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樂器與演奏者間正常關係的演出。(許斌 攝)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聲音的偵察者

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最具話題性的「圓三重奏」,這次帶來全然不同的戲劇音樂語彙,不僅打破樂器與演奏者間的正常關係,更給予我們許多啓發。

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最具話題性的「圓三重奏」,這次帶來全然不同的戲劇音樂語彙,不僅打破樂器與演奏者間的正常關係,更給予我們許多啓發。

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所承辦「一九九七基隆現代音樂節」,已於六月三十日圓滿落幕,在這次活動中,主辦單位總共安排了九場音樂演出,其中,最具話題性的,大概就要算是由法國「圓三重奏」所帶來的戲劇音樂。

全然不同的戲劇音樂語彙

談到戲劇音樂,在國內一般觀衆的心中,先入爲主的印象,大概就是這兩年在媒體上被人炒得又熱又紅的《歌劇魅影》、《貓》、《悲慘世界》……等等百老的音樂劇。在這個範圍下,所謂的戲劇音樂,大概就是優美的音樂,加上戲劇手法與效果,結合出一種更炫麗豐富的表演形態。這就好比畫家在畫布上鋪塗不同的色彩,使整塊畫布顯得繽紛又多彩。但在五月二十二日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中,法國的「圓三重奏」卻帶來了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戲劇音樂語彙。

國內熟悉法國戲劇音樂藝術的觀衆朋友們,可能都曾耳聞過「圓三重奏」的名號,這個團體是由三位性格截然不同,但對戲劇音樂有著同樣狂熱的打擊樂家所組成的。一九七四年三位先後由巴黎國家音樂院打擊樂組以優異成績畢業的音樂家:威利.高其雅、強、皮耶.圖埃、佳斯棟.席勒維斯特,爲了追求一種全新的音樂表現手法,開始結合在一起,共同實驗打擊樂與戲劇音樂的可能性。一路走來,至今已有二十二個年頭了,並已成爲國際上極富聲望的戲劇音樂代表團體。

突破傳統音樂表現限制

這次「圓三重奏」來台演出,所使用的道具相較一般戲劇音樂演出,其實並不會特別多,服裝更是相當簡單,三位「男主角」的外觀並未多加修飾、也不特別俊美,但是,從他們的演出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幽默、但極具實驗與顚覆性的企圖,並感受到了新穎的音樂語言。「圓三重奏」所帶來的戲劇音樂,不只是音樂與戲劇相加的結果,而是透過了戲劇概念的融入,來突破傳統音樂表現上的限制,實驗聲音更多的意義與可能性,正如同其中一首曲目的標題,這三位音樂家正像是敏銳細密的「聲音的偵察者」。他們的作法若以色彩來比喩,這場音樂會已不再只是在畫布裡繪上「音樂」、「戲劇」等不同顏色,而是透過了劇本、作曲家、演奏家與新的觀念的相互融合,混合調配出一種全然新鮮,不同於傳統的聲音色彩。

三位演奏家總共帶來了四首樂曲,分別是上半場的〈手與手的交戰〉、〈獨聲者之書〉、〈聲音的偵察者〉,以及下半場喬治.巴提斯特的幻想劇Jules Verne。

打破樂器與演奏者間正常關係

我個人相當喜歡上半場的〈聲音的偵察者〉。三位演奏者一字排開,每個人面前都是模樣相同的一只大鼓,他們以手拍擊鼓面,讓中東手鼓的鼓法,爲西洋大鼓帶來了不同以往的聲音表現。而在敲擊的手勢中,他們讓「敲擊→樂器發出聲音」不再成爲理所當然的過程,(演奏者在同樣的拍擊過程中,樂器時而有聲時而無聲),完全打破了一般人心中,樂器與演奏者間習以爲常的關係。而自其中一個樂段開始,演奏者雖然不斷敲擊鼓面,樂器卻始終無法發出聲音,這種違反思考邏輯所產生的寂靜,開始爲演奏者帶來不安、焦燥甚至憤怒,進而從中變化出不同的情緒表達,讓聲音、寂靜與肢體運動間,形成了對話與戲劇的效果。

感覺上,這支曲子的演出,就好像圓三重奏對自己「戲劇音樂」想法的剖面,其中三方面的嘗試,正是他們形成戲劇音樂概念的重要步驟與軌跡:1.技巧語言的移植轉換、2.聲音、樂器與演奏者三方關係的重新思考、3.經由三方互動引發音樂中的戲劇動機。這種全新的嘗試,一開始讓全場觀衆相當錯愕,並抛出一堆問號「怎麼會這樣?」、「爲什麼這樣?」……,逐漸的,由錯愕的情緖中,有人開始感染到演奏者的情緒,開始有發笑、同情、興奮、好玩……等等不同的反應,一個簡單的戲劇音樂雛形於是成型,觀衆也開始反思到,原來聲音表達的意義並不只單獨存在於所發出的聲音上,「過程」有它的意涵,「無聲」也更是某種訊號。在這首〈聲音的偵察者〉中,圓三重奏成功的以戲劇音樂的手法,幽默的對舊有的音樂演出概念,提出了顚覆與挑戰。

以不同材質音色象徵不同旅程

下半場的演出,是這次的重頭戲:喬治.巴提斯特的幻想劇Jules Verne。這齣充滿了幻想與隱喩手法的作品,是由義大利作曲家喬治.巴提斯特特別爲圓三重奏所量身打造的。故事的主要架構源自於《環遊世界八十天》的作者Jules Verne的三部探險小說:《地心之旅》、《海底兩萬哩》以及《乘輕氣球五週》。而三位演奏家則象徵三本書中的主角,分別扮演著敎授、船長與醫生三個不同的角色,同時並隱喩了大地、海洋與天空。他們的旅行是從世界的中心開始,由地心經過海洋的深淵,然後乘坐輕氣球來結束旅程。全戲以旅行爲主題,事實上卻也是作者喬治.巴提斯特自己內心世界的影射。劇中,三位主角的對話不斷的湧現了有關「生命」、「死亡」、「愛」與「母親」的議題,並從中抛出了許多不同的感覺與疑問,卻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問題留下答案,甚至完全不去尋找答案,這樣的手法,或許並非一般人習慣的戲劇進行方式,但反而爲表演者與觀衆留下了更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

在聲音的表現上,作者用不同材質的音色,有趣的象徵了三位探險家在不同境域的旅程。在地底的旅行中,他們以脚掌或鞋子磨擦碎石、以磚頭石塊互相敲擊磨擦來代表大地的聲音,在海底的航行中,船長僅著一條游泳褲,站在水缸中,以脚拍打水花,並用木琴流暢的音色、鐵珠滾動於木箱中的聲響來隱喩水底的旅行,當探險來到空中時,飛行於舞台上的小熱氣球,在對空吹鳴的喇叭聲中搖搖盪盪。音樂在這裡的角色,雖然沒有以旋律來鋪陳故事或引導劇情,但卻藉由各種不同的音色表情,成了引領觀衆進入想像世界的魔棒,極具趣味。

不設防地加入自己想像的欣賞

然而,對於一個習慣於合理解釋、聯貫性劇情的現代人而言,這齣Jules Verne仍是抽象而不易理解的,再加上語言的隔閡,以及臨時螢幕部分無法配合,更使得觀衆在欣賞的同時似乎失去了某種安全感。但正如飾演船長的佳斯棟.席勒維斯特所說,「在法國,大家聽得懂演員的台辭,但往往對劇情感到更加困惑,……或許自心靈中直接的感覺整個視覺畫面的音樂,不設防地加入自己的想像,反而是一種最好的欣賞方法」。

其實在整場演出中,相對於許多大人觀衆的全神貫注,但眉頭深鎖;很多小朋友反而表現出了完全興奮與快樂的神情。在章魚和潛水夫游上舞台、在船長臥於水缸中像魚一般自在優游時,小朋友不時發出驚嘆與羨慕的聲音,甚至當飛在空中的熱氣球依著劇情「墜落至谷依那瀑布」的霎那間,現場一位小朋友對破滅的熱氣球忽然放聲大哭,這些反應讓全場的大人觀衆在莞爾一笑的同時,也不禁感到,小朋友這種純眞的情感和活潑自由的想像力,或許比我們這些頭腦複雜的大人更能在欣賞的同時,與這部作品有了親切的對話。也難怪法國某地方的敎育主管單位,要將這齣Jules Verne列爲該地區國小藝術敎材的敎本,整個學期,小朋友閱讀Jules Verne的多部探險小說、討論喬治.巴提斯特的劇本,再就劇中的每一個元素、動機與表現手法詳細瞭解,最後便是欣賞該劇的演出,如此活潑生動的藝術敎育課程,實在該從小音樂與美術敎育僅只聊備一格的台灣孩子們羨慕不已。

 

文字|劉家瑜 音樂文字工作者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