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傳統藝術叢書》第三輯正式發刊,其配合以活潑生動的彩色圖片,内容深入淺出。欲一窺傳統戲劇殿堂者,可考慮以此套叢書作為參考入門書籍。
在保存與推廣的理念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自民國八十七年開始,即有計畫地策劃出版了一系列《傳統藝術叢書》,以深入淺出的內容、配合活潑生動的彩色圖片,將傳統音樂、雜技、工藝、戲劇等相關重要知識介紹給一般社會大衆。在戲曲類別下,已出版的有:歌仔戲、平劇、南管戲、皮影戲等,欲一窺傳統戲劇殿堂者,可考慮以此套叢書作爲參考入門書籍。
今年年初,《傳統藝術叢書》第三輯正式推出。第三套叢書承襲前兩套的規格,輕薄短小、便於隨身攜帶。其中,與表演藝術相關的有《有趣的說唱──大陸系說唱在台灣》、《掌中乾坤──台灣野台布袋戲現貌》、《尋找南台灣傀儡戲生命力》、《茶山曲未央──台灣客家戲》、《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等五冊,茲分別介紹如下:
《有趣的說唱──大陸系說唱在台灣》
本書由活躍於說唱界與廣電界的葉怡均執筆,介紹從中國大陸移植過來的說唱藝術。作者在簡述說唱藝術的類型與特色之後,便將民國三十八年後移入台灣的大陸系說唱之發展,分爲四個階段逐一介紹,分別是:萌發於軍中的第一階段(民國三十九到五十四年)、深耕於民間的第二階段(民國五十五到六十九年)、小劇場蓬勃發展的第三階段(民國七十到七十九年)、重新定位與出發(民國八十年以後)的第四階段。其中,在論及第三階段時,作者認爲小劇場運動的蓬勃,間接刺激了說唱藝術的發展,影響所及,台灣南北各地紛紛成立說唱藝術團體,演出活躍,造就一片榮景。到了民國八十年以降,因爲兩岸交流的影響與衝擊,使得在台從事大陸系說唱的藝人們,開始思索自身的定位問題。此外,本書亦就台灣常見的大陸系說唱如:相聲、說書、鼓曲、彈詞、快書與數來寶、拉洋片等加以介紹,並各舉一些演出段子爲例,以幫助讀者了解各個說唱種類的精髓。
《掌中乾坤──台灣野台布袋戲現貌》
親身投入野台布袋戲演出的傅建益,在書中帶領讀者進入今日外台布袋戲的花花世界。早期兼具酬神、娛人、社交等功能的野台布袋戲,在娛樂管道多元化的今日,主要靠著儀式功能支持其存在;在演出上,它的風格與內容仍深受請主與觀衆等外在要素的影響。本書還針對戲台、戲偶、扮飾、音樂、演師、劇目、口白、戲偶操演等內在結構要素,分別加以詳細解說。此外,也介紹了現今外台布袋戲的幾種演出型態,如傳統鑼鼓班、音效配樂班、播帶操偶班等,最後並針對野台布袋戲的危機與轉機有所思考檢討。
《尋找南台灣傀儡戲生命力》
作者石光生先對這個民間所謂的「嘉禮戲」做了一番歷史溯源,並且比較台灣南北傀儡戲於演出場合、戲偶大小與種類、劇目長短與劇團編制等方面的異同;同時指出台灣南部的傀儡戲演出較北部地區的活動來得活躍。文中以南部現存的六個傀儡戲團(如新錦福、錦飛鳳……等)爲例,說明其傳承與編制情形,並就其戲台與戲偶的特色加以探討說明。此外,書中還可以看到南台灣傀儡戲結合道士科儀的表演過程之完整記錄,以及以「段子戲」爲主的劇本特色與實例,還有傀儡戲操偶藝術的圖文說明等,使讀者很容易就能掌握這個儀式劇場概略的藝術特色。
《茶山曲未央──台灣客家戲》
台灣的客家戲主要集中在北部桃竹苗客族聚集的聚落。作者邱慧齡首先說明了客家戲曲由地方小戲發展爲大戲的過程:從早期「二旦一丑」的三腳採茶戲、落地掃時期、到內台時期(有因票房取向而出現的「拋採茶」等即興演出方式,也有加入歌仔、亂彈、四平、京劇等曲調的「胡參鬥」),其後,客家戲轉入電台演出兼賣藥,而在電視取代戲院表演成爲人們的主要娛樂之後,客家戲藝人便以外台戲爲主要舞台繼續活動,而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它也登上了大型的劇院舞台。其次,本書針對客家戲曲的藝術特色加以著墨:分別從角色行當、音樂與唱唸、扮相服飾、身段動作等四方面加以介紹。最後還有三腳採茶戲、棚頭、改編與新編客家戲的劇目舉例賞析,供讀者更具體地認識客家戲曲。
《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
舞蹈界權威劉鳳學以此書記錄台灣原住民的舞蹈。本書分爲九章,以台灣原住民九大族群爲單位,敘述層面擴及其信仰風俗、社會組織、藝術文化等面向,以透視原住民所強調的社會功能與自我娛樂的舞蹈觀;同時,並針對各族舞蹈的特色加以描寫,像是:雅美族的「髮舞」、賽夏族舞蹈中的臀鈴、排灣族與魯凱族「狩獵舞」的比較、與歌謠關係密切的阿美族舞蹈、吟唱成就遠高於舞蹈的布農族、適用於任何音樂及場合的曹族舞步……等。此外,每個章節後面還附有各族的舞譜記錄供作參考。
文字|謝筱玫 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