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課》(遠流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提供 )
藝@書

音樂的美好與折磨

一個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一個是因為《鋼琴課》的優美文筆才受到英語世界重視的作家,《想飛的提琴手》和《鋼琴課》都是在探索音樂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樂路的理由」,奈茲則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樂這條路的條件」。他們兩人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同時,也受到音樂的折磨。

一個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一個是因為《鋼琴課》的優美文筆才受到英語世界重視的作家,《想飛的提琴手》和《鋼琴課》都是在探索音樂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樂路的理由」,奈茲則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樂這條路的條件」。他們兩人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同時,也受到音樂的折磨。

演奏巨匠在舞台上技驚四座,迷倒眾生,總是會讓人對演奏生涯心生欣羨。然而,就像世間許多事物一樣,音樂既是福佑,也是詛咒。

對於一位像基東.克雷默(Gidon Kremer)的音樂家,父母都是小提琴家,再往上推的祖父、曾祖父也是小提琴家,如果他也有天分的話,那麼有何理由不成為小提琴家?如果只是因為有小提琴的家傳就須繼承衣缽,「命定」走上音樂這條路,那麼,他的「自由意志」可有置喙的餘地?

對於一個像裴莉.奈茲(Perri Knize)的音樂愛好者,自幼就學習音樂,也在成長的路上對音樂抱持一言難盡愛恨交加的情感,雖然也嘗試走音樂路,但是受限於才具,終須放棄。卻又在中年燃起對音樂的愛好,開始學鋼琴,走上一條始料所未及的探索旅程。

兩條迥異的音樂探索之路

基東.克雷默的《想飛的提琴手》和裴莉.奈茲的《鋼琴課》是並不相關的兩本書,但在很多方面是既相異又相呼應。兩人都是猶太人,基東生於蘇聯治下的拉脫維亞,外祖父是十九世紀小提琴名家布呂克納,基東本身入莫斯科音樂院,師事歐伊斯特拉夫赫,二十歲獲得比利時伊莉莎白音樂大賽第三名,二十三歲奪下帕格尼尼大賽冠軍。

裴莉.奈茲則是出生美國,父親曾經在好幾個樂團擔任豎笛首席,她大學念俄文和哲學,後來讀過曼尼斯音樂院,但以撰稿為業,替《新聞週刊》、《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供稿。四十三歲那年,偶然間聽到魯賓斯坦彈的蕭邦華麗大圓舞曲,決心開始學鋼琴。奈茲不僅學琴,還以有如挑選終身伴侶的標準選購鋼琴,因而深入了鋼琴製造、調音、整音的過程,這段過程不僅讓她跑遍美國各地的鋼琴商,甚至還到了德國漢諾威附近的葛洛蒂安-史坦威工廠,一探鋼琴製造的過程,探索的足跡甚至遠至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實地勘查什麼樣的木材合於製作鋼琴的需求。

可以想見,這是一趟超乎尋常的旅程,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決定學琴、買琴只是走幾條街的事情而已。而基東.克雷默的童年回憶也是如此。一般音樂家表露在外的故事可能是如何聽從自己才能的指引,慢慢發展出往來琴房、音樂廳的生活模式。而克雷默卻選擇敘述自己內心的疑問矛盾,敘述自己充斥史達林、列寧身影的童年,敘述愛情、文學、父母失和對他的意義。

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好與折磨

《想飛的提琴手》和《鋼琴課》都是在探索音樂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樂路的理由」,奈茲則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樂這條路的條件」。克雷默因為自身的音樂才能,看到更寬廣的世界,得以避免了契訶夫筆下《三姊妹》的困境,她們想「前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逃離家鄉的羈絆卻終歸徒然,但是克雷默還是要追問「為什麼我會成為小提琴家,而不是消防員或火車司機?」

奈茲則是走到生命的秋天,幾乎是不顧一切地投入學琴、尋琴的過程,有那麼幾分自虐的味道。意外發現自己對聲音的敏銳,即使有成為優秀調音師的條件,但是想到自己年近五十,調音生涯有限,還是斷了這個念頭。

一個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一個是因為《鋼琴課》的優美文筆才受到英語世界重視的作家。他們兩人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同時,也受到音樂的折磨。

文字|吳家恆 資深出版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