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角林真華的表現很受好評,左為飾自稱中國通的Stephen Pucci。(《中式英語》製作單位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蝴蝶君》名編劇黃哲倫推新劇

《中式英語》叫好不叫座 悵然揮別百老匯

以《蝴蝶君》在百老匯打響名號的華裔劇作家黃哲倫,去年在芝加哥推出新作《中式英語》,試演成績斐然,順勢挺進百好匯,雖然劇情背景是經濟正在崛起的中國,頗具話題性,雖然評論不差,製作群也卯力宣傳放送口碑,但仍不敵百好匯先天態勢,在演完一百廿八場之後,悵然揮別下檔。

以《蝴蝶君》在百老匯打響名號的華裔劇作家黃哲倫,去年在芝加哥推出新作《中式英語》,試演成績斐然,順勢挺進百好匯,雖然劇情背景是經濟正在崛起的中國,頗具話題性,雖然評論不差,製作群也卯力宣傳放送口碑,但仍不敵百好匯先天態勢,在演完一百廿八場之後,悵然揮別下檔。

百老匯是個風險大過收益的地方,業界估計大約只有百分之卅的製作可以回收成本。所以蕭規曹隨、套用別人成功的模式,是最常見的操作法則。但就算再保守的行業也會有大膽創新的時候,何況劇場界的人都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者,更加會有不從流俗的脾氣。藝術的創新碰上商業市場的現實,固然有成功的時候,但失敗的也所在多有(以30%的回收率來看,失敗才是常態),華裔劇作家黃哲倫的新作《中式英語》Chinglish就是最好的例子。

瞄準中國經濟崛起  新劇有話題

《中式英語》從去年十月十一日開始演出,到一月廿九日收場,總共演了一百廿八場,三百五十萬元的製作費全部泡湯。這齣戲並不具備票房保證的一些必要條件,能進入百老匯,也顯示這個行業畢業是一個追夢的行業,永遠都有人願意下藝術的賭注,這也是百老匯迷人之處。

《中式英語》的劇情,是美國商人Gary Wilmes(Daniel Cavanaugh飾)到中國貴陽招攬生意。他是做招牌的,他的賣點是,他可以做出有正港道地英文翻譯的中英對照的招牌。但是他本人一句中文也不會,所以在當地找了個號稱中國通的「文化顧問」Stephen Pucci(Peter Timms飾)做翻譯,沒想到因此捲入了市政府裡的政治鬥爭,並跟已婚的副局長席言(Jennifer Lim林真華飾)發生一段露水姻緣。

故事的靈感,據黃哲倫表示,是他去中國旅行,看到一些從中文字面硬翻成的英文招牌,很是好笑。《中式英語》一開始,就是Gary以過來人的身分,講述他在中國的經驗,並播放這些招牌的照片(像「殘疾人廁所」翻成Deformed Man Toilet)。

中國經濟發達,全世界都搶著去做生意,在快速的國際化腳步裡,中國也注意到這些過去一知半解的錯誤英文翻譯而開始改善,之前上海世博就進行過此一工程,《中式英語》可以說是很具話題性。戲去年夏天在芝加哥上演,口碑很好,票房也一路長紅,所以馬上就被帶來百老匯。

芝加哥試演成功推進  百老匯水土仍不服

本劇的主要製作人Jerry Frankel說,這個戲原本就有到紐約的打算,只是不知是要在非營利的Public劇院演還是上百老匯,所以他們把芝加哥帶做是「外城試演」。竟然成績這麼好,當然是要挑戰商業市場。

《中式英語》在紐約的評論也都不差,還被TIME雜誌選為二○一一年度十大好戲,不過票房始終拉抬不上去,平均只有五成,十二月遊客最旺的時候,甚至不到四成,但是因為戲的營運成本不高,而且製作單位知道要吸引亞裔觀眾不易,所以一直苦撐著。Frankel說他一向的原則是:「30%的成功率,不見得就比其他行業差,所以我投資的先決條件是看我喜不喜歡這個戲。」固然是真性情的話,但畢竟長期賠本的事沒人做,終於在一月底宣告落幕。

《中式英語》票房失利嚴格說來並不意外。如果不是本年度百老匯話劇類新戲並無太多傑出作品,引起的注意可能會更少。黃哲倫雖然是美國最高知名度的亞裔劇作家,但除了成名的《蝴蝶君》,廿年來他在百老匯的作品,都是商業音樂劇裡的劇本或歌詞,像是《阿伊達》、《泰山》和《花鼓歌》,在商言商,他並不算是有票房保證的劇作家。

芝加哥的票房,是在只有四百七十五個座位的非營利、限期演出的Goodman劇院創下的,這和有一千一百個位子的百老匯營利、又不限期的Longacre劇院自然是大不相同。

華裔演員擔綱  製作人卯勁開發華裔觀眾

百老匯觀眾愈來愈「觀光客」化,有語言限制的舞台劇近年來流行找電影電視明星掛帥。但是製作單位仍然決定冒險,保留芝加哥的卡司,尤其是女主角林真華。

林真華香港出生,從小在英國唸書,又拿到耶魯大學的戲劇學士,背景相當充實。但她雖然在英國和美國的劇場表演多年,並沒有百老匯的資歷。據說也有些較具名氣的華裔女演員對這個角色有興趣,但是林真華還是以她在芝加哥舞台上的真本事,說服了製作人。其實她這個角色,講國語的時候多過英語,沒有中文背景的演員,大概不容易適應。雖然林真華的國語也不到字正腔圓,反正英語觀眾聽不出來。她果然不負眾望,紐約的劇評,不論好壞,對她的表現都是讚賞有加。很有可能入圍東尼獎。

幕前幕後都沒有明星加持,製作單位早就體認到,《中式英語》要在百老匯活下來,只有靠強力宣傳和觀眾口碑。幕後的華裔製作人范文麗(Lily Fan),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范文麗說他們希望開拓兩個非傳統百老匯的觀眾族群,一個是生意人,一個就是華裔。在前者,他們針對許多MBA的學生及跨國公司去宣傳;在後者,她們在中文媒體上打廣告,她帶著海報傳單去華人社區裡散發,又聯絡唐人街的團體,創造可以讓演員亮相的社區活動機會。

范文麗的全力投入,與她的背景也有關。范文麗是香港人,擁有耶魯大學的法律學位,在做了幾年的商業律師後,轉入政界,幫歐巴瑪總統在費城助選,又幫紐約州參議員Daniel Squadron助選,但她其實一直鍾情娛樂圈,大學時就在香港的TVB實習,現在還開了個電影製作公司。她說她把助選「挨家挨戶敲門」的本事,拿來宣傳《中式英語》,因為「華人的社會,打電話、電郵都不夠,只有見面才有三分情。」

在媒體宣傳上,《中式英語》更是全力以赴,紐約平面電子網路媒體能上的無不上,中文媒體強力密打,因為林真華的關係,香港也有不少媒體報導。至於劇組本身的social media,不論是臉書、Youtube、網誌,也一個不放過。

亞裔觀眾少亞裔演員更少  亞裔戲劇難為繼

儘管多方面的努力,戲還是提前下檔,顯然是無法完全克服這些先天的障礙,吸引到足夠的觀眾。《中式英語》雖然是個輕鬆的喜劇,但因為劇情關係,有三分之一的台詞是國語,要打英文字幕,不少英語觀眾大概就因而卻步。那麼亞裔、尤其是華裔的觀眾又在那裡?

一個叫做Asian American Performers Action Coalition(簡稱AAPAC)的團體,在二月剛公布一份調查報告,以數字說明亞裔演員在紐約戲劇舞台上露臉的機會有多稀少。

從二○○六到二○一一季度裡百老匯和主要非營利劇院上演的四百九十三個製作裡,亞裔演員只有2%,而且逐年減少,非裔有13%、拉丁裔有4%,其他80%都是白種演員。在宣布調查結果的討論上,劇場經理、導演、選角經紀人、演員、劇作家提出不同的原因,包括業界保守心態、亞裔劇作和角色都少、偏見與歧視等,但也有人指出,亞裔觀眾不多,劇場界感受不到需要反映他們存在的壓力。

所以AAPCA儘可以指出,白人在紐約市人口的比例,已經不到一半,在舞台上卻還是有80%,「沒有真正反映外面的社會」。但是根據Broadway League所做的統計,百老匯觀眾有83%都是白人,所以舞台上下的面孔,其實是相當一致的。大部分人都喜歡看和自己相似的演員演自己可以認同的故事,劇場白雪花花也很自然。

所以連黃哲倫本人都說,《花鼓歌》和《中式英語》,帶出了許多亞裔的觀眾,但「人數還是不夠多到可以讓這兩個戲活下去」,這或許是許多人最大的遺憾。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