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

《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 新世紀的史詩劇場

擅長改編經典文本的導演尼可拉斯.斯泰曼(Nicolas Stemann),在全球經濟危機仍沸沸揚揚之際,在柏林德意志劇場(Deutsches Theater)執導了布萊希特的作品《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Die Heilige Johanna der Schlachthöfe,用劇場裡的革命來反映二十一世紀的金融危機。

擅長改編經典文本的導演尼可拉斯.斯泰曼(Nicolas Stemann),在全球經濟危機仍沸沸揚揚之際,在柏林德意志劇場(Deutsches Theater)執導了布萊希特的作品《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Die Heilige Johanna der Schlachthöfe,用劇場裡的革命來反映二十一世紀的金融危機。

《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是布萊希特比較不知名的劇本,寫於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年間,一九三二年出版,同年以廣播劇的方式發表。這個劇本一直到一九五九年才在漢堡被搬上舞台,當時布萊希特已經過世。布萊希特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正值大蕭條,他用了文學裡常出現的聖女貞德為主角,把時空搬移到當年的芝加哥,用他擅長的史詩劇場批判資本主義。

進入新的世紀,新的金融危機打擊全球,劇場也不免遭殃。斯泰曼一直喜歡把經典文本改編成與當代一起脈動的舞台作品,他先執導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的《推銷員的合約》Die Kontrakte des Kaufmanns,這齣作品寫於二○○八年,其中的經濟市場大崩潰的劇情預言了隨後發生的雷曼兄弟破產。隨後,他找到布萊希特直接批判資本社會的《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用他一貫的導演技法,用劇場審視當今經濟危機。

救世貞德劇場大復活

《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是很典型的布萊希特劇本,背景是芝加哥裡被屠宰場資本家毛勒(Pierpont Mauler)控制的貧民窟,救世軍展開了罷工、救窮人的一連串宗教運動,黑暗貞德(Johanna Dark)直接與毛勒接觸,冀望用她的天真與熱情感動資本家。但是最後黑暗貞德任務失敗,屠宰場關閉,她也死於肺炎,成為大蕭條的殉道者。

其實布萊希特的文本說教意味濃厚,一大串的讀白搬上現代舞台,處理不好就很容易產生怪異的「疏離效果」,而這效果可不是布萊希特理想的疏離,而是難以認同的陌生。面對這樣的劇本,斯泰曼以文人導演的角度,細讀分析劇本,把整個舞台變成簡單粗糙的芝加哥,搬演現代貞德的殉道,讓現代觀眾能夠把上世紀的大蕭條連接到近在眼前的經濟危機。

首先,舞台上的「芝加哥」,是一個小型的桌上模型,用一台攝影機現場拍攝模型,然後投影到舞台的大布幕上,完成城市的造景。但是這個「芝加哥」市容卻包括了柏林著名的電視塔,時空的錯亂,卻拉近了觀眾的距離。攝影機一直是斯泰曼熱愛的舞台道具,透過攝影機現場拍攝與投影,讓舞台上下的演出都能夠出現在布幕上,增加空間的層次。

在這個超現實的「芝加哥」裡,斯泰曼把眾多角色壓縮成三男二女,用鬧劇、嘻笑怒罵的演法重新詮釋布萊希特。三個男演員在台上鬧著搶演主角毛勒,演貞德的女主角舉著十字架天真的模樣,就像是電視肥皂劇走出來的二流演員。斯泰曼非常強調布萊希特劇本裡頭的音樂橋段,重新找音樂家譜曲,讓演員們在台上又唱又跳,但是這音樂可非美聲詮釋,而是讓演員用喉音唱,低吼粗糙,音階簡單明瞭,頗有革命行進歌曲的味道。

多媒體素材、極簡的舞台、誇張的演出方式、充滿音樂性的演出、演員們在台上搶著麥克風,這些觀眾早已熟悉的斯泰曼劇場元素,成功地讓布萊希特的聖女貞德在二十一世紀的舞台大復活。這個滿口上帝的貞德,不再那麼說教,而是戲劇性強烈的角色。

斯泰曼的史詩

斯泰曼在這齣劇一開始,讓三位男演員手上都拿著《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的Suhrkamp(德國知名出版社)版本,邊拿著本邊說詞,連舞台指示都大聲念出來,直到三個爭演毛勒的演員把本子丟在地上。這個「文本出現在舞台上」的手法斯泰曼多次在不同的劇作裡使用,象徵他的執導與原文本的對話或斷裂。

布萊希特建立的「史詩劇場」理想,歷經劇場美學變換,與世界局勢的丕變,聽起來就像是個教科書上的遙遠回音。但是《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卻可以找到許多「史詩劇場」的元素,舞台、人物、時空的異化,以及歌舞的場面,加入了斯泰曼的劇場特色,廿一世紀的「史詩劇場」雖然很難讓觀眾走出劇場去革命,但對劇場觀眾來說,至少,很好看。布萊希特被砸在舞台上,新的「史詩劇場」誕生。

 

相關網站

柏林德意志劇場網站:http://www.deutschestheater.de/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