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作室中的楊妤德,創造出舞台上的服裝奇景。(陳敏佳 攝)
幕後群像 劇場服裝設計師

楊妤德 讓服裝不再只是服裝

從編舞家黃翊的《身.音》中舞者令人驚豔的魚骨裝,到去年與黃翊合作「第二層皮膚」實驗計畫中舞者身上鼓漲收縮、不斷變形、令人驚嘆的「服裝裝置」,這些創意的發想者,正是近來備受矚目的劇場服裝設計師楊妤德。不甘於單純為時尚做設計的她,很早就決心走上劇場服裝設計之路,練就一身紮實的實務功夫,而且挑戰編舞家的傳統思維,在與黃翊的合作中,讓劇場中的服裝「不只是服裝」,也是創意洋溢的「軟雕塑」,展現了更多層次的表演美學。

 

從編舞家黃翊的《身.音》中舞者令人驚豔的魚骨裝,到去年與黃翊合作「第二層皮膚」實驗計畫中舞者身上鼓漲收縮、不斷變形、令人驚嘆的「服裝裝置」,這些創意的發想者,正是近來備受矚目的劇場服裝設計師楊妤德。不甘於單純為時尚做設計的她,很早就決心走上劇場服裝設計之路,練就一身紮實的實務功夫,而且挑戰編舞家的傳統思維,在與黃翊的合作中,讓劇場中的服裝「不只是服裝」,也是創意洋溢的「軟雕塑」,展現了更多層次的表演美學。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影片,畫面一開始,一塊灰色大布覆蓋在兩名舞者身上,當舞者與布料之間的空氣被抽乾,布料吸附在舞者肌膚上,雕塑出臉龐與軀體的輪廓;一群緊貼著牆面的舞者緩緩滑落,在牆上留下手、腳和身體的印記;宛如安全氣囊般的服裝,從舞者的背部開始,慢慢地充氣膨脹竄出;鼓衣的機械裝置,藉由身體律動感應,自動敲擊發出聲響;一名舞者穿越一道布繃的牆面,牆隨即倒下,服裝設計走上舞台,用剪刀直接將布面裁出一套衣服,舞者接著開始旋轉,另一人拿著吹風機對著飄揚的裙擺,布料逐漸顯現不同的顏色層次。這是去年十一月,編舞家黃翊與服裝設計楊妤德合作的科技藝術實驗計畫「第二層皮膚」,不同於過去服裝只是「服務」舞蹈肢體的展現,這場由服裝為概念核心主導,結合舞蹈、動力機械裝置、高科技媒材的呈現,開啟了身體與服裝對話的另一種可能。

不是聽話的乖學生  一心走劇場服裝設計

這不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楊妤德這個名字,二○○八年雲門舞集2「春鬥」的傳單上,舞者身上穿著的那套造型奇特,未來感十足的魚骨頭裝,即出自她的設計。「如果服裝就只是服裝,那好boring(無聊)喔!」楊妤德說。事實上,從就讀台南家專服裝科開始,楊妤德就不是個聽話的乖學生。課堂上老師要大家尋找時尚設計的素材,她從非洲難民的圖片找靈感;當大部分同學的寒暑假都選擇在時裝領域實習,她卻隻身北上參加劇場研習營,一心想學舞台服裝設計。「因為知道自己對舞台服裝的興趣大過於時尚設計,畢業展的時候,我從布料下手,經過加工製作,創作出一個裝置作品,結果是被老師罵到臭頭。」這個在老師眼中看來很另類的作品,卻吸引來許多美術系同學的目光,在尚未流行「跨界」這個時髦辭彙的當時,楊妤德的作品就有十足跨界的元素和潛力。

家專畢業後,楊妤德在劇場資深服裝設計師林璟如的工作室當了兩年助理,之後更有三年的時間,在雲門的技術部門擔任服裝管理,豐富的實務經驗,讓她相較於其他劇場服裝設計,除了製作技術上的駕輕就熟外,更能掌握從設計到執行的各門環節,尤其自己設計的作品,多半不假他人之手。「出社會後,發現學校教的根本不實用,我還自費到統領百貨樓上學打版;和璟如老師工作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涉獵了各種表演藝術類型的服裝製作,學習到了學校沒有教的技術,以及如何操作不同舞台距離的服裝。」後來進入雲門,楊妤德不只做一般服裝管理所做的縫製修補工作,還一肩扛下當時即將上演的《水月》的服裝製作,甚至與葉錦添共同擔任黎海寧舞作《太陽懸止時》的服裝設計。

創意被編舞家「打槍」  一度懷疑自己

二○○六年,楊妤德離開雲門,展開獨當一面的服裝設計生涯,然而這條路並不如想像的順遂。對大多數的編舞家而言,舞者身上的衣服是為了讓觀眾看見肢體的線條,楊妤德的設計試圖挑戰、改變這個想法,卻常常被編舞家「打槍」,到最後連她都開始懷疑起自己:「我想讓服裝穿在舞者身上,可以說更多的話,但早期的編舞家,接受度沒有那麼大,改變舞者的身形,可是一大禁忌。所以一開始接案子的時候超慘的,很多想法沒有辦法發揮,編舞家罵我的設計毀了他們的作品,什麼難聽的話都聽過。」楊妤德強調,後來才發現,過程中所有的限制,所有的不可以,都轉換成創造的能量,在她考進實踐大學的時尚與媒體研究所時,一股腦地爆發出來。

研究所期間,楊妤德接觸到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環境,遇見了不一樣的一群人,指導教授鼓勵學生盡情發揮,自由創造,那個在二專時期與眾不同的怪咖,似乎又被重新召喚了出來。「在學校,我們談人的生活,談未來的可能性,談環保議題,談科技對設計的影響……跳脫傳統服裝設計的思維邏輯,再回頭看服裝可以怎麼玩,我看到了更多想像的空間。」發表畢業作品時,楊妤德用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媒材,例如汽車遮陽板的軟鐵絲,樂器上的零組件等,建構出具有建築概念的服裝,而衣服就像是人體的居所。楊妤德形容,與其說是服裝,不如說是「軟雕塑」來得更為貼切。這個相當具有原創性的作品,不僅讓她對自己的設計重拾自信,也開啟了她和編舞家黃翊合作的機緣,更讓林懷民在看完錄像後,決定找黃翊為雲門舞集2編舞,即為《身.音》的發展源頭。

與黃翊對等創作  《身.音》讓人耳目一新 

楊妤德說,在畢業作品中,服裝主導並改變了舞者的身體線條和動作質感,這也激發黃翊思考服裝和身體的關係,並在《身.音》中進一步將造型轉換發出聲響的媒介。該支舞作的服裝共用棘齒、雷板、鯕骨裝、手風琴、雷板背包及Qtutu等六種樂器拆解重組而成,舞者有的身上懸有鐵片,有的手上腳上都掛著風琴,有的在關節吊著鐵片,只要以特殊的方式活動,便會發出聲音,跟以往先有動作再有服裝的模式大不相同。楊妤德說:「在製作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到南部的樂器工廠找零件,還常往鐵工廠跑,跟師傅討論結構的問題,這也迥異於過去服裝製作的經驗。」

「和黃翊工作,服裝設計和創作者站在對等的位置,彼此相互激盪影響,也願意給彼此空間,他很訝異我對舞者的身體這麼瞭解,我除了佩服他勇於實驗的膽識,也相對地用設計回應他的想法。例如去年的作品《浮動的房間》,在我著手設計前,黃翊與我分享觀看賈克梅雕塑作品的心得,不規則的鑿痕與瘦長的身形,安靜地刻畫出人的情感與面貌。於是,我選擇織縫有鬆緊帶的白色布料,水煮後加深皺褶,再以手繪漸層的灰、黑、藍、棕、紅色,隨著舞者身體的舞動,也舞出斑駁的時間感。」楊妤德表示。

當服裝不只是服裝  期待未來的風景

延續《身.音》以服裝主導舞作的概念,「第二層皮膚」的靈感來自一家科技公司展示的「感溫變色」染料,這種技術對溫度改變極敏感,色彩變化也很強烈。演出中,服裝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變色,安全氣囊與空氣壓縮機,冷、熱風機,抽、送風裝置,鼓樂器裝置,這些以往不會出現在舞台上的動力機械裝置和高科技的材質,現在都成了舞台上表演的一部分。楊妤德說,科技的發展勢必影響服裝設計的走向,如同多媒體入侵劇場一樣,當服裝不只是服裝,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風景,她跟所有的觀眾一樣,引頸期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研究所畢業,研究題目為「舞蹈下服裝空間之流動表現」。
  • 近年舞台服裝設計作品:《身.音》、《SPIN》、《浮動的房間》、《詩剝裂》、《大神魃》等。
  • 去年十一月與黃翊共同創作,發表「第二層皮膚」實驗計畫。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