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政治時事、職場百態到社會新聞,都是維納韋爾筆下的好材料。圖為《工作與歲月》演出劇照。(Marion Duramel 攝 Théâtre Artistic Athevains 提供)
環球舞台 最PAR!/環球舞台/法國

日常經驗為戰場,語言為武器

法國當代劇作家維納韋爾(Michel Vinaver)

縱觀維納韋爾的創作歷程,其作品中的戲劇情節薄弱,往往由曖眛、片段的口語及日常對話構成,其中的回答不一定與問題對應,而且數個談話和思維互相交錯,因此創造了豐富的戲劇結構。其中既沒有發表宗教信仰或政治主張的聲明,亦無抒情的傾訴。語言則在他的戲劇策略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說的内容沒有說的行動重要,沉默則是寶貴的信息。

縱觀維納韋爾的創作歷程,其作品中的戲劇情節薄弱,往往由曖眛、片段的口語及日常對話構成,其中的回答不一定與問題對應,而且數個談話和思維互相交錯,因此創造了豐富的戲劇結構。其中既沒有發表宗教信仰或政治主張的聲明,亦無抒情的傾訴。語言則在他的戲劇策略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說的内容沒有說的行動重要,沉默則是寶貴的信息。

繼導演和演員引領風騷的時代之後,劇作家又回到今日歐洲劇場的舞台中心。當代劇作家的地位重新獲得尊重,他們的戲劇可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而不是用過即丢的劇本,或是即興表演的草稿、提綱。

在爲數衆多的歐洲當代劇作家中,米歇勒.維納韋爾(Michel Vinaver)乃是個中翹楚。維氏不但是目前法國戲劇界的耆宿,享譽國內外,劇作被翻譯成英、德、義、西、葡、俄、波蘭、捷克、韓……等國語言,近來更被推崇爲法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

維納韋爾是一位書寫「當下」的作家;對他而言,日常經驗領域是戰場,語言就是武器。維氏劇作雖然多以神話原型作爲當代情境的基礎,仍類似一九七〇年代在法、德興起的「日常生活戲劇」(Théâtre du quotidien)。這個流派乃是對於五〇到六〇年代間那些充斥過多意識形態及歷史等大論述的戲劇作品和劇場的反動,將傳統上視爲平庸且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並致力以不引人注目、特別是不加明顯評斷的方式,描繪地位低微者的生活。

從小說到戲劇創作

維納韋爾於一九二七年生在巴黎,父母是第一代俄國猶太移民。維氏擁有法國和美國的雙料文學士學位,具備極佳的英文造詣,對各個學科均懷抱強烈的好奇心。在迄今長達五十餘年的文學生涯裡,他總共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一則短篇小說、十六齣原創話劇、一部歌劇劇本、一則青少年故事、七部翻譯或改寫的作品(戲劇、小說、詩)、以及許多評論著作;其中,大部分的評論是對於自己戲劇創作的省思,從而構築了他的戲劇詩學。

維納韋爾的寫作慾望始於小說,而早年兩部長篇小說《拉童》Lataume(1950)和《拒服兵役者》L'Objecteur(1951)的出版,還曾受到存在主義文豪卡謬(Albert Camus)的幫助,《拒服兵役者》更榮獲法國獎勵文學界和造型藝術界新秀的「費內翁」獎(prix Feneon)。從一九五五年起,維氏專心獻身於戲劇,當年發表了第一齣劇本創作《韓國人》Les Coréens,描寫韓戰期間一名法國部隊士兵的歷險遭遇,可謂作者最溫柔的人道作品。此劇幸運邀得名導演波隆雄(Roger Planchon)執導,於一九五六年在法國里昂(Lyon)首演,不僅大獲成功,也得到「作家協會」(La Société des Auteurs)頒予「屢葉柏」獎(prix Lugné-Poe)的殊榮。

著名的法國結構主義評論家暨符號學家羅蘭.巴特,在閱讀《韓》劇手稿之後,寫下〈《今日》的注解〉一文(《韓》劇原名《今日》),後來收入《維納韋爾戲劇全集》Michel Vinaver - Theatre complet 裡,作爲《韓》劇的序言。巴特在文中表示:

《今日》是一齣政治戲劇嗎?不,如果政治是演説、發表政治主張或宗教信仰的聲明、論題的話……維納韋爾的角色從來不談論政治。是,完全是,如果政治在於重新發現人與人之間擺脱一切心理「佈景」的眞實關係……這是寫實主義的戲劇嗎?不是。然而,這是客觀的戲劇,既不是冗長的説教,亦不符合中產階級的心理主義;這種看待現實的觀點,依我之見,在我們法國的戲劇裡是創新的。

巴特非常了解,維納韋爾的賭注在於他幾乎總是把戲劇作品中的行動放在當代,以此拒絕所有可能加諸於事件上的確信判斷。針對同一情境的不同觀點,沒有偏見也沒有計畫地彼此交織。維氏唯一的關心在於:要盡可能誠實表達實際情境的眞理。

捕捉敏感的時事,拒絶說教的意圖

維納韋爾接下來的兩齣戲劇創作,涉及了當時的政治動盪:《傳達員》 Les Huissiers (1957)描寫以主角勒帖茲(Letaize)爲首的政府垮台事件,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有關;《依妃珍妮旅館》Iphigénie Hotel(1959)裡則有一群在希臘渡假的法國遊客,被五八年促成戴高樂將軍掌權的事件搞得心緒不寧。面對時事,維氏不像浪漫主義作家們力圖重現轟動一時的事件,寧可捕捉這些重大事件對於沒有權力的尋常百姓其日常生活的影響。然而,由於這些戲劇主題在當時的時局下顯得十分敏感,這兩齣戲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等待,才在舞台上和觀衆見面:《傳達員》於一九八〇年才在里昂首演,由沙瓦希厄(Gilles Chavassieux)執導;《依妃珍妮旅館》先於一九五五年在德國的劇場和電視舉行世界首演後,然後才於一九七七年在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舉行法國首演,由維德志(Antoine Vitez)執導。

在這個時期,有人將維納韋爾與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進行對照,對此維氏保持疏遠的態度。他一方面肯定「史詩劇場」創建者的重要性,同時認爲「作家的角色在於搖撼既定的秩序」;然而他也拒絕一切說教的意圖,並且表示:對他而言,「一齣劇在開始時,沒有任何意義」,僅僅有使「意義的片段」湧現的慾望。如果「歷史」有時會在他的劇本裡打轉,也是以迂迴曲折的方式,或是出現在角色、故事、語言的空隙中。

商場如戰場,創作再出發

之後,維納韋爾因爲忙於Gillette跨國企業總經理的工作,加上爲寫作雄心與職業生活之間的矛盾所困,而停筆了近十年的時間。直到一九六九年起,他轉而從企業界裡汲取日後多數劇作的基本素材,終於突破了創作瓶頸。例如《從船上投入水中》Par-dessus bord(1969),是一部龐大的作品:全劇包括五十餘名角色,長達八個小時,描寫一個被跨國企業併呑的家庭企業,藉以批評現代資本主義巨大機器的運作。到一九八九年爲止,法國已有兩本學校文選分別摘錄這部鉅構的部分劇文,作爲闡明當代戲劇寫作的範例。

緊接著的《求職》La Demande d'emploi(1971),則是描繪一名高階主管面臨失事業的窘困景況。由於只需要四個演員和簡單的佈景即可搬演,所以此劇演出頻率很高,也實現了作者最初的創作意圖:以包含有限數目的演員和縮減創作的需要,寫一齣具有最大劇場實行可能性的劇作。另外,呈現當代辦公室生態縮影的《工作與歲月》Les Travaux et les jours(1979),則開啓了維納韋爾和導演傅恆松(Alain Françon)日後一系列的合作。此劇首演於一九八〇年,在維氏妙筆的帶領下,觀衆進入老字號「科松」(Cosson)咖啡研磨機製造公司售後服務部門的場景,目睹了職場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企業的人事調動,乃至社會的變遷。

同年在巴黎夏佑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首演的《仰天跌一絞》À la renverse,描述經過一系列揭發陽光致癌作用的電視節目後,防曬油市場一落千丈的故事。此劇延續了《從船上投入水中》的主題,只是經過十年之後,資本主義企業的運轉調性已經改變,維納韋爾的筆調也從發現市場的情感洋溢轉爲懷舊的憂鬱。此外,維氏也在一九九八年出版了劇作《金》King,敘說Gillette跨國企業創辦人King C. Gillette的奮鬥故事。此劇與修改後的新版《傳達員》於九九年在山崗國家劇院聯合首演,亦由維氏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山崗劇院總監的傅恆松執導。

取材社會新聞,詮釋別具哲思

維納韋爾與傅恆松在一九八三年共同執導的《日常伙食》L'Ordinaire,是維氏一九八二年的創作,反映了他另一項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社會新聞。《日常伙食》取材自一則被傳播媒體大量評論的眞人眞事:飛機失事的倖存者,靠著吃食死去駕駛和乘客的屍體來維持生命。

目前正在巴黎山崗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Colline)演出的《鄰居》Les Voisins,則是維納韋爾一九八四年的作品。劇中的兩個富裕單身父親,帶著各自的獨女、獨子比鄰而居,住在以共同平台相連的兩間小屋裡。四個人往來密切,互相賞識,經常談論他們各自的工作,兩個小兒女更陷入愛河。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家遭小偷,且無疑是另一家幹的……(註)。這原本可以只是報紙上的一則平凡的社會新聞,經過劇作家的巧思妙筆之後,卻變成一齣饒富哲思的喜劇。

隨後的《一個女人的畫像》Portrait d'une frmme(1984),同樣是取材自一則社會新聞:一名就讀醫學系的女學生,以三發手槍子彈射殺了曾是舊情人的同學,接受法庭的審判。此劇於一九九五年以英文譯本在英國首演,由華特斯(Sam Walters)執導。在一九八八年,維氏也寫了一齣諷刺現代視聽傳播的喜劇《電視節目》L'Émission de télévision:兩個曾經失業的人,競相爭上一個電視節目,現身說法自己失業的悲慘經驗。此劇由國立法蘭西劇院(Comédie-Francaise)製作,九〇年在奧德翁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l'Odéon)首演,由拉薩勒(Jacques Lassalle)執導。

著作等身,功在文壇

維納韋爾的最新創作是甫於數月前出版的歌劇《二〇〇一年九月十一日》11 septembre 2001 / 11 Septembre 2001(法、英雙語對照版),是維氏創作歷程的另一重大突破。此劇完成於「九一一」事件後的數週之內,取材自維氏閱讀的報紙,原以英語(或正確地說,美語)寫成,之後再改寫出法語版本。

此外,彙集了從《韓國人》到《一個女人的畫像》等十五部劇作的《維納韋爾戲劇全集》兩巨冊在一九八六年出版,並且榮獲「易卜生」獎(prix Ibson)。維氏還另著有《戲劇書寫選集》兩冊及Ecrits sur le théâtre I & II,是他從一九五四到九八年間文章與訪談的彙編。長年從事文字創作之外,維納韋爾並在一九八二年參與法國國立文學中心(Centre National des Lettres)戲劇委員會的創立,之後更擔任該委員會主席達四年之久。在這期間,他針對法國當代戲劇出版的困難狀況,以及劇作家的地位與危機,主持一連串的調査,並將結果編纂成《亞維儂彙報》Le Compte rendu d'Avignon(1987)一書。

縱觀維納韋爾的創作歷程,其作品中的戲劇情節薄弱,往往由曖昧、片段的口語及日常對話構成,其中的回答不一定與問題對應,而且數個談話和思維互相交錯,因此創造了豐富的戲劇結構。其中既沒有發表宗教信仰或政治主張的聲明,亦無抒情的傾訴。語言則在他的戲劇策略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說的內容沒有說的行動重要,沉默則是寶貴的信息。透過刪節、中斷、省略及去除標點的手法──簡而言之,利用語言的拼貼、剪接──維納韋爾成功地將平庸轉變成非凡,將那些構成我們日常現實生活的分散片段,賦予形式和意義。就像巴爾札克(Balzac)在《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中刻劃十九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的衆生百態一樣,維納韋爾如同一名文化人類學家,在劇作中重新創造了當代普通法國人的生活。

註:

有關本劇的主旨和創作過程,請參閱筆者與維納韋爾的訪談,本期P.48。

參考資料:

1.Michel Vinaver, Théâtre complet, 2 vol., Actes sud, Arles, 1986.

2.Michel Vinaver, L'Émission de télévision, Actes sud-Papiers, Arles, 1990.

3.Michel Vinaver, Le Dernier sursaut, Actes sud-Papiers, Arles, 1990.

4.Michel Vinaver, King(avec Les Huissiers), Babel, Actes sud, Arles, 1998.

5.Michel Vinaver, L'Objecteur, L'Arche, Paris, 2001.

6.Michel Vinaver, La Visite du chancelier autrichien en Suisse, L'Arche, Paris, 2000.

7.Michel Vinaver, 11 septembre 2001 / 11 September 2001, L'Arche, Paris, 2002.

8.Michel Vinaver, Écrits sur le théâtre I, L'Arche, Paris, 1998.

9.Michel Vinaver, Écrits sur le théâtre II , L'Arche, Paris, 1998.

10.Michel Vinaver, Écritures dramatiques, Actes sud, Arles, 1993.

11.Anne Ubersfeld, Vinaver dramaturge, Librairie théâtrale, Paris, 1989.

12.Jean-Pierre Ryngaert, Lire le théâtre contemporain, Dunod, Paris, 1993.

13.Patrice Pavis, Synthèse prématuree ou fermeture provisoire pour cause d'inventaire de fin de siecle, in Études théâtrales, No.19, 2000.

14.David Bradby, 'Vinaver', in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du théâtre, Larousse-Bordas, Paris, 1998.

15.Daniel Mortier, 'Vinaver', in Le Dictionnaire des littératures de langue française, Bordas, Paris, 1994.

16."Michel Vinaver", Numero spécial de la revue Théâtre aujourd'hui, No.8, Le Centre national de documentation pédagogique, Paris, 2000.

17."Écrire pour le théâtre aujourd'hui", 4e Forum du théâtre européen 1999, Hors-série No. 11 de la revue Du théâtre, Février 2000, diffusion Actes sud.

18.Les Voisins, Programm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Colline 2001-2002, Paris.

19."Les Travaux et les jours", Programme du spectacle, Théâtre Artistic Athévains, 2001, Paris.

20."Par-dessus bord", Programme du spectacle, Théâtre National de l'Odéon, Paris, 1974.

21.Anne Ubersfeld, 'Michel Vinaver, un éthologue de l'espéce humaine', in L'Avant-scène Théâtre, n° 797, 1er novembre 1986.

 

文字|蘇真穎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法國文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