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演石秀只需一擔柴變裝旋即成功,裴艷玲邊演邊享受沉醉角色其間的思毫分秒。(葉琦 攝)
上海

裴艷玲《尋源問道》 本色搬演傳統真髓

東方藝術中心「名家名劇月」以四月十五日、「第一女武生」裴艷玲演出的《尋源問道》畫下完美句點。裴艷玲在此戲中,採取了排練加講解的形式,一臉素顏僅穿著練功時的水衣,便盡情演繹了林沖、石秀、哪吒、武松四個人物,演出了崑曲、河北梆子與京劇,展現了戲曲演員傳統功夫的精到神妙。

東方藝術中心「名家名劇月」以四月十五日、「第一女武生」裴艷玲演出的《尋源問道》畫下完美句點。裴艷玲在此戲中,採取了排練加講解的形式,一臉素顏僅穿著練功時的水衣,便盡情演繹了林沖、石秀、哪吒、武松四個人物,演出了崑曲、河北梆子與京劇,展現了戲曲演員傳統功夫的精到神妙。

綠意充盈春季的南方都市,各類演出也陸續占據四月的上海,每至開春年後,首先登場的重量級演出季,是已經舉辦五屆的東方藝術中心「名家名劇月」,雖然都是搬演優秀劇目的傳統,這次卻和上屆以紅色革命為題材的內容大有不同,本屆的主題是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實施十周年的精選之月,涵蓋了京劇、崑劇、越劇、黃梅戲等的名家精選戲碼。

排練加講解  本色派演出

女扮男裝是中國戲曲的一大特色,本屆展演的壓軸之作,安排了有「第一女武生」稱號的裴艷玲以《尋源問道》技壓群雄,這是話劇「大導」林兆華力邀裴豔玲的「跨界」之作,去年在北京演出轟動一時,其樸實而不花俏的形式,令同業折服,認為那才是戲劇的本質。裴艷玲表示,在和林兆華對此戲的交流中,都認為藝術層面上可以進行大膽的探索,但是傳統是不能扔的。如何守住戲曲的本色和根源,是當代從藝者必須回答的問題;她的武戲專場和《尋源問道》的演出,看得出來是個恪守傳統的本色演出,相較現今創新的新戲,傳統戲的挑戰,似乎已不被重視,而她以舊戲迎戰新觀眾,才更是新時代的新挑戰。

《尋源問道》的設計採取了排練加講解的形式,台上簡潔的道具陳設中,皆是呼應人物的穿戴裝束。裴艷玲在舞台上換裝的過程中,對觀眾講解種種人物的區分與精妙,以她學戲的先後次序,安排了上半場是崑曲和河北梆子,下半場是京劇《洪羊洞》的選粹。開場的一支新水令曲牌涵蓋了的四折崑劇《夜奔》、《探莊》、《乾元山》、《蜈蚣嶺》,一臉素顏僅穿著練功時的水衣,便可盡情演繹了林沖、石秀、哪吒、武松四個人物。她分析《夜奔》的人物比較正經,唱到「恨天涯一生留落」時,淒涼中頗具神韻;換演石秀只需一擔柴變裝旋即成功,邊演邊享受沉醉角色其間的思毫分秒;再換到哪吒這個歸屬褲子襖裝的童生,人物的線條最是細密,穿梭在乾坤圈和長槍運轉之際,邊舞邊歌,且不能揪結;武松的一身繁複扮相,功夫步步在眼前,時年六十六的她說難再展身輕如燕,卻因為有觀眾,她不能服老也不能服輸。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化妝扮上了演?」她笑著說:「我就是想讓今天的觀眾和演員看看,演戲,不是你扮上什麼就是什麼。」

傳統不能丟  裴語錄正當紅

演出這兩場戲同時,一份所謂的「裴語錄」也在網上流傳,裴艷玲說:「我是憋的。新編戲雖好,傳統不能丟。」敢講敢罵不怕得罪人,如今成了裴豔玲的標誌。 「很多人說我批評新編戲,是個保守派。其實不是。」演戲演了六十年了,其實她是個「新潮派」,排過新編戲《俄狄浦斯王》(伊底帕斯王)、《寶蓮燈》、《哪吒》。只是她覺得,時下一些新編戲曲玩得愈來愈偏離舞台,玩得太過火了。提起當年在觀看新編戲曲《梅蘭芳》時的「一罵成名」,她解釋說:「所有的話,只是想說,現在的輿論不能一邊倒,不能凡排新戲就叫好,不是所有新戲都好。所謂突破,沒有一個藝人能固守陣地而不進步。但是戲曲要玩出的是自己的藝術水準,而不是過度包裝,不然戲曲界會不小心走到一個很窄的圈子,這也正是我排演《尋源問道》專場的初衷。」這兩台戲歸根究柢就兩個字:傳統。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