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劇場新勢力

安德烈.克里根堡 三「奇」馳騁想像空間

木匠專業出身、卻半路出家轉進執導劇場的安德烈.克里根堡,不但是備受矚目的當紅導演,也同時是頗受肯定的舞台設計師。他的風格可以說有三「奇」:空間奇、人物奇、點子奇:他個人製作的舞台空間,創意新穎,表現力強;在主角上不愛英雄美人,偏愛倒霉的無名小卒、受迫害者與社會邊緣人;劇情推陳中在悲傷絕望中加入插科打諢,使人物擺蕩在悲喜之間,舞台點子常出人意表。

木匠專業出身、卻半路出家轉進執導劇場的安德烈.克里根堡,不但是備受矚目的當紅導演,也同時是頗受肯定的舞台設計師。他的風格可以說有三「奇」:空間奇、人物奇、點子奇:他個人製作的舞台空間,創意新穎,表現力強;在主角上不愛英雄美人,偏愛倒霉的無名小卒、受迫害者與社會邊緣人;劇情推陳中在悲傷絕望中加入插科打諢,使人物擺蕩在悲喜之間,舞台點子常出人意表。

一身西裝筆挺,一頭金髮亂散,一雙輕便球鞋,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的安德烈.克里根堡一九六三年出生於馬格德堡(Magdeburg,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首府,屬於前東德)。學木匠專業的他,本來跟劇場完全沾不上邊,因緣際會之下,到劇院當木工,生平第一次接觸戲劇,便深深地愛上了,隨即轉行當導演助理,進而自己導戲。柏林圍墻倒塌之際,他導布希納的《沃伊采克》Woyzeck入選一九九一年的「戲劇盛會」(Berliner Theatertreffen)。對完全沒有科班基礎的他,初出茅廬即獲得這樣的肯定,其導戲天分令人刮目相看。自此,他進入「人民劇院」(Volksbühne)當正規導演。當時劇院在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的帶領下,有馬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與克雷斯尼克(Johann Kresnik)兩大主將坐鎮。年輕的克里根堡在這充滿活力的戲劇環境下,得以一邊導戲,一邊觀摩學習。可是,由於當初風格與卡斯托夫相近,老被媒體定位為「卡斯托夫的養子」,意識到自己在柏林面對三位處於創作高峰期的戲劇大師,難以出頭,他毅然決然在人民劇院最輝煌耀眼的時刻(1996年)離開。

從故鄉再出發征服劇壇,導戲十年挖掘設計天分

回到故鄉馬格德堡潛心琢磨自己的風格,重新出發。漢諾威、漢堡後來成了他創作的長期根據地。儘管,他在九○年代導的《門前》(Draußen vor der Tur,德國劇作家Wolfgang Borchert作品)與易卜生的《人民公敵》,都受邀「戲劇盛會」,但嚴格說來,二○○二年才是戲劇生涯的重大轉捩點,他開始於慕尼黑小劇院(München Kammerspiel)當客席導演並身兼舞台設計師,一連推出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Orestie、席勒的《尼布龍》Die Nibelungen、契訶夫的《三姐妹》、卡夫卡的《審判》,這四大傑作不但全入「戲劇盛會」年度十大優秀德語劇之列,更為他帶來許多戲劇大獎的殊榮。如《尼布龍》獲奧地利涅斯拓藝(Nestroy Preis)二○○五年「最佳德語戲劇獎」,《審判》中以一隻巨大眼睛為舞台,創意新奇、機關巧妙,被《今日戲劇》Theater Heute雜誌譽為二○○九「年度最佳舞台設計」,也是去年布拉格德國戲劇藝術節(das Festival des deutschsprachigen Theaters)中的高潮。而《三姐妹》更是二○○八年莫斯科「新歐洲戲劇國際藝術節」(Neues Europäisches Theater)的壓軸好戲。克里根堡成功打進歐洲劇壇,被公認為舉足輕重的當代德國導演之一。

許多德國舞台劇導演一旦聲名大噪,即被挖角跨界導歌劇,而克里根堡也不例外,二○○六年的歌劇處女作、葛路克的《奧菲歐與優麗狄茜》Orpheus und Eurydike,二○○八年的貝爾格《伍采克》Wozzeck都是極受歡迎的歌劇劇目。今年將與「柏林德國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合作推出《奧賽羅》,法蘭克福、慕尼黑各大歌劇院亦競相邀請,無疑已是行情看漲的歌劇導演。去年夏Ulrich Khuon(前漢堡Thalia Theater總監)新官上任「柏林德意志劇院」總監,原在他旗下的頂尖人才隨之移師柏林,克氏亦被擢昇為新任首席導演。意氣風發的克里根堡,十三年後重返柏林,不但早已掙脫了卡斯托夫的影子,更證明了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

對克里根堡而言,舞台空間是決定一齣戲成敗的關鍵。奇怪的是,他不像其他導演如大海馬(Michael Thalheimer)、勾許(Jürgen Gosch),跟特定的舞台設計師長期搭檔,反而喜歡跟不同的設計師合作,意見越不合越好,因為認為有衝突可以避免重複,更能迸發出意想不到的創作。這個愛接受挑戰的怪才,其實從來沒想過要自作舞台設計,這緣起於讀布希納《丹頓之死》Dantons Tod時,舞台空間清晰強烈地浮現眼前,為了準確抓住這個靈感,便自己動手做起舞台設計模型來了,從此欲罷不能。集導演與舞台設計師為一身的德國導演屈指可數,但像克里根堡導戲近十年後,才挖掘到自己另一半的天分,恐怕是絕無僅有。

空間奇、人物奇、點子奇,憂喜間讓人又歡喜又痛心

他的風格可以說有三「奇」:空間奇、人物奇、點子奇。他個人製作的舞台空間,創意新穎,表現力強,常常幕一拉開,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如《審判》中一隻偌大眼睛佔滿整個舞台,似乎是看著主人公K的監視器,那黑色瞳孔是既能豎立,也能垂直打平的旋轉圓盤,仿佛是K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的命運輪盤,設計之「奇」不但帶給觀眾戲劇深度的啟發,也是高度的視覺享受。

克里根堡偏愛倒霉的無名小卒、受迫害者與社會邊緣人,無怪乎,以悲觀出名的當代劇作家Dea Loher是他的最愛,幾乎她所有的作品都被他搬上了舞台。即使是悲劇人物,他樂於賦予奇特造型,肢體語言更多方匯集舞蹈、雜技、默片喜劇滑稽誇張的笨拙動作,以凸顯出其內在性格與想望。《三姐妹》裡,用石膏作成的超大面具,罩住演員整個頭部,造型詼諧逗趣,然而,那死灰的眼神,伴著手風琴的幽幽旋律,泄露三姐妹因遙不可及的夢想感到絕望與內心的槁木死灰,卻讓人為之戚然。又如《人民公敵》,肥胖的市長一出場,即脫帽作嘔吐狀(可能是吃太多流水席了),吐完後,馬上戴上帽子,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觀眾雖然知道是演的,好笑之餘還是不禁作噁。這看似噱頭的奇招,卻巧妙地暗示了市長是個惡心的壞傢伙。

在悲傷絕望中加入插科打諢,使人物擺蕩在悲喜之間,克里根堡的點子多而「奇」,如讓三姐妹一頭栽進由白色換洗被單堆成的山丘,藉此展現他們為枯燥無聊的鄉間生活,感到窒息。諸如此類的奇想,是克里根堡無人能及之處。《南德報》記者Christine Dössler評道:「在劇界再也沒有人比他更懂得運用默片喜劇的藝術了,一如其典範巴基特.基頓(Buster Keaton),那是迷失的表現,是求生存的奮鬥,『跌倒是為了站起來,為了再跌倒,再站起來…』他不是一直都能把它處理得很好,有時他用太多花招與小噱頭(有拖戲之弊)。然而,他的傑作裡,充滿無盡的溫柔、詼諧幽默的笑料與憂傷的詩意,讓人又歡喜又痛心。」(註)這的確是對克里根堡最貼切的寫照。

 

註: Christine Dössel,〈克里根堡人物特寫Porträt: Andreas Kriegenburg〉,http://www.goethe.de/KUE/the/reg/reg/hl/kri/por/enindex.htm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