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藝術 為了愛—蕭邦》( 博雅書屋 提供)
藝@書

謎樣蕭邦 傳記解碼

波蘭「鋼琴詩人」蕭邦向來甚受樂迷喜愛,但關於他的傳記卻實在不多,以致他的生平頗為令人感到霧裡看花。亞當.查莫斯基所寫的《為了藝術 為了愛—蕭邦》,則透過許多波蘭文材料的整理,呈現了少年蕭邦的生活,也呈現了他對其他作曲家的看法,進而提點了塑造蕭邦獨特風格的要素。

波蘭「鋼琴詩人」蕭邦向來甚受樂迷喜愛,但關於他的傳記卻實在不多,以致他的生平頗為令人感到霧裡看花。亞當.查莫斯基所寫的《為了藝術 為了愛—蕭邦》,則透過許多波蘭文材料的整理,呈現了少年蕭邦的生活,也呈現了他對其他作曲家的看法,進而提點了塑造蕭邦獨特風格的要素。

有一件事情引人好奇:以蕭邦受歡迎的程度來看,關於蕭邦的傳記,數量並不算多,一些軼事雖然廣為流傳,但是傳來傳去也就是那麼幾件。《為了藝術 為了愛—蕭邦》的作者亞當.查莫斯基(Adam Zamoyski)提供了讀者一些答案──「生性寡言,從不輕易談論私事。他生前懶得寫日記,加上自視不高,不曾寫回憶錄,身後又沒留下妻兒」。

此外,「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一場國家起義和一樁私人宿怨,蕭邦的私人文件大多已灰飛煙滅。」再加上蕭邦的瘋狂粉絲捏造了一批信件,雖然後來從歷史考證、語言學、鑑識學各種途徑,算是證實了這批信件係出於偽造。但是,在這批信件於一九三九年「出土」以降半世紀,必定也有不少蕭邦的研究者受其困惑、欺騙、誤導,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費不少學術生命,也讓蕭邦的面目更為撲朔迷離。

新出傳記讓人認識更多少年蕭邦

對於眾多受蕭邦音樂所吸引的人來說,蕭邦的魅力是直觀直感的,可以直接與個人內心底層的私密經驗相感應,即使沒有音樂史的知識或對作曲者生平的掌握,也不會稍減聆聽蕭邦的興致。

那麼,這本寫於一九七九年、再於二○○九年改定的蕭邦傳記,能以什麼方式幫助蕭邦的愛好者呢?首先,這位作者是波蘭流亡貴族之後,有語言、文化的優勢,整理了不少波蘭文的材料,使得中譯本三百頁的篇幅中,蕭邦在抵達巴黎之前的生平就佔了一百頁。

這部分讓讀者一窺少年蕭邦的生活,也看到不少蕭邦對於其他作曲家的看法。蕭邦的風格雖然獨樹一格,但也不是憑空造就。蕭邦由母親啟蒙,六歲跟父親友人學琴,培養了終身對巴赫、海頓、莫札特的熱愛:蕭邦隨時都能憑記憶彈出巴赫的前奏曲與賦格,曾參加海頓《創世紀》的演出,在華沙欣賞羅西尼的《鵲賊》,最早寫作的管絃樂曲是以莫札特《唐喬望尼》的二重唱寫成的變奏曲。

此外,蕭邦聽到韓德爾的音樂,深受感動。帕格尼尼到華沙開了十場音樂會,也觸發了蕭邦思索鋼琴表現的可能性。

作者著墨於蕭邦在波蘭歲月的同時,也就把塑造蕭邦獨特風格的要素給提點了出來。至於蕭邦在巴黎的歲月,為了彌補蕭邦留下的材料不足的缺憾,作者也像其他的蕭邦傳記作者一樣,必須倚賴像是喬治桑這樣有親身接觸經驗、又留下文字資料的人不可了。

看到置身亂世的敏銳藝術家

不過,在資料的剪裁上,這本蕭邦傳記不僅著重在作品創作背景的敘述,也著重於蕭邦身為鋼琴家的演奏活動,以及蕭邦的活動與十九世紀前半葉歐洲社會之間的關係。

蕭邦一生與歐洲的革命息息相關。在拿破崙所掀起的浪潮沖刷之下,少時能從華沙一隅得到在維也納、柏林獻藝的機會。而到了蕭邦晚年的一八四八年,革命再度席捲歐洲,蕭邦一方面寄望波蘭能得到獨自力自主的契機,但身旁的鋼琴家朋友也擔心時局動盪,會影響收入,於是慫恿蕭邦開音樂會。

透過這些細節,讀者看到的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鋼琴詩人」,而是置身亂世的敏銳藝術家。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