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聖哉經》結合打擊樂團與現場混音,聲光效果一應俱全。(白水 攝)
音樂 演出評論/音樂

合唱環遊世界,各唱各的調?

「第三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聽後

團員平穩的汰換率是維繫一個職業團體演出水準的要素。反觀今日台灣的合唱生態,各地山頭林立,這種個人主義的表現,使得台灣的合唱音樂在數量上雖然激增,但在品質上仍舊不足。

團員平穩的汰換率是維繫一個職業團體演出水準的要素。反觀今日台灣的合唱生態,各地山頭林立,這種個人主義的表現,使得台灣的合唱音樂在數量上雖然激增,但在品質上仍舊不足。

2000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7月30日〜8月5日

國家音樂廳

第三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圓滿落幕,對於熱愛合唱的人們,此活動所造成的回響及討論,讓兩千年台北的夏日變得「非常合唱」。在活動進行中,網站也匯集了許多合唱人的熱烈討論,這些來自不同背景及觀點的評論,使得這個音樂節在結束後仍然餘波盪漾。此音樂節的主辦單位──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對於台灣的合唱風氣之推廣,以及培養國內年輕一代的音樂人才與引進國外優秀音樂團體等工作,向來不遺餘力。自一九九六年起,每兩年一屆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不但開拓國人對合唱音樂的了解,也將台北推向國際合唱的舞台。

今年受邀來台的外國團體,有些是國際級的巨星團體,如英國的「泰利斯學者」(The Tallis Scholars),其他則多爲業餘團體。在爲期一週的音樂節及音樂會中,以國內知名合唱團體搭配外國團體的演出,不僅讓聽衆聽到多變的演出,也幫助我們了解國內外合唱在風格、曲目及程度上的差異。這樣的精心安排,無非是希望國內的合唱團體也能藉由觀摩而進步,同時亦安排了外國團體的全省巡迴演出,使台北以外的地區也有機會參與此項活動。在音樂會的活動外,此音樂節還邀請了國內外著名指揮授課,讓努力尋求進步的國內合唱老師以及愛好者,可以在合唱營及指揮營中學習到如基本指揮法、合唱風格及詮釋、國際合唱音樂趨勢等課程,這樣一系列的活動,對國內合唱教育有莫大的助益。

多色彩的立體效果

開幕音樂會(七月三十日)中以台灣新生代作曲家許雅民的《六月雪》最引人注目,故事內容改編自元曲名家關漢卿的作品《竇娥冤》,作曲家嘗試將音樂、戲劇、舞台效果結合,以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和嗩吶爲伴奏,由女高音結合戲曲唱腔的方式演唱,配合數名口白朗誦者及混聲八部合唱,其強烈的戲劇張力及詭譎的燈光設計,使全劇呈現出多色彩的立體效果。然作曲家雖有很好的意念及作曲技巧,但其作品風格變化不大,音樂架構略顯單薄,也可看出作曲家的經驗仍有不足。特別是最後樂章的結尾,當竇娥即將行刑前,此時的音樂張力已將觀衆與歌者的情緒帶至最高點,就在一片淒厲聲中,竇娥隨即血濺滿天,氣絕身亡,應該可稱爲精采的結尾;但作曲家在其後尙加了一段評論性的合唱旁白,不但無法持續戲劇張力,而且合唱團的聲音已顯疲態,這個多餘的部分便有畫蛇添足之感。演出當晚由作曲家本人擔綱指揮,其情緒表達有餘但指揮技巧不足,使得合唱團亦無法百分百地表現出其音樂意念,幸而女高音劉雅文時而低聲啜泣、時而淒厲哀嚎的精采演出,引領聽衆走入竇娥的情感世界中,其可圈可點的表現,多少彌補了指揮者的不足。

「紅色巨星之夜」(七月三十一日)由「泰利斯學者」演出,此團體被譽爲「無伴奏合唱超級巨星」,他們以純淨的音色及細膩的音樂線條聞名,成爲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最佳代言人。此次來台的歌手僅有十人,因爲行程安排緊湊,使得歌手們在演出前僅有少許時間彩排及適應場地。雖然現場演出不如唱片中的精緻完美,但卻無損於音樂中的冷靜及平衡,特別是以下半場的英國文藝復興曲目,更令人激賞。這樣克服旅途疲憊及其他客觀條件的不足,仍有一定水準的演出,更表現出一個職業團體應有的水準。其指揮彼得.菲力浦斯(Peter Philips)從十九歲起便立志推動文藝復興曲目,他以混聲合唱的方式挑戰了學術派的概念,重新來詮釋此時期的曲目,經過二十多年鍥而不捨的努力,「泰利斯學者」的表現方式已然成爲一種經典。但菲力浦斯本人並非學習指揮出身,其獨特的指揮方式,自成一格。在與他的對談中,菲力浦斯坦承其指揮手勢並無法表現出音樂線條,只是將移動最快的聲部指示出來而已,這樣的指揮方式恐怕只有其團員能理解。他也提到在他客席的經驗中,許多團員都需花費相當的精力與時間來了解其手勢所代表的意義,但菲力浦斯先生對早期音樂的品味,已通過其錄音獲得全世界愛樂者的一致認同。

入寶山空手而回

「黑色爵士之夜」(八月一日)相較於另一職業團體──「泰利斯學者」的演出,美國「洛杉磯裘比利歌手」(Albert McNeil Jubilee Singers)顯得令人大失所望,此團體標榜其非裔美籍(Afro-American)特有的民族音樂風格,及生動豐富的表演內容,但與當晚的演出有相當大的差距,他們的音樂基本上無音準可言,聲音鬆散,舞蹈雜亂,使得聽衆對其盛名抱持存疑的態度。也讓期待聽到黑人靈歌的觀衆們,有入寶山而空手而回之感;雖然下半場的黑人音樂劇有相當程度的進步,但多數觀衆在中場卻已離席,抱著遺憾離去。此演出背後所代表的問題卻値得人深思,一個職業團的壽命,究竟有多長?以「國王歌手」(The King's Singers)及「泰利斯學者」爲例,職業歌手的演唱壽命平均爲十年,平穩的汰換率是維繫一個職業團體演出水準的要素,因此在合唱團體中重要的是精神,而非個人。反觀今日台灣的合唱生態,各地山頭林立,這種個人主義的表現,使得台灣的合唱音樂在數量上雖然激增,但在品質上仍舊不足。

在八月二、三日兩天的演出中,芬蘭「維洛雅佩多合唱團」(The Veraiapetto Choir)及日本「伊丹混聲合唱團」(Itami Mixed Choir)兩團表現平平,其曲目多頗具特色的民謠。但「菲律賓室內合唱團」(Philippine Chamber Choir),其音色渾圓純美,但其風格頗具菲律賓著名合唱團體「瑪德利加合唱團」的影子,且其當晚曲目安排太過繁重,使歌者及聽衆皆有疲乏之感。

「藍色德奧之夜」(八月四日)由德國「幕尼黑新浪潮合唱團」(Via-nova-chor Munchen)演出,其曲目及演出方式深具德奧傳統,除此之外還致力於二十世紀的現代曲目推廣。他們的聲音紮實豐厚,但其巴赫的經文歌《唱一首全新的歌獻給主》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因爲無伴奏的特色及曲子的複雜度,使得音樂略顯力有未迨之感。上半場最後一組的巴伐利亞民謠,爲其單調的舞台表現增添一絲變化,但其曲目長度安排仍稍嫌冗長。德奧系統的合唱藝術表現時常受限於其呆板的演出方式,除非有絕佳的音樂表現力,否則已很難再吸引觀衆的注意,目前僅存優秀的德奧系統合唱團體大概也只有「斯圖加特合唱團」(Kammerchor Stuttgart)。

《非洲聖哉經》的驚奇

整個音樂節的重頭戲在其閉幕音樂會(八月五日),除了上半場各受邀團體的聯演外,下半場的曲目──亞洲首演的《非洲聖哉經》African Sanctus更是令人期待,此曲爲英國作曲家大衛.范曉(David Fanshawn)的作品。范曉先生深入研究非洲民族音樂、攝影及大衆傳播,更是一位探險家兼攝影師,以其多元化的身分,令他的作品有著豐富且令人驚奇之內涵。他從一九六六年開始,足跡遍及埃及到坦尙尼亞間,在爲期八年的旅途中,他與各地的土著一同生活,學習他們傳統的歌舞,並用錄音、錄影的方式記載了數以千捲的寶貴資料。他回到英國之後,將西方彌撒中的「聖哉經」歌詞配合非洲各部落的民族音樂,完成了這部如同史詩般的巨作。因此在演出這個作品時,必須架設音響器材及混音設備,播放非洲土著的歌舞和大自然中無比奇妙的各種音響,再加上現場時而高亢、時而柔和的合唱歌聲,爲音樂史上的一大創舉。

而在演出的當晚,主辦單位請到作曲家蒞臨現場,親自介紹此曲的創作過程及演出方式,而後他又擔任當晚演出的混音工作,爲此演出增添幾許的驚奇感。擔綱重任的「台北愛樂合唱團暨節慶合唱團」,由匈牙利指揮嘉保.豪勒隆(Gabor Hollerung)及國內知名女高音徐以琳小姐聯合演出。預先錄製的土著歌舞的錄音及錄影,結合現場原始而狂野的打擊樂器,將觀衆帶領到非洲寬廣的草原上,合唱團以各種不諧和音表現出非洲原野的躍動,和宗教的狂喜。而女高音獨唱時而以高亢的聲音表現出彌撒的神聖,時而以柔和接近流行歌曲的唱腔詮釋非洲細膩的景色,將現場的氣氛帶至最高潮。

從這一連串的活動中,可以感受到主辦單位的用心及企圖心,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將國內的合唱音樂推至國際舞台,更結合社會大衆及各大企業主之支持,爲台灣的音樂工作扎根。在過去十年中,台灣合唱音樂水準已逐漸提昇,合唱人口也逐漸年輕化,而從這次音樂節中,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合唱團體的努力與用心,但仍可感受到其不足之處。這個音樂節也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由此可見合唱音樂並不是小衆音樂,更應推廣爲全民運動。第三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帶來的不應只是刺激與衝擊,更應擴大爲國內藝術團體努力的目標。

 

文字|梁秀玲  指揮、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