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角馬兒「喬伊」原本生活於鄉間,被瘦弱的小主人亞伯特細心照料。(Paul Kolnik 攝 The Royal National Theatre 提供)
倫敦

英倫出品《戰馬》奔騰 跨海勇奪東尼獎

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的舞台劇《戰馬》,跨到大西洋彼岸,一舉奪得本年度東尼獎最佳舞台劇獎,更囊括最佳導演、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及音效設計等大獎。載譽歸國之際,也引發劇評討論,認為保守黨政府大舉刪減藝文預算之舉,恐有害未來藝術發展活水,期待政府要正視栽培基層劇場的創意生力軍。

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的舞台劇《戰馬》,跨到大西洋彼岸,一舉奪得本年度東尼獎最佳舞台劇獎,更囊括最佳導演、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及音效設計等大獎。載譽歸國之際,也引發劇評討論,認為保守黨政府大舉刪減藝文預算之舉,恐有害未來藝術發展活水,期待政府要正視栽培基層劇場的創意生力軍。

以獲獎無數的英國作家麥可.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原著小說改編的英國舞台劇《戰馬》War Horse,挾著在倫敦西區(West End)一票難求的氣勢,奔往大西洋彼岸的百老匯,一舉奪得本年度東尼獎最佳舞台劇獎,更囊括最佳導演、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及音效設計等大獎。

《戰馬》於二○○七年由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製作首演,以其獲得的高度評價,《戰馬》於二○○九年轉往真正好集團(The Really Useful Group)旗下的新倫敦劇場作長期的商業演出,預計將演出至二○一二年十月。此作品不僅於揚名百老匯,更將在澳洲、加拿大劇場揚姿,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已將故事改編為電影,預計於今年底上映。

從農場到沙場  深深人馬情

「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僅戰士葬身沙場,戰時使用的馬匹更是被人遺忘的英雄。《戰馬》靈感源於一幅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一名軍官所繪圖畫,加上偶然間從老兵口中得知的真實故事,促使莫波格完成這本有別於人類觀點,而是以馬兒生涯為主軸的敘事作品。

主角「喬伊」(Joey)原本生活於鄉間,被瘦弱的小主人亞伯特細心照料。不料戰事席捲全歐,亞伯特的父親看在高額賞金的份上,擅自決定將喬伊賣給軍隊。傷心的亞伯特擔心喬伊的安危,謊報年齡加入軍隊,只為了尋回自己的愛馬。上半場故事著重於農村生活的描繪,直到喬伊及亞伯特入伍後,場景逐漸轉變為沙場上短兵相接、屍橫遍野的慘況。隨著戰事持續不斷,殺戮武器更精良,喬伊甚至在戰場上與坦克車對峙。最後,喬伊與亞伯特各自經歷了各種苦難磨練,終於能夠重逢,平安返家。

《戰馬》最值得一看的,便是出神入化的各式劇偶。「喬伊」馬身以竹枝編成,尺寸比照大型公馬,得出動三名演員一同操縱。無論是馬兒喝水、發怒、受傷等動作,從耳朵至尾巴,皆可看到戲偶各式隱藏機關的細膩之處。同時,為了在短時間內轉換鄉間風景與戰場,舞台設計捨棄了大型佈景,改以投影方式投出簡單素描背景,搭配演員精準的走位,換場得以一氣呵成。文本與音樂則相輔相成,由一名歌者在舞台旁以敘事者角色串連故事,使觀眾得以沉浸在近百年前的戰爭氛圍中。

得獎引發討論  呼籲政府重視基層劇場

除了《戰馬》之外,另一齣在東尼獎大放異彩的《耶路撒冷》,同為英國出品。不僅如此,兩齣劇作皆出自獲英格蘭藝術協會(Arts Council England)穩定經費支持的劇院。得獎消息傳回英國本土,亦引起廣泛回響。尤其在保守黨卡麥倫(David Cameron)政府上台後,大幅刪減文化藝術相關預算,對藝文生態造成重大威脅。此時,東尼獎的捷報亦引發討論。英國《衛報》Guardian劇評家麥可.比靈頓(Michael Billington)指出,《戰馬》在百老匯的成功絕非僥倖,實應歸功於各地蓬勃發展的小劇場,為劇場界帶來源頭活水。事實上,就連同時獲得大獎的導演瑪麗安.艾略特(Marianne Elliot)及湯姆.墨利斯(Tom Morris)也長期活躍其中。劇評同時指出:倘若只有高知名度的組織獲得關注,並且無法從下而上培養年輕導演、演員及劇場工作者,日後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戰馬》的商業獲益及藝術成就之所以能並駕齊驅,除了歸功於感人的故事情節、及精巧的戲劇手法之外,英國本土豐沛的創作能量,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亦是觀眾在鼓掌叫好時,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

相關網站:http://warhorselondon.nationaltheatre.org.uk/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