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導演關錦鵬也在《中國旅程九七》當中推出節目。(香港進念二十面體 提供)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中國旅程/台灣反思

去香港看看

我曾以爲台灣有比香港更強大的前進動力,現在不難發現台灣有另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往後拉。不是我們的政府如此,而是我們允許我們的政府如此。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我們放棄了選擇。

我曾以爲台灣有比香港更強大的前進動力,現在不難發現台灣有另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往後拉。不是我們的政府如此,而是我們允許我們的政府如此。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我們放棄了選擇。

一九九六年底,導演楊德昌受邀製作一齣舞台劇,於一九九七年元旦在香港的「中國旅程97」中演出。這次活動由「進念二十面體」主辦,邀請了兩岸三地戲劇、美術的工作者及藝評學者。美術方面以裝置藝術展爲主。在戲劇演出上,兩岸三地的六位導演都以一桌二椅爲基礎、二位演員爲限、創作三十分鐘以內的戲劇作品。我因爲擔任楊導戲裡的演員,而參與了這次的活動。

處處都是舞台

第一次聽到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至今已有十年,八〇年代中期,初次聽到「進念」,台北的劇場盛行著一股大潮流。果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等人的劇場觀念被引進、討論,顚覆舊有劇場表達形式,也就在那個時期。

這些劇團的演出,不強調舞台上的劇情故事,也不需要演員從硏讀劇本對白去剖析人物,更不再要求演員用他們的情緒去詮釋一個令人感動的角色,在他們的觀念下,演員和觀衆是由劇場基本元素造成的,站在台上的就是演員,不管它有沒有台詞或動作,坐在台下的就是觀衆,不管他在看什麼。

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做演員,每個人都可以是觀衆。舞台也必然超越了以往的劇場空間,形成一個處處都可以是舞台,處處都可以是劇場的概念。

在那股潮流下,台北曾經出現過不少標榜「前衛」的劇團,只是不幸地,它們淪爲「小衆」、「另類」、「賠錢」、「沒人看」、「看不懂」……標籤下的犧牲者,在社會大衆的心目中成爲最不起眼、最不需要重視的一群,原本希望能透過劇場傳達的一切,顯然也跟著失效了。

劇場可以不自外於社會

與其說是因爲堅持和毅力,不如說是因爲方法和智慧,「進念」成功地避開了小衆、另類的印象。除了劇場裡或各地的公演之外,團員們深入各個層面,參與大學校務、參選議員、幫助無住屋民衆謀福利、從事環保工作、寫作出版……。

至今他們已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執政者也和他們面對面,參考他們對社會改革或靑少年心理的看法。如果說公演活動是這個團體衆多事務之一,應該說這個團體一直在做各種不同形式的「表演呈現」。

他們溶入了民衆切身的生活,在不同的領域傳達著他們的思想、搬演著他們的戲──「處處都是舞台」。

假如只有演出或遊行,沒有尋找方法深入大衆生活中,只把現有街道當成舞台,不把社會每個層面當成舞台,那麼永遠只有觀望的路人才是觀衆,廣大民衆做不了觀衆。

在「中國旅程97」靜態和動態的作品呈現和交流座談之外,令人感到獲益良多的,是在私下形成的聚會。

活動期間認識了幾位香港的朋友,不知不覺聊起一個商品、一句流行話、一部電影、一個地方特色、一個有趣的現象,乃至於個人的工作經驗、思考方式,或是都市規畫、法令條文。關懷暢談的交心過程,給人不少比較和反省的機會,也從中獲得經驗和啓示,甚至是重重的當頭棒喝。

國民平均所得高,不等於生活富裕

台灣人喜歡以「國民平均所得」來做爲生活品質和富裕程度的指標。而公共安全品質、交通的效率、空氣汚染防治作業、社會福利措施、人民公德心、消費者的合理保障、犯罪破案率、執法的公平程度、殘障者無障礙空間的比例……都是檢視生活品質的指標,也是國際化都市評斷人民是否富裕的參考,爲什麼我們只會聽到「國民平均所得」多高或「外匯存底」多高?

不知道這是人們長久養成的習慣呢?還是執政者刻意導引人們忽略其它的指標?是不是只要人民滿足於自己口袋的鈔票,少管一些社會政策,就有人可以高枕無憂地繼續坐享其利?這樣下去台灣不只是「笑貧不笑娼」,更是一個「只笑貧,其它都不笑」的地方。

給你投票權,不等於讓你自由選擇

在香港,從事大衆傳播媒體的人,和從政、從商的人是分開的,大衆傳播媒體有一種超然的監督功能,他們不需要買政治人物的帳,也不需要向大財閥低頭,他們只需要對廣大的民衆負責。

在台灣,從政、從商、或握有媒體的人,是同一批人,上下交相賊的結果,媒體爲政治服務,政治不受媒體監督。這是爲什麼在解嚴後媒體開放,每個從政者都想握有自己的媒體,握有替自己說話的機會,媒體始終不是扮演大衆監督的角色,而是爲少數人服務的工具。

如果民衆知道的事情是很片面的,又怎麼能有足夠的資訊去做分析和判斷呢?當我們拿著選票自以爲在做選擇時,在我們選擇的對象之外,應該還有許多優秀的對象,只是沒有媒體願意吿訴我們。

我們還要「放棄選擇」嗎?

「去香港看看」曾經出現在楊德昌電影《麻將》的主題曲中,意思是取台語「去雄幹跨嘜」的諧音。而我用這句話做爲文章的標題,是對「香港能,我們爲什麼不能」這個宣傳口號的懷疑,仔細去看就不難知道我們爲什麼不能。如果只去shopping一下,或是上上餐館酒店,看看夜景,就覺得大家差不多,這樣以管窺天的方式未免太一廂情願了。

我曾以爲台灣有比香港更強大的前進動力,現在不難發現台灣有另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往後拉。不是我們的政府如此,而是我們允許我們的政府如此。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我們放棄了選擇。我相信從香港出發的「中國旅程」會繼續延續,甚至期待它成爲「世界旅程」。

 

文字|陳以文  舞台、劇電影演員

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