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忠志曾經說過:西方戲劇以文字探討人的處境,而東方戲劇則用身體達到同樣的目的。文字使人思考,身體令人感受,他要做的就是結合兩者。這種理想也決定了他總體藝術的方向—— 以日本的表演方法去演繹西方的經典。所以他從能劇當中探索劇場美學,找到了「傳統」與「前衛」結合的可能:延伸能劇中行走與地板的關係,強化當下的存在感,發展出以演員為主、強調「動物性能源」的劇場理論,進而打造了屬於鈴木忠志的表演體系。而他的作品,也忠實地呈現了他的理念,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劇場體驗。
繼《酒神》與《大鼻子情聖》之後,鈴木忠志這位當代亞洲的戲劇大師,又要為台灣的劇場界投下新的震撼彈:《茶花女》。與之前的兩部作品不同、也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次的新製作《茶花女》是和我們的國家兩廳院合作,不但以台灣的演員擔綱,而且還運用了許多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國、台語流行音樂,發展出台灣本土「流行音樂新歌劇」。
您一定會很好奇什麼是「流行音樂新歌劇」?鈴木忠志如何將小仲馬《茶花女》的文本,配上〈何日君再來〉、〈最後一夜〉、〈愛拼才會贏〉、〈愛情的限時批〉等流行歌曲,融入他獨特的表演體系,來呈現這次的新作?他又如何能在排戲之中傾聽身體的聲音,並幫它找到語言出口?為了追尋這個答案,本刊編輯部特別從《茶花女》的文本出發,一路探索鈴木忠志的導演美學、演員訓練、工作方法等面向,並訪問了在製作過程中赴日參與訓練與排戲的劇場工作者,透過他們的了解,為讀者導覽這次的全新製作。此外,我們也特別專訪了本次的編曲櫻井弘二,期待藉由他的引導,讓觀眾一窺鈴木忠志運用歌曲的方式與邏輯,了解本劇的創作理念。
本期雜誌中,我們也藉著「比利時當代舞團」首度訪台的機會,帶領讀者一同走進比利時繽紛的創作世界,看看這個以跨界藝術而知名的國度,在舞蹈、當代視覺藝術、甚至是流行時尚等各項領域中,如何藉由跨界,激盪出璀璨的創意火花。當然,我們也專訪了比利時當代舞團的創團人暨編舞家亞蘭.布拉德勒,以第一手的資訊為讀者介紹這位雖非舞蹈專業出身,但能善用早期擔任動作治療師、從事特教等工作經驗為編舞的基底素材,開發出另類舞蹈美學的前衛編舞家,也先行為讀者勾勒出比利時當代舞團的創作概念,與其作品所呈現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