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明表示,過去許多《羅茱》演出版本,演員的表演多半穿戴著成熟假象的外衣,自以為深情的做作,自以為清楚的詮釋,表演本身卻和原劇意義背道而馳。他以「獸」的角度切入,企圖釋放那股流竄在年輕人血液中,還未被文明壓抑的神祕本能,召喚在重要的愛情經驗中,慾望或是一種粗糙但真誠的能量。
臺灣大學戲劇系學期製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獸版》
5/23~24 19:30
5/24~25 14:30
國立台灣大學台大劇場
INFO 02-33663300
二○○四年,小劇場鬼才導演王嘉明以一路押韻、轉韻再押韻的歌詞般對白,與傀儡般肢體,轉譯莎士比亞較不為人知的早期作品《泰特斯》,讓觀眾見識到莎劇的驚人魅力,發現活在英國十六世紀的莎士比亞居然可與二十世紀的我們如此貼近共鳴。二度與莎士比亞交手,王嘉明挑戰眾所皆知的不朽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以佛洛伊德「文明是壓抑的過程」的說法,提問:「為何羅密歐與茱麗葉是年輕人,而不是一對成熟的情侶?當人變得所謂成熟,是否有什麼東西被遺忘或是被屠殺了?」
釋放青春能量,企圖還原莎翁語言魅力
王嘉明表示,過去許多《羅茱》演出版本,演員的表演多半穿戴著成熟假象的外衣,自以為深情的做作,自以為清楚的詮釋,表演本身卻和原劇意義背道而馳。他以「獸」的角度切入,企圖釋放那股流竄在年輕人血液中,還未被文明壓抑的神祕本能,召喚在重要的愛情經驗中,慾望或是一種粗糙但真誠的能量。
如何轉譯語言是執導莎劇最重要的課題,自稱對莎士比亞的語言運用佩服五體投地的王嘉明說,由於莎氏對語言的精密設計,排練初期從原文到中文的翻譯,他就花費不少心力反覆對照,來回推敲,以求還原莎士比亞時代,舞台沒有燈光或繁複的佈景機關,光語言就足以吸引觀眾的劇場特性。他說:「莎劇語言除了傳達情節,建構景觀,表現情感,並精細地勾勒角色的身分階級、人格特質等諸多細節。例如開場的小人物,一語雙關開黃腔,講的是當時俚俗的低級笑話,;而羅密歐一出口便是詞藻華麗、陳腔濫調的情話,但在愛情中卻很有效;相較於羅密歐的夢幻,茱麗葉則將愛情付諸行動,從私定終身到殉情,都是由她主動。」
給學生另一種劇場風格的想像
不同於《泰特斯》,王嘉明並不理所當然地將語言直接翻轉成年輕人使用的語彙,也不刻意設定表演形式,只單純從莎劇語言的獨特性,延展出演員在情感表達上,不同於寫實的表演方法。「劇場不是只有寫實,」王嘉明強調:「寫實主義劇場是十九世紀易卜生以降才出現的,但如今卻被視為主流,似乎只要不是寫實表演,就會觸及形式的問題,以至於寫實成為內容,但其實寫實也是一種形式。」他說,莎劇、希臘悲劇從來就不是寫實的劇場,製演莎劇對他而言,是提供初學表導演的學生另一種劇場風格的想像,從語言形式的迥異出發,影響身體甚至情感詮釋的脈絡,從中找到表演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