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其他分類

生命永續 藝術璀璨—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

兩廳院2010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簡稱TIF)即將展開,今年的規模尤甚於以往,不但反映了「科技與藝術」的主題,更彰顯出藝術家們對於人類普世價值及地球多樣性生態的關懷,精采的藝術盛宴於二月十九日登場,請勿錯過!

兩廳院2010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簡稱TIF)即將展開,今年的規模尤甚於以往,不但反映了「科技與藝術」的主題,更彰顯出藝術家們對於人類普世價值及地球多樣性生態的關懷,精采的藝術盛宴於二月十九日登場,請勿錯過!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舉辦台灣國際藝術節?」其實,這得回溯到二○○七年。

二○○七年,我剛接董事長一職,適逢兩廳院慶祝二十週年,不但規劃了系列節目,也邀請了許多國外的重量級藝術家與表演團體;看著二十年來兩廳院引進了全世界最好的藝術家來台,並且陪伴著國內優秀的表演團體一起成長,如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無垢舞蹈劇場等,我感到十分欣慰,也覺得十分自豪。

當時有一個韓國劇院想和兩廳院合作,希望把他們的一齣新歌劇引進台灣,並可交換兩廳院的一齣製作在韓國演出。聽到這個提議,我當然很興奮,但隨即便發現,長年以來,我們的節目都是以引進節目或協辦外租節目為主,並沒有累積兩廳院自己創作的作品,因而當別人提出這樣的邀請時,我們竟然沒有什麼節目可以拿出去交換,白白喪失了大好機會。

「台灣國際藝術節」的誕生緣由

我一直認為,兩廳院是台灣的一對眼睛,唯有透過創作,才能讓這對靈魂之窗展現出台灣的文化主體性。因此,兩廳院著手策劃「旗艦計畫」自製節目,但畢竟創作並非一蹴可及,所以我們又有了「藝像台灣」系列,作為旗艦節目的基礎。此外,我們更策劃「台灣國際藝術節」,希望透過大型的藝術節,建立「台灣品牌」,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也把兩廳院的旗艦節目推上國際舞台。

為了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歷史悠久、盛名遠傳且受到世人肯定的藝術節,如愛丁堡藝術節、亞維儂藝術節、里昂國際舞蹈雙年展、美國下一波藝術節,以及近在鄰家的香港藝術節等,我們試圖找出台灣的特色。

「台灣到底有什麼是別人沒有的?」我們找到了「科技」,台灣是科技之島,我們的人民不但具有堅強的生命力,而且勇於嘗試冒險!於是,「台灣國際藝術節」便以「科技與藝術」為基底,以「跨界」、「跨國」、「跨文化」、「跨時空」的策展理念,尊重多元文化,強調「原創」精神,鼓勵首演作品,除了邀請最具挑戰性的首演節目精采演出,也提供前衛表演藝術的發表,這不但成為「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特色,更彰顯台灣品牌走在世界前端之深刻意義。

第一屆「台灣國際藝術節」盛況

「台灣國際藝術節」堪稱是國內表演藝術界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最具開創性,也是亞洲最多元、最前衛、最具創意的國際藝術節。策劃之初因為具備清晰的理念,並以「未來之眼」為永久標題,讓節目一推出就展現出「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深厚潛力與旺盛企圖心。

二○○九年,第一屆「台灣國際藝術節」便以「未來之眼」為主題,讓「科技」躍身為舞台表演的要角,展開一系列的藝術創作活動。節目內容包括:二齣世界首演、五齣亞洲首演、七檔節目結合了科技與藝術;全系列共十五檔節目、五十六場演出(含八場戶外免費演出)、一場展覽及四十二場周邊活動。

參加此次藝術節演出的國內外藝術團隊共廿五團,分別來自八個不同的國家,而觀眾則有10萬5980人次,周邊活動的參與人數也達到5694人次之多,戶外演出的觀眾共6萬5千人,全球各地超過十八個國家的海外觀眾前來觀賞。最後,二○○九「台灣國際藝術節」以92%的高票房圓滿落幕,在這全球金融海嘯最嚴重、表演藝術環境最嚴峻的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竟能創下如此佳績,讓兩廳院全體工作人員都感到相當興奮。

二○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新風貌

有了第一屆的美好經驗,「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在各界的期盼下蓄勢待發!今年超越文化界線的各種黃金組合,強調「未來之眼」的思考,以「科技與藝術」為基底,以「彰顯生態環保、關懷人類普世價值」為主題,呈現多元文化豐富面貌,邀請來自九個不同國家、十五個表演團隊、約二百五十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盛會。邀請觀眾一同透過未來之眼,看見多元文化的豐富面貌,以及關懷生態環境的轉換變遷。

在策劃的節目中,包括十五檔系列節目、五齣世界首演、七齣亞洲首演、四十五場演出、一場展覽及三十多場周邊活動,呈現世界各國及台灣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並關注環保議題,有風靡歐陸舞台的前衛之作、有根植台灣土地的傳統創新,更持續推動回應「原鄉時尚」精神的自製原創節目。綜觀二○○九及二○一○的節目內容,首演的節目逐漸增加,是可喜的現象,也證明我們當初決定的方向並沒有走錯。

在今年世界首演的節目中,兩廳院旗艦史詩鉅作《鄭和1433》將為藝術節揭開序幕。這齣戲的陣容非常堅強,由羅伯.威爾森與優人神鼓共同打造前所未有的獨特音樂與新劇場美學,奧斯卡服裝大師葉錦添更揮灑視覺奇想,金鐘獎得主唐美雲、黃誌群及爵士樂大師歐涅.柯曼(Ornette Coleman)、迪奇.蘭德利("Dickie" Landry)重組音樂基因,挑戰了許多不可能,而成果也讓我非常驚豔──沒想到台灣歌仔戲與西洋爵士樂竟能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此外,由簡文彬指揮NSO,結合原住民歌者、傳統歌謠、當代創作與電影影像的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將帶領觀眾領略山林與海洋的樂音之美。除了呈現部落歌手尋找夢想的歷程,也融入簡文彬童年時的音樂夢,使這齣音樂劇交錯著古典音樂與原民色彩,與台灣土地結合甚深,讓人聽了忍不住感動落淚。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這次也推出了新作《聽河》,以淡水河為靈感,映照出內心的風景。林懷民的創作歷程從最早的古典文學出發,然後貼近台灣土地,現在已是國際級的編舞家,創作內容也跳脫有形的素材,並與科技結合,進入新的里程碑。《聽河》與他過去作品不同的是,它好像沒有故事,但其實處處有故事,河流象徵著人生的無常與悲喜,也反映出林懷民的環保關懷。

環境關懷及多元文化展現

這次藝術節充分展現出多元文化及環境關懷的創作主題。例如德國當紅劇場導演托瑪斯.歐斯特麥耶的《哈姆雷特》以暴力美學深刻探索人性;引領風潮的法國當代編舞家安傑林.普雷祖卡將帶來《白雪公主》,由法國大師高第耶擔任服裝設計,讓人眼睛一亮。德國達姆國家劇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美虹在宜蘭成長、德國發光,首次回台演出新作《天鵝之歌》;而創立於一九八六年、以鼓舞女性劇場工作者為宗旨的「瑪大蓮娜計畫」,也將也將在藝術節中帶來三部聚焦女性題材的劇作,首度與台灣國際藝術節連結,以新的角度探討女性議題。這些創新的作品,將帶領大家見證與歐陸同步的舞台先鋒品味與潮流。

此外,揚名國際的作曲家譚盾,要以中西交響樂團編制,揚起《臥虎藏龍》的無限豪情。心心南管樂坊以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聲聲慢》,串聯成纏綿有情的南管詩音樂。國際樂壇的華人之光呂紹嘉將帶領NSO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並與奧地利薩爾茲堡的打擊樂手馬汀.葛魯賓格合作。

呼應環保與海洋生態議題,英國電影配樂大師喬治.芬頓作曲,並親自指揮演出的《藍色星球》,表達他對海洋世界的關懷,也是一場感官愉悅與環保意識兼具的展演。而擔綱戶外開幕演出的西班牙索爾.比克舞團《火烤美人魚》,則結合了裝置藝術與表演藝術,不但打造了一個移動式的舞台,演員也將在人群中與觀眾互動,述說海洋生態被破壞後,美人魚被火烤的不幸遭遇。

另一場戶外演出則是原舞者所帶來的《阿美族年祭》,傳統原汁原味的演出,象徵著無論科技或藝術走到何等前衛的地步,我們永遠要回到最根本的原點去省思,在「變」與「不變」之間尋求最合適人性與美學需求的創發。

挑戰自己、挑戰創作、挑戰未來,兩廳院不僅讓國內觀眾看見世界的精采,也讓具有台灣在地精神與特色的表演藝術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亮!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