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舞風」,帶給台灣觀眾多少驚艷!標榜小而美,精緻而前衛,主其事的「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新舞臺館長辜懷群,是怎樣看待這個獨特的異數饗宴?本刊特邀兩位舞評人陳雅萍與鄒之牧提問,由林懷民、辜懷群作答,探看內中感懷與思考。
「新舞風」十歲了!對於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與新舞臺館長辜懷群而言,十年來的不懈耕耘,堅持的是什麼樣的理念?秉持何種眼光來邀請藝術家或團體?想帶給台灣觀眾如何的藝術獻禮?兩位「新舞風」的最重要推手,分別各抒感懷,表達論見。讓我們從回顧到前瞻,再回到現在……。
要當代!要創意非凡!
林懷民表示,新舞風所邀請與選擇的藝術家或團體,必須是好的節目,而且,當代、當代、當代!即使是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舞團,只要是最新的,與歐美同步的,都是新舞風邀演的對象。新舞風對於藝術界、設計界、舞蹈界來講,都是很好的刺激。例如他很喜歡日本當代舞團「蠢蛋一族」,這種新媒體科技與舞蹈的跨界合作,是不能忽略的。「蠢蛋一族」的表演,用的是便宜機器,權宜的方法,然而卻驚人地腦汁塗地、創意非凡!所以林懷民請他們來台灣演出。他說:「這類型的舞蹈,有的當影像一出來,舞蹈就沒了,但他們完全不會。相較於昂貴金錢的大製作,『蠢蛋一族』是完全不同的。我希望來新舞風的藝術家與創作是小而美的,是仰仗頭腦的。」
林懷民觀察,在台灣有個現象,除非是極度轟動的大團,媒體、觀眾才會來看。羅伯.威爾森在六○年代成名,碧娜.鮑許則是七○年代走紅,受邀到台灣表演已是幾十年後的事。新舞風十年來的表演,許多是新穎、銳利、前衛、創意取勝,在台灣邀演場合中少見的,在形式上有它自成一式的美感。如此的安排,可以補強台灣舞蹈的某個塊面,而如果沒有了新舞風,缺了這一角,就沒有與世界同步的這一塊了。
辜懷群認為,藝術是給大眾的,新舞風是給每一位願意來接觸舞蹈的人。「從舞蹈得到視覺美感與刺激外,我們還能看到林懷民引進新舞風各種節目的動機。他希望所有觀眾看了新舞風的節目都能『與時俱進』。」觀眾看到新舞風某些節目感到「陌生」,表示台灣相較於國際間,在舞蹈節目邀演上確實缺了一塊。觀賞新舞風會有雙重收穫:一是「審美」的;二是「知性」的。
小製作大創意,考驗新舞臺人員
林懷民指出,在台灣教育下,人人從小背書,離開學校後就把書本丟掉,缺乏好奇心,變得只看熟悉的事物。基本上新舞風規模不大,製作費也不驚人,但是以創意取勝,以腦汁取勝。例如法國喬瑟夫.納許的法國國家奧瑞安舞蹈劇場並不貴,日本的蠢蛋一族、法國的傑宏.貝爾等,都有著驚人的東西和創意。
關於大製作與小製作,身為親身與藝術家和舞台交鋒的製作單位,辜懷群說:「大製作有大製作的美,小製作有小製作的美,大小製作都仰仗頭腦。但大製作往往資源較多,有機會在技術與硬體上加入較多元素;小製作往往資源較少,不太能玩太多硬體。」她歸納,大製作綜合性高,而小製作較偏純藝術,常反映綜合藝術vs.純粹藝術的多方色彩。
辜懷群進一步說明,「新舞臺」的硬體是有限的,比起公家的一些場地,「新舞臺」的硬體更考驗藝術家及舞台的執行同仁。國際的舞蹈家來到台灣看見「新舞臺」的場地,有時是驚喜,有時卻也覺不足,藝術家們發揮創意解決問題,「新舞臺」同仁也必須跟上腳步,將創意執行出來。辜懷群特別喜歡新舞風的這個過程,同仁與藝術家工作,不斷地進步,累積經驗。
與世界同步,看編舞家成長
對林懷民來說,觀眾對節目的反應和回饋,並不是規劃的主要考量,將現今舞壇最具創意、最好的作品發展呈現在台灣觀眾的面前,才是新舞風的目的。新舞風本來就不是全民共賞的節目,但對於舞蹈系、設計系、藝術相關科系的師生來說,應是重要的學分和養分吧!
此外,阿喀郎、勅使川原三郎等藝術家,透過新舞風,這些年來不只一次地、有系統地引介進台灣,讓觀眾有幸追隨國際大師的創作腳蹤。林懷民說:「一是因為他們受歡迎;二是因在新舞風這一系列中,應該有這種示範,在長年的時間中,看看這一兩個人每次如何努力地將作品做好,從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編舞家的成長過程,看到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看到他們的突破與蛻變,而不僅是最偉大、最成功的那一面。」
辜懷群對此有著共鳴與回應。她說:「規劃節目至少有二個方向,一是市場導向大於藝術導向,二是藝術導向重於市場導向。這兩個方向裡,藝術都可以做得好。只要有優秀的創意、良好的基本功,敬業的態度,我不覺得『市場導向大於藝術導向』有什麼不好。」辜懷群贊同林懷民不為市場犧牲藝術,「新舞風既然請林懷民擔任藝術總監,自然同意並支持他在藝術上的選擇。以新舞風來說,藝術總監的方向就是『新舞臺』的規劃的方向。」
舞蹈交流平台,未來要愈來愈年輕
林懷民說,新舞風是新的,與世界同步的,節目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新舞風明年的規劃會愈來愈年輕,未來將會繼續找節目,希望這些精采的好節目,可以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回響。
辜懷群感性表示:「十年前開辦新舞風時立下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國際舞蹈交流平台,展現國際現代舞新銳藝術家的創意;目標是讓台灣表演藝術觀眾,包括舞蹈界在內,可以有機會與年輕新銳編舞家一起成長。感謝林懷民老師始終忠於當時共識的規劃方向,『新舞臺』也會在未來堅持這個方向。」這十年來,大家參與並見證新銳編舞家的成長,如勅使川原三郎、阿喀郎、西迪拉比,甚至今年即將訪台的佛朗明哥神童艾伊歐(El Yiyo),積累了十年的能量,已開始看到明日之星的成長軌跡。她以一貫真摯的熱情說:「這表示『新舞風』不能停,再做個五到十年,新舞風帶來人文精神上的豐富與滿足,會比現在更多!」她期許,新舞風所造就的趨勢,讓大家能跟隨大師成長的歷程。沒有新舞風之前,台灣在國際舞蹈節目方面是「點」的呈現;新舞風耕耘十年以來,已有三、四位藝術家由「點」連結成「線」。「我們將持續努力,讓這些『線』有一天能發展成『面』,那就是台灣『與時代同步』的一刻!」那一天,這一天,辜懷群與林懷民的努力,將是台上與台下一同共享的美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