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有衆星與明月,觀衆席有大衆歡暢的爆笑與專業人士難掩的侷促不安,三方相映,依舊是那麼尶尬。
近年未推出新戲的明華園,終於在今年九月間,於國家戲劇院亮出新作《燕雲十六州》。依舊是幾近滿座的票房,依舊是笑聲連連的群衆反應,依舊是顯然賣力的演出,舞台上有衆星與明月,觀衆席有大衆歡暢的爆笑與專業人士難掩的侷促不安,三方相映,依舊是那麼尷尬。
嘗試去理解這種尷尬本身,也是挺尷尬的,因爲,我很快地發現自己所面臨的不協調感,原來是出自於一個關於舞台的、關於劇場的、關於歌仔戲很基本的要求:我走進劇院,是爲了看一場歌仔戲的表演,而大部分塞滿了觀衆席的興奮群衆,走進劇院可能是爲了某種類似「消費品牌」的需求,消費某種藝文活動,被視爲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明華園show成了這種藝文消費中的最佳選擇(best choice)。
音樂的量變未帶來質變
其實我並不在乎到底觀衆們因何目的而來,也早已不思考諸如「明華園的戲算不算是歌仔戲」之類的過時問題,只是,在癱軟於狂情的觀衆之中的同時,心裡卻忍不住地想:這一次的音樂加了味,服裝也變了色,大家到底有沒有看出來?我突發奇想地假設,倘若這一場演出所有的音樂都改變用法,不需演員配唱而純粹襯底營造氣氛,所有的唱詞都改爲口語吟誦,觀衆們是否會察覺這樣的變化?還是「有就好」──有演出就好,有聲音就好,有佈景就好,有穿衣服就好,甚至,有人站在台上說笑話就一切ok了?
熟悉明華園歌仔戲的觀衆,必定能察覺這次他們在《燕雲十六州》中所做的努力。其中,最明顯的是音樂部分。山風(江松民)先生的編曲與編腔,延續薌劇音樂劇的風格,雖然沒有太多的變化,但這種風格的音樂與人聲表現,在明華園歷年的作品中,確是一大突破,不但改善了傳統歌仔戲以歌調、串仔音樂作串聯的不整體感,也提高了台語唱唸中八聲呼法與變調在音樂中的協調性,透過大幅擴充的唱段,改變了該團一向「白多唱少」的遺憾,這是很可喜的改變。
然而,令人難過的是,這種「量變」似乎未帶來太多的「質變」。當唱段增多且變長,後場在配器與旋律上均有突破之時,卻使得人聲──戲曲離不開的唱工──相對地顯弱,不但音不準,節奏上也常有參差不齊的現象,不論主、配角或是幕後配唱,均有搭不上音樂的問題,這也許是排練不足的缺憾。
另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演員普遍地「無丹田」,好的演唱者一開口,就能使舞台生輝,令觀賞者沈醉於優美而富有情感的唱段中,而功底不夠深厚的戲曲演員,卻會在開口的同時導致舞台空洞化,觀衆聽而不聞,徒留眼下華麗的舞台及人物的身形,後場吃掉人聲,形成舞台上相當大的落差。
此外,服裝也是本次製作較特殊的一環。有別於以往傳統歌仔戲採用的明式戲服,或明華園過去的亮片古裝,走的是較爲灰暗的褐色、赭紅、灰、土黃、寶藍等色,基本上屬暗沈的色調,用於被欺壓的百姓身上頗爲貼切,然而諸如遼帝、遼后等一國之尊,他(她)們的服裝就顯得太寒酸了,造型也頗詭異,不知是否專爲凸顯其丑角身份而設?但當他們與男主角耶律靑龍同台時,便有些兒尷尬產生了,似乎他才是一國之尊,因爲人物扮飾的亮度差別甚大。
「笑料笑料啦!」
看完戲之後,我隨意與現場觀衆漫聊:「阿桑,你敢看有即齣戲底做啥?」她們聽了,竟然面露羞赧地說:「看是看無啥有啦,就是皇帝底找囝啊,笑料笑料啦!」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即整齣戲到底在演什麼?演得如何?
爲了避免換景拖掉太多時間,這齣戲的順場方式做了精心的安排,全場以中隔幕來換景而不中斷演出,値得鼓勵與學習,但是能否讓觀衆也在這種安排中隨之切換時空,改變情緒,恐怕還需要更細緻的橋段設計,因爲觀衆看一齣新戲的心態是很單純(naïve)的,笑點一個接著一個,卻不知中間的聯接物是什麼,情緒上便會很怪異,跳來跳去的,過去明華園演神怪戲或笑鬧短劇,這樣的問題較不明顯,當歷史題材複合現代感十足的笑料一同呈現時,加上快速的時空轉換(順場方式),嘗試去理解劇情邏輯的人,可能就要「霧刹刹」了,如此,何能入情?捨棄了一向最有賣點的丑角之後,明華園的《燕雲十六州》有了更多引發觀衆共鳴的空間,相信再經修改,這齣戲應該會出現更動人的情態。
更値得深思的一點,是劇團成長的問題,我指的不是在每次新作中聘請了哪些技術部門的專業人才等的外部成長,而是劇團內部對戲曲藝術深層的認識,進而與支持的群衆一同成長。一個即將分娩的婦人,氣定神閒地出場並與對手演員對話,然後突然肚子劇痛,此時衆人方知「哦!原來她是孕婦!」;野地裡,將軍心臟病發作,軍師端一碗湯藥出來與他邊談邊喝,彷彿是露營一般;年輕演員在台上大跳吉魯巴,這在路邊歌舞秀是常看見,卻不見容於人心,何況他們的舞步實在不怎麼樣。這些排戲時想當然爾的處理,劇團成員及忠實觀衆均應有指正的能力。
明華園有台灣歌仔戲界超級的資源,不論在內部凝聚力、觀衆支持度及政府機構的靑睞等方面,都沒有任何團體堪可比擬,我也深信,他們與大部分劇團一樣,希望每次出擊都能是引人共鳴的表演(performane),而非過眼即忘的show。堪稱龍頭老大的明華園在累積了足以拒絕一千萬補助的實力後,努力提昇劇團內部演員的表演功力、劇本的邏輯緻密度與導演再創作的能力,以之漸次提高支持群衆的品味,有魄力,也要有實力,才能確保地位之不墜。
文字|劉秀庭 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