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劇場」是道地的美國土生土長的做戲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長處,譬如說它致力於破壞「藝術」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與權力的關係,視藝術爲一種娛樂的源泉,而非促進社會進步的載體。
三十年一波戲潮
觀察西方的文化,常會發現每隔十年總會有些新事物的產生,而每隔三十年(一代人)則不免會有新思潮、新風格的變動。這一方面表明西方人不肯墨守成規,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們旺盛的創發力。
在戲劇方面也不例外,上世紀中期開始的寫實主義戲劇,流行不到三十年就遭遇到非寫實與反寫實的挑釁。諸如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史詩劇場等從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都採取超越寫實主義的姿態,一波波地展現著各自的丰采。二次世界大戰後五〇年代初期崛起的荒謬劇,更發揮了革命性的作用,震撼了西方的劇壇。同時萌發的殘酷劇場,借鑑東方劇場之長,企圖動搖西方長達兩千年的「作家劇場」的傳統,對西方的當代劇場諸如貧窮劇場、生活劇場、環境劇場等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過去在文化領域中引領風騷的多半是歐洲國家,美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衆多,財力豐厚,但在新思潮、新藝術上不免相形見拙,不得不唯歐陸的馬首是瞻。例如以上所舉的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荒謬劇場、殘酷劇場等均由法國開其端,表現主義、史詩劇場則發源於德國,貧窮劇場爲波蘭人所首倡,只有生活劇場和環境劇場產自美國。但後者終爲美國扳回一城,再加上美國已有的劇作家諸如奧尼爾、懷爾德、田納西.維廉斯、阿瑟.米勒、奧比等的成就,使我們對美國未來的發展不能小覷。
以其雄厚的經濟力、發達的科技、普及的敎育,美國在表演藝術上可說是後來居上。紐約百老匯的衆多劇院吸引了不少歐洲的菁英,好萊塢更是執世界電影業之牛耳,故美國自也具有引領風騷的資格。如今果然不負衆望,繼荒謬劇場後,在美國終於形成了一個土生土長的新流派,稱作「荒唐劇場」(Theatre of the Ridiculous)。
美式「作」風的荒唐劇場
什麼是「荒唐劇場」呢?據美國的《表演藝術雜誌》Performing Arts Journal主編苞妮.馬冉卡(Bonnie Marranca)言,「荒唐劇場」是一種以表演自居的採取諧仿古典文學形式或重構美式大衆娛樂的戲劇結構,用以對政治的、性的、心理的、文化的範疇加以無政府主義式的摧毀。它的表徵是忸怩作態、嬌柔造作、異性裝扮、奇形怪狀,以達到浮誇的視覺效果。像荒謬劇場似地,它的來源也可以上溯到奧佛來德.傑瑞(Alfred)的荒誕劇作《鳥布王》Ubu Roi,但它不像荒謬劇場以存在主義思想爲基礎,也不帶荒謬劇中的悲劇氣息。它的嬉鬧傾向,倒是爲傳統的丑角提供了新的版本。它跟美國的俗文化、大衆傳播是一致的。如果紐約市長可以扮作瑪麗蓮夢露去參加宴會(其翻版是台北市長扮作麥可傑克森),如果美國總統可以在辦公室中對白宮的女實習生脫褲,還有什麼不可以在舞台上做的呢?因此「荒唐劇場」是道地的美國土生土長的做戲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長處,譬如說它致力於破壞「藝術」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與權力的關係,視藝術爲一種娛樂的源泉,而非促進社會進步的載體。在態度上,荒唐劇作家是玩世不恭的,因爲他們的世界觀毋寧脫離了實證主義,把世界看作是建立在虛象之上的無所繫泊的短暫空間,飄泊在一個永遠不斷膨脹著的幻覺的黑洞中。此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有傑克.斯密斯(Jack Smith)、若納德.塔沃(Ronald Tavel)、査理.陸德蘭(Charles Ludlam)、肯乃斯.白納德(Kenneth Bernar-d)等。
正像「荒謬劇場」開始時並無一定名稱,直到一九六一年馬丁.艾斯林(Martin Esslin)的《荒謬劇場》Theatre of the Absurd一書出版,才將尤乃斯柯、貝克特等人的劇作定名爲「荒謬」,馬冉卡和達斯孤樸塔(Gautam Das-gupta)也仿艾斯林之例,於一九七九年出版了一本《荒唐劇場》Theatre of atre the Ridicu-lous,企圖把傑克.斯密斯在外的以上三人的劇作定名爲「荒唐」,此一論說已引起了一些注意。一九九八年的擴大增訂版,改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出版,加上了斯密斯的作品,而且放在第一位,可見對他的重視。至於「荒唐劇場」是否會像當日「荒謬劇場」似地形成一陣風潮而進入戲劇史的主流,端視以上所舉的劇作家的作品是否有足夠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在批評界和觀衆間所引起的反響而定。
根據以上的描述,如果我們來檢視最近幾年台灣那些貼上「後現代」標籤的小劇場的演出(特別是留美歸來的年輕人的作品),實在也不乏「荒唐劇場」的影響,只不過未用「荒唐」之名而已。當後現代劇場泛指一些難以定位或命名的前衛演出令人感到迷惑的時候,「荒唐劇場」至少是一種易於定位或命名的後現代現象。
文字|馬森 戲劇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