。此外,哈芬諾也導過歌劇,作過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的助理,並在一九九〇年創立了「巴羅可」現代舞團(la compagnie Barocco),推出《花園派對》(Garden Party, 1990)、《大氣現象》(Les meteores, 1993)等舞作。一九九三年哈芬諾被選上諾曼第編舞中心藝術總監後,他的舞團也駐入該中心,並在穩定的經費支援下,年年推出令人讚嘆的新作,其中以一九九四年在亞維儂藝術節首演的舞作《吿別》Adieu最能展現哈芬諾的才華。

弔念英才早逝的編舞家巴古葉

《吿別》的靈感來自海頓《吿別》交響曲的最後一章。海頓要求樂師在演出中一個一個離席,僅留下第一小提琴手一人獨自奏著悲歌的曲調。舞作中,哈芬諾從五人舞開始,再逐段減少一位舞者,直到最後以獨舞結束。五段中又以詩人函波(Arthur Rimbaud)所提的母音與顏色的搭配:A/黑、E/紅、I/綠、O/藍、U/黃,作爲舞台設計與服裝的依據。燈光設計方面,方形舞台細分爲由四周的四個梯形圍繞著一個小四方形,而這五個幾何圖形也逐段暗去一塊,最後僅剩中間的一小方格給舞者(見圖)。《吿別》的音樂採用的是法國當代作曲家杜沙邦(Pascal Dusapin)依米狄亞的故事所作的德文歌劇《米狄亞素材》(Medeamaterial, 1992)。在如此周密的結構下,哈芬諾的舞蹈語彙更顯得精準、簡潔。舞者們柔美、流暢的肢體表現,是獻給舞作的主人翁──永別人世的友人──最莊嚴的吿別式。

其實《吿別》的推出,部分原因是爲紀念一九九二年因愛滋病過世的法國當紅編舞家巴古葉。巴古葉早期是名編舞家貝賈(Maurice Bejart)的芭蕾舞團舞者,一九七四年因向來自美國的卡爾森習舞而轉入現代舞。一九八〇年巴古葉出任法國著名的蒙培利耶(Montpel-lier)藝術中心及藝術節藝術總監。在創作上,其舞蹈風格以抽象、細膩著稱。(註2)如一九八九年巴古葉舞團在台北上演《柏林掠影》時,巴古葉在舞台換景的空檔,獨自出現在舞台靠觀衆席邊緣。在無音樂陪伴下,他以近似默劇的手勢,與台下的觀衆進行親切的「溝通」。

哈芬諾的纖細,在《吿別》裡也非常動人,許多段落中,他均安排由手所帶領的動作,如在雙人舞一段,舞者透過手去觸探對方的頸背、耳垂,或腳掌等鮮少被注意到的身體部位;這在女高音「米狄亞」尖銳的歌聲中,形成有力的對比。

《吿別》的推出,使哈芬諾名氣大噪。隨後,他又編了以探索平衡與失衡的舞作《渾沌與平衡》(Sin arrimo y con arrimo, 1995)、從日本的禪、三行詩(haiku),及園藝等精簡精神出發的作品Al segno(1996)、與呂紹嘉指揮的柏林「喜歌劇院」交響樂團(Komische Oper)合作的舞作《在那裡》(Au-dela, 1996),以及從作家魯西廸(Salman Rushdie)被回敎領袖通緝的事件得來的靈感之作《醜聞》(Scandal Point, 1996)。其中《渾沌與平衡》的一幕將與《吿別》同時在台北演出,關心法國當代舞蹈的觀衆請別錯過良機。 

(本刊編輯林亞婷)

註:

註1.參考法國巴古葉舞團1989年9月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的節目單。

註2.參考Isabelle Ginot爲紀念巴古葉所撰之文“The Scars of History”,ballet internatio nal/tanzaktuell月刊1996年6月號,p.44-51。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