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劇場新勢力

尼可拉斯.斯泰曼 支解經典超級變身

尼可拉斯.斯泰曼是個典型學院出身的劇場導演,在未滿三十歲之前,就以他的「恐怖三部曲」:索福克理斯的《安蒂崗妮》、契訶夫的《海鷗》與布許納的《雷翁斯與雷納》聲名大噪,爭議的文本肢解與戲劇呈現讓劇評驚豔。除了挑戰歌德與莎翁,他也改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劇作。斯泰曼擅長運用多媒體素材與特有的戲謔美學,把經典翻轉成現代感十足的劇場作品。

 

尼可拉斯.斯泰曼是個典型學院出身的劇場導演,在未滿三十歲之前,就以他的「恐怖三部曲」:索福克理斯的《安蒂崗妮》、契訶夫的《海鷗》與布許納的《雷翁斯與雷納》聲名大噪,爭議的文本肢解與戲劇呈現讓劇評驚豔。除了挑戰歌德與莎翁,他也改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劇作。斯泰曼擅長運用多媒體素材與特有的戲謔美學,把經典翻轉成現代感十足的劇場作品。

 

研究當代德語劇場,絕對無法略過尼可拉斯.斯泰曼(Nicolas Stemann)這個名字。斯泰曼於一九六八年出生於漢堡,是個典型學院出身的劇場導演。他先在漢堡大學主修德國文學與哲學,在維也納「馬克思.萊哈特戲劇學院」(Max-Reinhardt-Seminar)攻讀劇場導演,然後又在「漢堡戲劇大學」(Theaterakademie Hamburg)深造,師事於知名導演Jürgen Flimm(1941-2002)與Christoph Nel(1944-),是個學院脈絡清楚的人文導演。與他同期在漢堡讀書的學生導演還有Falk Richter、Sandra Strunz、Mathias von Hartz等人,這一群學生畢業後都在德語劇場各自擁有一片天,形成新一代的漢堡導演新勢力。

斯泰曼在二十七歲就開始正式投入劇場導演的工作,在未滿三十歲之前,就以他的「恐怖三部曲」(Terror-Trilogie)聲名大噪。這三部曲分別為索福克理斯的《安蒂崗妮》、契訶夫的《海鷗》與布許納(Büchner)的《雷翁斯與雷納》,三個經典文本在他的執導之下都呈現全新的面貌,爭議的文本肢解與戲劇呈現讓劇評驚豔,為他日後的導演生涯奠下堅實基礎。

斯泰曼接著改編歌德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與五幕劇《托卡托.塔索》Torquato Tasso,前者改編成一人演員獨白劇《維特!》Werther!,至今依然常被各大劇場演出;後者演出時,歌德的石膏像就在台上,在演出當中被摔成碎片,經典象徵在他手中碎裂,是他日後一貫的導演手法。從上個世紀至今,他創作不斷,建立了強烈的個人風格,作品多次受邀至「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在二○○三、○五、○八三年都入圍奧地利「涅斯特洛伊戲劇大獎」(Nestroy Theaterpreis)的「最佳導演」,二○○七年則入圍「浮士德戲劇大獎」(Faust-Theaterpreis)的「最佳導演」,得到諸多肯定,來自各大德語劇場的邀約從未間斷,主要活躍的劇場為漢堡的「塔理亞劇場」(Thalia Theater)、柏林的「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與維也納的「城堡劇場」(Burgtheater)。

不說To be or not to be的《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許多劇場導演的大挑戰,斯泰曼在二○○一年在「漢諾威劇場」(Schauspiel Hannover)推出《哈姆雷特》,創造了他導演生涯的高峰。演出哈姆雷特角色的菲立普.侯赫瑪(Philipp Hochmair)是長期與斯泰曼合作的演員,他一人獨撐全場的《維特!》讓觀眾見識到他身為舞台演員的深厚功力,在《哈姆雷特》裡他繼續與斯泰曼合作,演出現代版本的瘋狂哈姆雷特,大受歡迎。

斯泰曼執導的《哈姆雷特》很現代化,極簡的舞台上只剩下幾個重要的角色,莎翁的經典文本被他打碎,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或者“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等台詞都不是從哈姆雷特這個角色口中說出,顛覆觀眾觀劇的基本期待。舞台上充滿著暴力、裸體,一台電視機播放著勞倫斯.奧立佛(Lawrence Olivier)演出的《哈姆雷特》的版本作為對照,但不時被現場拍攝的演出錄影片段打斷。這個叛逆的《哈姆雷特》雖然把原來的文本都打碎了,節奏卻非常流暢,冷調且帶有強大張力的呈現方式創造出了很德國式的莎劇。

面對肢解經典文本的質疑,斯泰曼態度篤定從容,他認為經典本身已是正典,無論如何改編,導演無法都摧毀這些文本。他說:「我可以痛擊一個經典文本而且清楚,我不會殺死這文本。」(Ich kann draufhauen auf einen klassischen Text und weiß: er wird mich überleben.)

支解經典與葉利尼克

從《哈姆雷特》便可以看出斯泰曼的導演美學,他喜歡挑戰經典,拆散文本,挹注現代元素,讓舞台的時空與觀眾接近。他喜歡使用多媒體素材,攝影機、電視螢幕、投影、跑馬燈等都是他常用的舞台道具。他特別愛讓演員拿著麥克風說詞、唱歌,或讓演員連珠炮似地獨白一大段難解的台詞,一群演員以類似清唱和聲的方式說詞也是他常用的手法。他的作品總是充滿音樂元素,大量使用流行歌曲,常有現場樂隊在舞台上演奏。他的作品總有強烈到幾乎是惡搞的戲謔,以批判資本社會、歷史事件、人際疏離與虛偽的人們。在強烈繽紛的視覺呈現裡,他的劇場層次豐富,看一次往往不夠,多看幾次還總能發掘新的觀看角度。

這樣的美學,讓他成為當今最能詮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劇作的最佳導演。葉利尼克的文學作品總是晦澀難懂,她寫的劇本更是許多人眼中頭痛的作品,常常沒有清楚的角色、場次、換幕,台詞怪異難解,但是斯泰曼卻非常喜歡這樣的風格,可讓他進行劇場重組。他多次挑戰葉利尼克的劇本,每次都得到肯定,代表作是《烏莉克.瑪麗亞.史都華》Ulrike Mariah Stuart,以暴力的舞台重現德國恐怖組織「赤軍旅」(Rote Armee Fraktion)的歷史,看似失控的混亂舞台含有深刻的批判的力量,以暴力評點暴力,入圍了當年的「戲劇盛會」,引起了劇場界的爭議討論聲浪。身為導演,斯泰曼總是不畏懼不保留,把爭議不斷投擲給觀眾。

劇場如足球

雖然有政府的大量金援,但是德語劇場在網路與媒體的興起下,也一樣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面對這個疑問,斯泰曼在一次訪談當中,把劇場比為足球。他說,一百年後,也許根本不太有人關心足球了,但那些大型的足球場卻都還矗立著,還是有少數的人正在踢著足球。這就好像是目前的劇場,明明不太有人看,卻還是存在著。所以他說,只要把足球踢好就好了。劇場不用呈現主流,主流留給大眾媒體去努力曝光,非主流的,留給劇場人,重現經典,踢好足球,導好戲就是了。

 

相關網站:

《維特!》作品網站:http://www.goethes-werther.info/

《哈姆雷特》演出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78KVfSwUvCA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多媒體加上戲謔美學  經典翻轉出現代感

尼可拉斯.斯泰曼是個步伐穩健的導演,從一九九五年正式投身劇場工作至今,創作不輟,以他紮實的人文學院訓練為底,運用多媒體素材與特有的戲謔美學,把經典翻轉成現代感十足的劇場作品。除了挑戰歌德的《維特!》、《托卡托‧塔索》與莎劇《哈姆雷特》之外,他也改編葉利尼克的劇作,二○○四完成《發電廠》Das Werk,三年後又完成《烏莉克.瑪麗亞.史都華》,成功激起劇場爭議之後,二○○九繼續執導了《推銷員的合約》Die Kontrakte des Kaufmanns,儼然成為執導葉利尼克劇作的最佳導演。他二○○八年執導了席勒《強盜》Die Räuber,最新作品是布萊希特的《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Die heilige Johanna der Schlachthöfe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