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門》是齣場面大、人頭多,演得熱鬧滾滾的嗆辣好戲!通俗的劇情,好聽的音樂,讓它成為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通常把歌劇《卡門》搬上舞台,不是「向外」把場面搞大、人頭增多,製造超級舞台景觀,就是「朝內」挖掘人物內心,強調男女主角對比性格。總之,不論看熱鬧還是看門道,都絕對有看頭!
無論是驕傲的華格納或陰鬱的柴科夫斯基,都對《卡門》讚賞不已,這兩位大作曲家並非如布拉姆斯、孟德爾頌般,因一輩子寫不出一齣好歌劇,才稱羨比才。那麼華格納與柴可夫斯基這兩位歌劇好手,能對《卡門》不吝溢美,到底關鍵何在?此劇到了二十一世紀,在舞台上又有何新花招?
話說,一八七五年三月三日晚上在法國巴黎喜歌劇院首演的這齣四幕歌劇《卡門》,史料上記載,當時中途離席的觀眾不少,留下來的則出現吵鬧、甚至喝倒采的情況,好好一場首演落得草草結束。
不過藝術作品是否經典,首演結果僅是某種參考面向。後世學者就有人研究揭露,事實上巴黎的觀眾很喜歡《卡門》,之所以不敢拍手是因為「假道學」心態,對巴黎觀眾而言看歌劇原本是件附庸風雅的事,結果《卡門》舞台上竟由妖艷放蕩的煙廠女工,玩弄著西班牙癡情軍人的情感,再搭配上一群衣衫不整、口出穢言的吉普賽人,盡演著上流士紳沒機會看到的中下階層人物的生活。換句話說,比才無論在鋪陳劇情、描寫角色、創作音樂等方面,都遠超過當時歌劇欣賞者的極限,難怪被樂評家譏為:「作品淫穢,音樂不知所云。」
敗也通俗,成也通俗
比才當初花了兩年的時間譜寫音樂,竟落得首演反應不佳,換做是你豈能甘心?有一說比才到斷氣前都還以為《卡門》是自己生平最失敗的作品,頗有死不瞑目的味道。
當然也有一說,儘管《卡門》三月三日首演時不受上流人士歡迎,但是漸漸地上演的次數增加,不過支持這齣歌劇的人多是一般中低階層的人。比才是在首演後三個月,也就是六月三日因心臟病忽然過世,在他死之前,因為《卡門》登上舞台謝幕多達廿三次,在三個月九十天的期間算演出相當頻繁。
看來《卡門》的首演失敗關鍵就在太過通俗地貼近市井小民,不過後來能成為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也是因為它通俗單純的劇情及令人朗朗上口的音樂。說到底這套《卡門》有著灑狗血的悲劇結局,男女情愛的戲劇張力,寫實的劇情加上通俗的旋律,據統計光是一九○四年一年就上演了一千場次以上,不僅是音樂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根本就是比才最成功的歌劇。
製作上的發揮
而這部根據法國小說家梅里美(P. Merime)的《卡門》歌劇,故事背景是一八二○年的西班牙塞維里亞(Seville),搬上舞台後編導可以在哪些方面強化戲劇張力呢?
講究排場的可以砸大錢玩大陣仗的調度,包括像是軍隊、雪茄工廠,甚至是考慮鬥牛場景等,都可著力。另外,這也是一齣以合唱見長的歌劇,劇中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竟有十段之多。舉例來說比才刻意在《卡門》上運用了西班牙與法國東南部的鄉土樂風,將特有的節奏與配器應用在自己的音樂中,有不少製作就會刻意強化這些異國元素。
像是英國皇家柯芬園歌劇院二○○六年十二月七日,在倫敦推出十五年來首度採用的全新《卡門》製作,是由獲俄羅斯聯邦文化獎章及法國文學藝術騎士的女導法蘭茜斯卡.贊貝洛(Francesca Zambello)執導,在柯芬園首演票房就連續暴滿數十場。二○○八年進而推出DVD影音製作(Decca發行,帕帕諾指揮,Anna Caterina Antonacci飾演卡門),舞台上就是由設計師麥考科林(Tanya McCallin)取材西班牙畫家哥雅的畫作為佈景,同時全新設計了戲服、燈光、道具,強化故事場景的西班牙風味,光是第一幕城中廣場一景,就有包括士兵、小販、行李員、雪茄工廠女工、以及小孩等不同角色擠滿舞台、人聲鼎沸。甚至連驢子、雞、駿馬最後都搬上了舞台,可說跟威爾第《阿伊達》裡頭的〈凱旋進行曲〉互別苗頭,同年這個製作也授權澳洲雪梨歌劇團演出。
另外,本劇技術上不容易把真實鬥牛搬上舞台(否則恐怕觀眾都必須買保險),但編導卻可以拿鬥牛場當概念,把整個舞台以三百六十度圓形劇場面貌呈現。就像導演平洛(Steven Pimlott)就曾搭配Stefanos Lazaridis擔任舞台設計,搞了「圓形劇場」《卡門》,觀眾席與舞台成為同心圓,近圓心處的舞台地板開了一個歌手演員可以進出的入口,同心圓的最外圍走道還可讓鬥牛士騎馬出場,該版的卡門是由Maria Ewing飾演。至於喜歡「數大便是美」、標榜「人山人海低成本」的中國,也曾經製作推出過大型景觀歌劇《卡門》,請到「外國和尚」製作人皮特.科洛恩來唸經,在上海體育場用中國式的思維,想要一舉突破卡門演出人數的紀錄。
從主角性格的內在性著手
除了外行看熱鬧、看裝潢道具外,也有不少《卡門》製作是從內心戲來處理。彈丸之地的香港在這方面就曾經有過不錯的記錄。導演盧景文博士就把焦點放在《卡門》劇情發展與四角戀的衝突上,例如強化荷西(Don Jose)未婚妻米凱拉(Micaela)的純真與癡心,用荷西優柔吞忍來反射卡門的自由奔放,同時巧妙地運用間奏曲,例如在第一間奏曲先安排荷西行刑,呈現一種倒敘法的感覺,原本第四幕的間奏曲多加上具有狂歡氣息的舞蹈,在預算有限情況下,為達效果投注不少製作心機。
另外,西班牙名導Nuria Espert執掌,一九九一年由祖賓.梅塔指揮,同樣是Maria Ewing主唱卡門的製作,女主角的演唱呈現十足的個性,其中羅馬尼亞女高音Leontina Vaduva的米凱拉楚楚可憐也十分討喜,而阿根廷男高音Luis Lima的荷西扮唱與演技也都不錯,這也是早期少數演唱均優的卡門歌劇影像製作。
國家戲劇院,經典製作登場
二○○九年七月即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卡門》製作,用的就是前述二○○六年柯芬園的原創之後授權給澳洲歌劇團的版本。台北的演出同樣找來倫敦首演版的女導演贊貝洛身兼導演與製作,這次結合英、澳、美、韓、台堪稱「八國聯軍」的歌劇菁英演出!本地樂迷鍾愛的指揮簡文彬將率領NSO用演過《指環》的管絃火力,配上台式麻辣口味,呈現嶄新的「西班牙風味+法式的Fusion卡門」。
請您注意!第四幕有一匹可能是來自關渡馬場的駿馬,將踏上國家戲劇院的舞台,阿彌陀佛,希望牠不要遺留「黃金」在舞台上。另外,如果可以在後台點上幾管雪茄,讓全場瀰漫著菸草廠裡的香氛氣息,欣賞這套台北版《卡門》就更有趣了!
《卡門》變形記
身處當代,你能看到、聽到《卡門》的「哈巴奈拉舞曲」,早已不局限於歌劇院或DVD中,比才渾然天成的優美旋律,幻化飄進更多的藝術腦袋中,上演一齣《卡門變形記》……。
文字 歐頭
音樂會上的《卡門》
先來說說《卡門組曲》,有人說《卡門組曲》是比才自己所挑所編,如果此說成立,等於間接證明歌劇《卡門》的確在他生前就受到歡迎,他才有機會推出「組曲版」。
但也有一說,《卡門》演出三個月後比才就過世了,因此《卡門組曲》根本不是他挑寫的,而是有興趣的人自行從歌劇中找段子組合,換句話說因為指揮與樂團的不同,往往也會有不同的組合,有點像是「管絃自助餐」的感覺。
純音樂會上,除了能聽到《卡門組曲》外,另外西班牙作曲家薩拉沙泰(Pablo de Sarasate)的小提琴與管絃樂作品《卡門幻想曲》,主要旋律素材來自《卡門》第一幕知名的〈哈巴奈拉舞曲〉還有第二幕的〈吉普賽之歌〉、〈響板之舞〉,以及第四幕的〈阿拉岡舞曲〉。坊間能找到的錄音版本,當屬德國小提琴天后慕特在DG的4D錄音名盤最值得收藏。
有舞有樂的《卡門》
在美國相當流行的音樂劇上,思想開放的音樂劇大師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erstein II)就曾經在一九四三年把《卡門》改編成《卡門.瓊》Carmen Jone,仿效蓋希文歌劇《乞丐與蕩婦》Progy and Bess,把故事搬到美國的黑人社區裡,全劇都讓黑人來演,結果一連上演五百零二場,並在一九五四年被拍成電影。
比才《卡門》靈魂也飄到舞蹈界,法國芭蕾編舞名家羅蘭.佩堤(Roland Petit),於一九四九年透過獨特的舞蹈肢體動作以及顛覆傳統舞台表現,推出他的經典芭蕾舞劇《卡門》。
另外,莫斯科出生的俄國作曲家辛德林(Rodion Shchedrin)則在一九六七年為俄國版的《卡門》芭蕾寫組曲配樂,編制是絃樂群與敲擊樂器,因此簡稱為《卡門擊樂版》。有趣的是這首作品的錄音都相當發燒,坊間就有Delos、RCA、BIS等三版名盤。
西班牙舞蹈大師拉法葉.亞吉拉(Rafael Aguilar)也根據比才的歌劇音樂,在一九六○年於巴黎推出《佛朗明哥舞劇─卡門》,加入傳統的佛朗明哥節奏與舞蹈吟唱元素,給予《卡門》更多西班牙的情愫,因而甚受歡迎。另一位西班牙佛朗明哥教父級人物安東尼歐.葛迪斯(Antonio Gades),也透過自己一手創立的佛朗明哥舞蹈團,於一九八三年編舞推出《卡門》
大銀幕看電影《卡門》
默片巨匠卓別林在一九一六年的無聲電影《卡門》Burleaque on Carmen,可說擴大比才歌劇《卡門》的版圖到大銀幕,片中卓別林自己扮演荷西的角色。
五○年代國片中也可聽到《卡門》旋律,由葛蘭擔任女主角兼主題曲演唱的電影《野玫瑰之戀》,裡頭她就唱著李雋青填詞的〈哈巴奈拉〉。日本第一部彩色劇情片《卡門還鄉》,也是根據《卡門》來改編,編導木下惠介(Keisuke Kinoshita)把主角卡門變成性格直率且在大城市裡闖出名號的脫衣舞孃,說著回鄉後受到不少歧視的遭遇與趣事。
八○年代藝壇又掀起另一波《卡門》熱,先是先是帶動五、六○年代新派舞台劇風潮的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一九八一年推出舞台改編版的《卡門悲劇》La tragedie de Carmen,因打破傳統歌劇窠臼,結果大獲肯定。
接著西班牙國寶電影導演卡洛斯.索拉(Carlos Saura)在一九八三年推出《蕩婦卡門》Carmen,以佛朗明哥舞蹈為主結合繪畫、舞蹈、音樂,舞台設計,以及電影攝影機的移動,獲得坎城最佳藝術貢獻獎和高等技術大獎並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隔年一九八四年導演法蘭西斯可.羅西(Francesco Rosi),找來多明哥(Placido Domingo)跟Julia Migenes一同演出更加寫實、大眾口味的《電影版卡門》。
這股「卡門熱」也延燒到二十一世紀未停歇,大導演文森.阿藍達(Vicente Aranda),砸下億萬製作費,加上精準龜毛的考據,前後花了七年時間拍攝,終於在二○○五年上映,獲西班牙哥雅獎七項大獎堤名,歐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提名。
《卡門》!《卡門》!不同時空、不同國度、不同人種、不同藝術領域,似乎都融合在他熱情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步之下,不斷地變形、形變……,不斷地餵養母體——比才的歌劇《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