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喀郎.汗的《源》。(Tim Yip 攝)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追索源頭開創未來 「藝」觀當代亞洲

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遊藝亞洲

即將於十月下旬上場的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此次以「遊藝亞洲」為主題,從探問文化的源頭,一展當代的創作表現。除了有豐富的舞蹈節目如阿喀郎.汗的《源》、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三齣舞劇《紅色娘子軍》等、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等,也有表現傳統的上海越劇院與呈現當代社會的香港劇作,豐富多元中,看到當代亞洲的藝術活力。

即將於十月下旬上場的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此次以「遊藝亞洲」為主題,從探問文化的源頭,一展當代的創作表現。除了有豐富的舞蹈節目如阿喀郎.汗的《源》、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三齣舞劇《紅色娘子軍》等、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等,也有表現傳統的上海越劇院與呈現當代社會的香港劇作,豐富多元中,看到當代亞洲的藝術活力。

遊藝亞洲2011:世界文化藝術節

10/20~11/20

INFO  http://www.worldfestival.gov.hk/b5/prog/index.html

如果說,「亞洲」在世界文化巿場已漸漸趕上甚或正在超越歐美,成為一種新「品牌」,也許並不為過。繼剛過去的本屆愛丁堡藝術節,破天荒地以主題策劃形式大規模展演亞洲藝術,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藝術辦事處」兩年一度的主題藝術陳列,今年的主題比過去幾屆如「情迷拉丁」、「地中海」或「絲綢之路」更為寬泛,以「亞洲」為題拉開一個廣闊的文化跨度,展開為一整月的「游藝亞洲:世界文化藝節2011」——假如以「經濟崛起」來切入,是一種了解亞洲發展的偏狹視角,那麼,追問傳統多元的文化溯源,則或可提出如何揉合古今的參照。

非物質遺產  如何活化保存?

傳統向來是「亞洲」品牌的重要元素。然而指向歷史的「傳統」,如何保持藝術與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不至於落得成為「因循」或「陳腐」,正考驗藝術家對當代世情的領悟,和藝術語言的創作結合至傳統脈絡之中的功力;同時藝術家的另一挑戰,即在以傳統之名創新時,演繹如何不遺失某種民族文化的原真與獨有精神,尤其在表演文化活動亦面臨著消費主義的全球化淘洗之中。最近,中國大陸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非物文化遺產法》引起的社會爭議,正反映傳統藝術在展演中傳承的兩難。

自本世紀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評選各國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在二○○三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廿世紀曾因全球的現代化進程而逐漸凋萎的傳統表演藝術或手工技藝、社會習俗傳說,再次受到文化愛好者的關注。中國則在各地城巿經過幾年爭相競報申遺之後,三批獲評為國家級非文化遺產共已經達到1,219項,引發評選非遺項目的方式反帶來著重經濟發展、忽略真正保護等「熱」與「亂」問題的爭議,某些非遺藝術成了旅遊景區中被粗糙地反覆演出的項目,而輕忽了文化層面上的保護,遑論在藝術形式上深刻地進一步探索與發展。

如此難題,若放在一個追認本源的藝術節中追問,又將得到怎樣的答案?本屆「遊藝亞洲」藝術節的策劃,要論如何在充滿濃重的民間民族色彩的現代藝術創新,或要倒過時序,從閉幕節目《源》DESH談起。

阿喀郎.汗《源》  一場尋根之旅

《源》是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港譯艾甘‧漢)的全新獨舞,月前於英國首演後,香港「遊藝亞洲」藝術節為亞洲中第一站。

紐約國際表演藝術協會草越藝術家獎及本年度倫敦南岸天空藝術獎(舞蹈)得主阿喀郎.汗,雖生長於英國,但他自七歲起即由母親教導學習民族舞蹈,先從印度傳統卡達克舞(Kathak)開始,至大學時期轉學現代舞,傳統舞蹈的元素深植於他的舉手投足中,特別是手部的細緻迴轉、柔中兼帶剛強硬勁的肢體揮動、寬袍大袖中快速旋轉中的身軀,都帶著濃郁的印度教文化影子、甚至泛亞洲文化中柔軟身體的展現。

舞名“DESH”於孟加拉語中,意為「家園」,這場完整的獨舞,在孟加拉自巴基斯坦獨立四十周年的今天誕生,對長期創作雙人舞或群舞編舞者本人來說,也有混合的文化意義。訪問中,阿喀郎.汗表現了一種細膩的觸覺:「對我而言,我的身體就是我的『家園』,在多年修習卡達舞後才接觸現代舞,我的身體不免感到混亂,經常有一種矛盾衝突之感。」而知性上,他卻對於他的「根」愈發好奇:「我想尋找和創作一些可以成為恆久價值的經驗。」

對於舞者個人如何存身於文化的大系統之中,阿喀郎.汗的理解與想像是跨越時空極限的普世:他不具體區分「傳統」與「當代」,「總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混和,我們視為『傳統』的,往往也很『當代』,因為它對目前仍是相互呼應的,反之亦然。」他也不執著一種文化體現,「文化之間當有差異,但並不分高下。我認為,人不論是何種文化,畢竟都只是人。」為了尋找這種跨越界線的融合之感,他與他的創作團隊,包括奧斯卡得主舞台、服裝及錄像設計葉錦添,奧立佛獎得主作曲喬斯林.波恩(Jocelyn Pook),燈光設計邁克爾.赫爾斯(Michael Hulls)等,回到令他著迷的孟加拉廣闊大地與水域采風,「感受它的節奏、色彩、它的音樂與脈動」,在民間故事、日常勞動中發現與自然與國家對抗及融和的韌性與生命力。《源》自阿喀郎.汗父親的一場葬禮開始,拉開包含不同角色如孟加拉本國人民、留英孟加拉裔的豐富篇章。

中芭舞劇政治味濃  香港舞蹈團以畫入舞

除了《源》之外,也許是出於策展人的偏好,本屆藝術節的舞蹈藝術亦特別豐盛,以至於將藝術節視為一場舞蹈節亦不為過。

與閉幕節目相呼應的,是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的三齣舞劇《舞躍中西》、《紅色娘子軍》及《天鵝湖》。相對於《源》的原創與對文化根源的追問,中國芭蕾舞團的紅色經典《紅色娘子軍》所具備的強烈政治甚至革命意味,則早已是舞壇的一朵奇葩,行軍列陣等場面透過揉合了武術動作的身段,展現的是女舞者的剛毅、矯健與豪邁,而非西方古典芭蕾舞蹈的華麗輕柔,將永遠是載入芭蕾史冊上的一記時代側寫外一章。而曾經四度採用不同編舞版本演繹《天鵝湖》的中芭,這次則選取出身自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的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版,一些剪裁與修改強調了柴科夫斯基音樂的戲劇性,為群舞賦予流動性與連貫感,被稱為「充滿鮮明的智慧、激情和神秘的個性特徵」。

至於同樣取材自中國文化元素的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帶來的則是一番江南水鄉的韻味。香港舞蹈團以中國舞為不變的舞團核心,在梁國城於二○○五年回團並二○○九年底上任為藝術總監後,發展出更多以中國文學、畫作或歷史人物為題的原創舞碼,譬如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雪山飛狐》或《笑傲江湖》、得到二○○八年舞蹈年獎的《清明上河圖》等作品。這次編導《雙燕》,梁國城則以現代中國繪畫名家吳冠中的名畫入舞,以畫家的心路歷程「獨木橋頭一背影,過橋遠去,不知走向何方」,作為舞蹈詩篇的結構,藉八幅作品《拋了年華》、《百納衣》、《紅影》、《糧倉》、《補網》、《雙燕》、《海風》和《瀑布》,引出畫家對民族文化與百姓生活的體認與關懷。梁國城自述稱當觀賞吳冠中畫作時:「我腦中湧現的就是靜止畫面以外的動態、色彩、韻味、舞動的肢體和情感空間浮現不止。」正教人期盼舞者如何體現吳冠中傳統中暢灑自由的創作感言:「藝術作品應不失與廣大人民的感情交流,我更喜愛不斷線的風箏!」

也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獲譽為「台灣舞蹈界編舞奇才」,被歐洲文化藝術電視台ARTE選為世界八大編舞家之一,其獨樹一幟的東方身體美學,已為台灣觀眾所熟知,凝煉十五年而醞釀的「天、地、人三部曲」來到《觀》的最終章,將原住民族創世神話中的高山幽谷、人與自然的生死搏鬥,以儀式劇場的虔敬和緩慢,儲蓄深邃情韻,細細沉澱、厚積薄發,使劇場空間充滿如箭在弦一觸即發的張力。

兩齣香港劇作  探索「家庭」議題

至於藝術節的戲劇作品,除了上海越劇院的《紅樓夢》、《梅龍鎮》、《韓非子》、《西園記》等由全梅花獎當家演員帶來的經典劇目,本質地帶著傳統戲曲的審美導向,另有兩齣香港本土創作及演繹《寒武紀與威士忌》及《脫皮爸爸》,表面上完全是現代都巿社會的題材,卻無法掩埋中國或日本這兩個東方社會,對於「家庭」此縈繞不去的核心觀念。

《寒武紀與威士忌》脫胎自香港鬼才少女編劇黃詠詩之前作《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不論改編前後劇名同樣戲謔胡鬧,劇中亦一樣充斥著牛頭不對馬嘴的無厘頭對白,講述獨居於香港島中產老區大坑舊屋的女主角阿紀,無業無婚,又受到車禍身故的母親亡靈、逝去朋友遺下的一頭貓煩擾,生無可戀意圖在中秋節舞火龍盛會之夜結束自己的生命,既孤獨卻又充滿黑色幽默。這次既是改編亦親自演出的黃詠詩,在接受劇評人陳國慧訪問時,坦言香港年輕一代受到英國殖民地時代教育和成長後遭逢「祖國」的夾道衝擊,處於邊緣的位置掙扎,形塑了無法觸碰核心的「偽溝通」語言,甚至與家庭至親亦難以真正釋懷,看來惹笑,卻是反智、反社會的哀傷。若這就是香港無厘頭文化特質的本源,則或可理解為何流行電影明星周星馳成了代言近廿年香港的藝術大師。

「天下為公」音樂會  期盼和平未來

然而香港並不只有輕薄的、言不及義的流行文化。在華人世界百年近代歷史中,香港看似中立於國共兩黨的政權爭奪,卻也憑此身分,得以在內戰及其後的政治分裂與動盪年代,承繼並傳揚許多民族文化的發展。今年,作為影響華人歷史深遠的辛亥革命之一百周年紀念,香港中樂團、北京中央民族樂團、台灣中華國樂學會中華國樂團及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合組了百人大民族樂隊,自八月底起,即在北京大劇院、南京紫金大劇院、台北中山堂及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巡迴演出。香港的一場,即為藝術節節目「天下為公」音樂會,除將首演香港中樂團一九八○年代音樂總監、作曲家及指揮家關迺忠新譜寫的二胡協奏曲《風雨思秋》以致獻予革命烈士秋瑾外,還將演奏《相望》、《光明行》、《古槐尋根》等樂曲,由香港中樂團現任音樂總監閻惠昌、江蘇省演藝習團民族樂團王愛康及中華國樂團團長蘇文慶指揮。閻惠昌於推廣這次兩岸四地的合作,但願掙離政治與藝術的糾纏不清,作藝術上共融共和的交流,亦隱隱帶著對社會冀盼的理想:「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三民主義,到今天仍然有著現實意義,平等、自由的權利,是台灣、中國或香港都追求的普世價值。」

源起於歷史的經驗,而探問未來的理想,也許就是文化、文藝最基本與適切的追求與展現。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延伸活動  深入體驗

在亞洲地區近年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討論熱潮下,本屆「遊藝亞洲」藝術節除了連串的表演節目外,特地在延伸活動中,加入「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的特展,以專題演講及立體影片方式,介紹一系列中國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如青藏高原上藏、蒙、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唱頌千年的史詩《格薩爾》、甘肅、青海和寧夏的漢、回、土、撒拉、東鄉、保安等族的一種民歌《花兒》、貴州安順地戲、香港的太平清醮、潮州人的盂蘭盛會等傳統民俗民藝。

此外多個參演團體及藝術家,也有各種形式的延伸活動,例如阿喀郎.汗的《人與大自然》大師班、日本《林英哲:太鼓傳奇》的大堂示範、蔡香順舞蹈團的韓國舞蹈工作坊,以及周末茶會形式的主題講座,在正式場次以外為種種傳統藝術作額外而更為深入的論說、體驗與推廣。(莊彗彗)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