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被稱爲是繼印刷術發明之後的「第二次文藝復興的契機」,因爲只要擁有網路進出的帳號,人人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電子肥皀箱」,讓你像從前倫敦海德公園的演講者一樣,墊高身體,暢所欲言。網路的人本精神加上成本誘因,實在可以讓具有藝術訓練與見解的專才跳進來發展評論事業。
一家專作調查的公司AC Nielsen發表了一項報吿,指出台灣上網人口已經達到兩百五十萬;而稍早之前資策會的統計也不相上下,讓他們覺得在本世紀之前「三年三百萬」的目標不難達成。連月以來,美國網路相關企業的股票如「雅虎」(Yahoo!)、「亞馬遜」(Amazon.com)網路書店都急速竄升,「迪士尼/ABC」花了三億美金買下網路製作公司「星波」(Star-wave),NBC則看中c/net和旗下的Snap!Online。這些狀況都連帶使得網路話題的熱度漸升,大家在問:網路的時代到底開始了沒?
網路上的藝術傳播
如果說要讓網路成爲生活的一部分,那麼生活當中至少有一部分就該是網路的。有嗎?有,只是還不多。看看報紙、買買股票,這些活動的確都已經可以在網路上進行。而逛美術館、聽音樂會這種風雅之事,網路的虛擬接觸還眞的無法取代親身經驗。
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擴張,逐漸有人將它用來傳播藝術,不論是表演藝術團體的網站或是大學校園的電子布吿欄(BBS)和討論群(News Group),都愈來愈成爲報紙之外的訊息管道。
表演藝術團體拿網路來作爲演出的宣傳途徑,或是事後當成觀衆調査的工具,以及電子郵件的信箱。在網路上,他們製作網頁,圖文並茂地將演員、舞者、指揮好好介紹了一番,本來在報紙的有限篇幅之下不會出現的資訊,在這裡卻毫不刪減。而網路上的匿名特性,也讓觀衆可以用文字的間接方式,對表演藝術團體表達他們的讚賞與失望,不必擔心直接提出的尷尬。在電子郵件信箱裡,表演藝術團體也得到了網友對他們的作品或是演出詮釋的好惡反應。
至於討論的內容,在台灣的網路上還看不到對表演藝術的深刻見解,大部分的情況都止於說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大家把網路當成呼朋引伴的訊號台,多在強化自己的立場。有時網路討論群內也充滿偏頗的論點、尖銳的言辭,以及族群的對立,談不上什麼評論,完全是網路文化的具體縮影。而且,這些討論群所述及的對象,通常也是那些帶有大衆票房魅力和知名度的演出,尤其是劇場,因爲網友容易上手,不像音樂舞蹈,需要一些解讀音符與肢體語言的功力。
網路在台灣當然尙未成爲一個成熟的評論空間,然而它卻是最具潛力的意見舞台。因爲網路的使用者明顯集中在學歷高、年紀輕(或者年輕化)的階層當中,他們成長在解嚴之後的時代,對事物比較樂於表達看法,而且使用媒體的習慣已經不同於以往依賴三家電視台和幾家報紙的形態。更重要的趨勢是,對他們來說,政治和社會新聞只是資訊的一小部分,他們有興趣的其實還在那些娛樂、時尙、休閒的話題,而如果把自己設定在都會知識份子的角色,他們通常還會試圖對藝術做點了解或參與,以便有別於人、甚至有益於己。
藝術評論應該是成熟社會的需求項目,因爲這是大衆美學敎育的補充,代表人們休閒生活品味的提升,而就評論的社會功能來說,它也是藝術產業公關的制衡,會對創作展演工作進行探討,成爲藝術文化傳衍的累積。
文化網路意見交流開發藝評空間
台灣基本上向來不是評論的重鎭,過去的評論多在學報、論文、雜誌上出現,報紙近年迭有佳作,但還不成爲常態。就大衆最容易接觸到的媒體來說,報紙其實應該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不過以目前的運作情形來看,報紙經營者似乎覺得撥出版面做些報導就已經很盡到社會責任了,評論這檔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還是少碰。
於是讀者經常看到的是「記者〇〇〇報導」的新聞,或是「記者〇〇〇特稿」、「記者〇〇〇新聞分析」的評論,甚至是軟性版面上「文/記者〇〇〇」的專題。而在國外(英文媒體)的情況是,報紙聘用藝術文化版面工作人員的時候,給的身分或頭銜是「評論人」(Critic),他們的主要工作在撰寫“Review”(短評),但也必須跨過來新聞的領域來作報導。出於專家之筆,即使新聞也變得更有分析性、或更有解釋性。另一方面,這些原來只坐在觀衆席的藝評人也因爲新聞工作的任務,跟藝術圈產生直接的互動,比較不至於像是關在象牙塔裡,拿望遠鏡隔空遠眺舞台上的演出。
由於台灣的藝術評論機制仍未成熟,許多執行出來的例子就容易引起爭議,但這並不是說毫無希望。事實上,不少藏身民間的專才,就是評論的高手,只不過他們的敎育背景不被認可,並非相關科系的敎授講師或是博士碩士,影響了他們文章的出路。期刊不收、報紙不用,久而久之,他們也懶得動筆分享了。
網際網路被稱爲是繼印刷術發明之後的「第二次文藝復興的契機」,因爲只要擁有網路進出的帳號,人人都可以有一個自已的「電子肥皀箱」,讓你像從前倫敦海德公園的演講者一樣,墊高身體,暢所欲言──管它有沒人聽。網路的人本精神加上成本誘因,實在可以讓這些具有藝術訓練與見解的專才跳進來發展評論事業。他們可以在這種互動的基礎上建立跟讀者的往來,如果在網路媒體和企業的支持下,寫評論的人可以得到合理的報酬、讀者可以不必花錢買報紙,藝評人、讀者/觀衆,以及創作/展演者之間的聯繫更可以緊密相連。台灣的網路文化目前旣然缺乏藝術的關照,政府部門如果要關照藝術,就應該鼓勵文化網路的孕育和成長。文建會今年編列了一筆預算,投資在藝術文化的網頁製作。其中有些基本事項委託一所大學的資訊系所師生執行,可惜初步的成果令多位表演藝術界的資深人士感到不知所措,一方面感謝文建會的好意,一方面又覺得文建會爲德不卒,爲了節省一點點的經費,將重要的文化藝術工作交給一群很懂技術但還在培養藝術興趣的電腦高手身上,反而失去了專業水準的掌控。
相對的,委託「學術交流基金會」所作的「網路劇院」就能透出藝術的質感,藉由多媒體的呈現方式與互動性、時效性的強化,建立藝術討論的基礎,成爲生動的網路舞台。畢竟他們長年觀察、參與台灣表演藝術的發展,最近兩年也從建置敎育部留學網站的經驗當中,累積了相當的技術,抓到網站經營的策略。
網路的出現敎人突破以往有限的訊息傳播管道,對於藝術創作者、欣賞者和評論者而言,都是値得積極嘗試的數位媒體。要不要放棄發言權,就看自己怎麼預測未來的狀況、怎麼處理來自網路的壓力(與助力)了。
文字|黃志全 資深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