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教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卻很少問孩子「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感覺?」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與標準答案下,老師與學生共同探索知識中的槪念與意義,這樣的教學槪念不只適用於美感教育,也適用在各方面的成長與學習。
香港的教育改革步伐和台灣十分地接近,然而台灣的兒童劇團數目遠超過香港,關於師資培訓和推動兒童戲劇課程的工作也做了很久,許多學者、專家、基金會和院校也辦過各種戲劇研習和討論會,或許比香港當地辦過的還多;其中也有校園戲劇教育的議題,可能還比香港豐富。不過今年七月中旬,香港明日劇團舉辦「戲劇在校園」的研討會中,其中有一項議題──「美感教育」,在台灣相關的戲劇會議中卻較爲少見。
這次會議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透過國際視野來交流與分享「戲劇在校園」的理念、方式、功能和實踐的經驗;二是鼓勵學校在特有文化和資源上,引入藝術作爲課堂內、外的教育工具;三是讓不同國家、持有不同見解、來自不同工作範疇,而同樣關心「戲劇在校園」的人士,互相交流及分享,以協助亞洲地區教育界和戲劇界,尋找「戲劇在校園」的發展方向,以回應教育改革的需要。
沒有預設立場
美國孟斐斯藝術局副主席艾蜜莉亞.巴頓(Mrs. Amelia Barton)以「開啓經驗之門」爲主題,分享如何透過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去了解藝術作品,提高學習動機,讓師生的學習更加深入精采;同時,她詳細解說美國紐約林肯中心與哥倫比亞大學所合作建立的這項美感教育方法,如何集中焦點於表達經驗的諸種要素如感受與認識,並且在自己的感官體會中,嘗試進行感知與認知,以開啓師生的經驗之門。巴頓還與現場與會人員分享他們在學校進行的過程中,在許多特別的學生身上如何產生的奇妙變化。
我們常常教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卻很少問孩子「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感覺?」在美感教育計畫中,老師要尊重及欣賞學生個人的美感經驗與表達,避免在討論過程中預設標準答案,也不替學生體驗美感、回答問題。老師所作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讓他們看見、聽見和感覺到,並刺激他們能關心與尊重各種不同的藝術作品」。
讓學生自由表達
其中,「提問」是藝術教師在引導和提供學生機會表達的過程裡,最重要的技巧與工作。老師所擔當的角色,並不完全是傳授特定的技能或資訊,而是爲學生打開謎與矛盾的大門。老師與學生共同探索知識中的概念與意義,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相長」,老師和學生都得到了轉化,轉化的成果是:「智慧」。這樣的教學概念不只適用於美感教育,也適用在各方面的成長與學習。
對於藝術的定義,正如教育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所提醒的「要看得眞,觀者必須創造自身的經驗,因爲如果沒有觀者認知再造的過程,事物便無法被視爲藝術品。」所以,藝術要和師生的生活經驗有所關聯,才有真正的意義與力量。這也就像曾爲獲獎的莎劇演員、也是本次與會的美感教育顧問布特(Eric Booth)表示,即使歷經數十年的演出,他每次都會發現劇本中一些他過去不曾了解的意義;所以他說:「藝術經典是人類所創造最豐饒的世界,透過反覆地觀賞,我們能有全新及不同的發現和聯結。」
真正多元運用戲劇
另一位分享的案例則是由香港藝術中心和香港明日劇團一起合作推動的美感教育計畫。他們先派送核心藝術教師到美國林肯中心上課,再引進這項在美國運作超過二十年的美感教育方法。回國後,這些老師先舉辦「啓導培訓工作坊」,讓學校老師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共通能力;另外,因應香港當地學校的客觀條件舉辦「美感教育工作坊」,由負責的老師與教學藝術工作者共同制定工作坊的主題與課程內容。其中美國林肯中心當然是最好的諮詢對象;第一年計畫進行之後,這項活動不但受到學生的歡迎、校方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受到許多藝術工作者的肯定。
戲劇是門綜合藝術,更是發揮多元智能的最佳管道。可是目前,不管是教育工作者或是戲劇工作者,很少人能夠眞正多元化地運用戲劇,也很少能做到科際整合;尤其是讓校園裡的音樂、美術科任老師,把他們的課程與戲劇結合,似乎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首先是與藝術教育相關的戲劇人才,與具備戲劇課程設計經驗的個人與劇團,彼此之間各方面的資源與資訊並不暢通,想投入的老師也不知該從何開始。另外,各個戲劇工作者對現階段學校課程運作方式也很陌生,如何將戲劇融入正規課程作爲教學媒介,或是和表演藝術中音樂與視覺藝術課程結合,都是難題。因此目前每個人都各展所長,對於其他科目內容,只能偶而納入教程來實驗一番;有時候因爲對表演藝術的誤解,總期待學生做些成果發表式的呈現;爲了「呈現」的效果,師生間又產生緊繃的教學氣氛,反而忽略了學習過程中更重要的情感交流與思想互動。
異業結盟、專業分工
一般老師都覺得自己做的只是小小的實驗,搬不上檯面,而鞋子兒童劇團也曾進行過類似的計畫,透過極小規模的交流,非常吃力地和學校的老師溝通協調,企圖讓我們實驗的科際整合計畫進入他們的學校課程,然而敝團目前也沒有經費與機會把這些經驗做整理、分析或分享。我們期待能夠成立一個共同機構,把各方累積的這些小小的工作,予以系統規畫,釐清步驟,並付諸實施,甚至更進一步地評估研發,應該可以對這些在敎改政策下無辜受累的學生,有所貢獻。尤其國內的專家學者,也應該找一些志同道合又各有專長的人,根據自己的心得以研發出一個「具有理論根據,又有具體實施方式的教育方案。」就如時下流行的「異業結盟、專業分工」,把我們藝術人文領域的內涵豐富起來,而不是私藏在自己的書房裡。
若眞是一時無法連線,大家也還是得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並請主管機關負起責任,尋求國內、外可以合作的教育機構,透過經驗交流,培訓一些有意願推動藝術教育的人才,就像香港的美感教育推廣一樣,筆者在此迫不及待地要與讀者分享,也希望向在做相同工作的夥伴呼籲:讓我們知道你在哪裡!把大家集合起來!若能以美感教育的理念爲基礎,結合運用戲劇多元媒體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入於學校的教學課程,這對學生多麼有益!倘使我們只能繼續這樣各自打游擊,一點一點地累積,所有的孩子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受惠呢?
延伸閱讀:
1.王友輝〈中國兒童戲劇年表〉,本刊第6期,1993.4
2.王友輝〈兒童戲劇七十年〉,《中央日報》副刊,1993.4.27〜28
文字|陳筠安 台灣成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及鞋子兒童劇團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