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鍇站在整修中的舞台上。(Louis 攝)
幕後群像

閉館八月重新開幕 「新舞臺」哪兒不同?

訪資深舞台監督魏鍇

新舞臺是台北市重要的表演藝術展演據點。去年底開始,為了「長高、長大、保持年輕」,閉館八個月,進行內部大幅度的翻修、更新。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八月中旬踏進新舞臺,或許看不出哪裡不同;然而,「在大幕升起後的舞台上,我們希望所有藝術團隊都能感覺到,新舞臺比以前好用。」資深舞台監督魏鍇這麼說。

新舞臺是台北市重要的表演藝術展演據點。去年底開始,為了「長高、長大、保持年輕」,閉館八個月,進行內部大幅度的翻修、更新。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八月中旬踏進新舞臺,或許看不出哪裡不同;然而,「在大幕升起後的舞台上,我們希望所有藝術團隊都能感覺到,新舞臺比以前好用。」資深舞台監督魏鍇這麼說。

身為國內第一個由民營企業出資興建、營運的表演廳,新舞臺於一九九七年正式對外開放。最初定位類似日本的Suntory Hall──以民營音樂廳,作為企業回饋社會的方式。當時,中國信託聘請了日本的設計團隊進行整體規劃,以「音樂廳」的需求為主要設計方向。

然而,在表演場地不足的狀況下,新舞臺除了音樂會,也輪番上演舞蹈、戲劇、傳統戲曲等各種節目。十五年過去,它以「音樂廳」規格,作為「多功能表演廳」的使用,更突顯某些先天不良的條件限制。比如側台與懸吊空間不足,難以容納活動布景;又比如大多戲劇節目的燈光、舞台需求比音樂節目複雜得多,原先可用的燈桿位置與空桿數目,卻受限於音響反響板的設計方式,選擇非常有限等等。

這些問題,從二○○五年開始,由內部工作人員展開溝通與整體計畫,直到去年獲得文建會支持,中國信託也通過大筆預算,要用八個月的改善期一次到位:「改善過去十年的缺陷,著眼於完工十年後的影響。」

引進「劇場界帝寶」

大幅翻修的重點,除了全盤將機具、線路汰舊換新,更從本質上思考表演廳的使用需求,加以改變。

新舞臺引進了全台灣第一套自動化控制系統——來自奧地利的Waagner Biro——舉凡舞台上所有需要定位、升降的機具、桿子,都能透過電腦主機控制。安全規格被認證為歐洲技術劇場最高等級Level 3,神乎其技的程度,據說是放一支筆在吊桿上,無論升、降,筆都不會動。

相較於手動或電動,電腦控制將更為精準,透過自動運算、調整,可以避免像電動桿加速下降時,接近地面定位前那「咚!」的一聲;又比如懸吊布景時,只需輸入吊點位置,電腦便能自動計算每一點在每一刻的配重比例,讓布景轉換不同角度時,每一根桿子都能保持平衡。

這套系統的另一個特點是:透過外部網路連線,所有動作產生相應的反饋記錄;一旦運作過程出現問題,奧地利原廠總公司馬上得知台北演出現場的哪個步驟出了錯,立刻聯繫、排除障礙。此外,除了主系統,還有另一套備援系統同步進行,萬一主系統當機,將直接跳接備援系統,無間斷地繼續運作,讓演出不受技術問題干擾而中斷。

魏鍇笑稱,整套自動控制系統可說是「劇場界的帝寶」,占了整體專業設備四分之一的預算。然而,他說:「重點並不在於它有多高級,而是希望大家來使用。台灣已經落後國外技術劇場十幾年了,技術人員需要學習操作,設計師也需要以新的思維方式運用,創造傳統系統所做不到、更為活潑、創新的舞台視覺畫面。」

拉高、拓寬演出可用空間

隨著升降桿變為自動化控制,原先左舞臺側邊的兩個手動吊桿操縱區便完全清空,為側台多爭取了五坪大小的空間。於此同時,工程將鋼棚往上提升,為懸吊空間拉高一點七米;消防設備也跟著改換,盡量不影響高度定位;同時採用其他一般劇場常見的措施,將直立式的吊點小五金零件改為水平方向,為最高定點再多爭取幾十公分,盡可能在硬體限制內,拉高、拓寬演出可利用空間。

至於原先各使用兩根桿子懸吊的三塊音響反響板,在本次工程中都改為各使用一根桿子,並將側反空間往上舞台推移,使得左、右舞台側邊少了高度限制,未來預計六、七米的高牆、大樹等布景,都可進出側台。而先前為遷就反響板位置的燈桿位置也因此得以調整,先安排好最適切需要打光的區位,再於其他地方安排懸吊用空桿。

其他重大調整包括:將原先使用日本規格100伏特的線路系統,全部更新成現在國內技術劇場主流的ETC系統(220伏特)。貨梯則將原先以重鐵配重、鋼索懸吊的載重方式,改為由西班牙與法國廠商聯合開發的鍊條式舞台機械,透過鏈條從90度收藏到頂起直立的力量升降,經由卡榫變成堅固的鋼梁,約可載重一噸到一噸半,相較於原先設計專為承載樂器的八百公斤(乃至於近年老化、耗損而降至三百公斤左右),載重量與安全性都大幅提升。

單一舞監窗口  服務藝術團隊

新舞臺大修工程的重點,除了來自表演團體燈光、舞台設計師的意見回饋,更奠基於場地管理人員從實際使用、管理經驗中,延伸出來的高度掌握與深刻反思。

魏鍇說:「我們的工作,是透過技術的完善、到位,讓藝術作品更完整地落實、呈現。」以「舞台監督制」為運作模式的新舞臺,目前由三位舞台監督與四名執行舞監擔任主要技術管理工作。每個演出案,從簽約開始,包括前台、後台、技術、行政等所有演出團隊的需求和疑問,都由負責該案的舞台監督擔任單一窗口,也由他統一協調新舞臺內部各部門的對應。演出時,舞台監督擔任劇場經理(house manager),處理觀眾服務、演出行政、前後台的所有聯繫,舞台技術則由執行舞監負責、監督。

就平時工作來看,魏鍇指出新舞臺對館方舞監的要求:「熟悉每一個劇場工作步驟,甚至自我要求,比演出單位更提早做好準備。比如場上在掛燈,場館工作人員除了幫忙檢查安全鏈,也要預知下一步即將升燈桿,因此得先檢查好電線長度是否足夠,甚至其後工作所需的調燈梯,是否充電完成。」

這些執行細節,源自對演出場地管理的經營概念。魏鍇表示:「我們這批人,當初都是crew,都是free lancer,跟著不同劇團跑不同場地巡演,受了不少折磨。比如,演出前,最急的時候,大家非得等場館大哥吃完飯回來才能工作……所以,當我們有機會自己籌劃、經營,就會改變立足點,重新思考:我們是服務業,服務的是藝術家(或表演團隊)和觀眾。」

就藝術家(或表演團隊)的層面來看,魏鍇分析:「為了節省成本,表演團體經常縮減進劇場的時間,因為少交一天場租,就省了好幾萬支出;然而,技術團隊的工作量沒有減少,時間卻更被壓縮,他們才是劇場裡真正需要時間的人。」由此考量,工作方式跟著改變,比如新舞臺的排班時段是:早上八點到一點、下午一點到六點、晚上六點到十一點,「吃飯時間」內部自行協調,只要演出單位在舞台上工作,就得有人從旁配合;又比如每個節目由一位舞監出任單一窗口,也是希望讓表演團隊節省重複溝通的時間與心力。

貼心前台服務  讓觀眾願意再進場

至於面對觀眾的部分,是當年卅歲出頭、便擔綱場地管理的魏鍇,著實花了些時間調整、學習的部分。他回憶:「年輕的我們,也曾想制定規矩,讓劇場『很專業』,像是想『教育』觀眾,遲到是不對的。」然而,他逐漸發現,「教育」和「教訓」有所不同:「觀眾有很多困難是我們從來不去面對的,他們提出問題、要求,一定是需要被幫助。」

於是,前台人員的應對態度,從一味阻止,到溫和、主動提供「再次進場」的時間資訊,乃至於「將『客人』視為『人』」,由經驗老道的資深服務人員,視當天上座率,以不干擾觀賞和演出品質為前提,引領觀眾從觀眾席後方直接入席。

魏鍇說:「當觀眾認同服務品質,就願意再踏進劇場,對這個環境就會多一分信心;每多培養一個觀眾,就是為演出團體多賣出一張票,也多為他們的下一檔演出做準備。即使微薄,但這是我們可以為大環境,為表演藝術市場所盡的一分努力。」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舞臺更新設施

鋼棚上移

圖片中紅色橫線為消防管線,上頭就是拉升一點七米高的鋼棚(俗稱絲瓜棚)。目前上面擺放的是消防設備和複滑輪,主機排列在左、右兩邊,黑色影子是捲揚馬達。如此安排可以提升維修的便利性,工作人員不用像原先一樣,在錯綜複雜的線路中尋找機器維修。

 

Trust Pipe

Trust Pipe因長度過長,運送進來之後,排排躺在地上等著組裝。新舞臺原先使用的是傳統單桿,最長的有廿米,平均吊點七個,當某一點吃重太重,桿子較容易變 形。目前全部更新成Trust Pipe,加強承受度和載重力。另外,由於音響反響板與燈光吊桿也同步更新,懸吊舞台布景用的空桿,將從原先只有四桿可用,提升到目前有廿二桿。

 

全自動控制系統

這 就是Waagner Biro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廬山真面目!主機已就定位,其他空格日後也將進駐其他機具。魏鍇表示,在新舞臺正式對外重新開放前,也有規劃專供劇場技術工作人 員的教育訓練。他鼓勵國內的舞台設計師與技術劇場工作人員,無論是否來此演出,只要有意願接觸、學習這套控制系統,都歡迎與新舞臺接洽。

 

色紙櫃

這只是新舞臺收藏燈光色紙的角落之一。就演出場地而言,就算有自製節目,也不需要準備這麼多色紙。魏鍇指出:「專業團隊不用擔心,但中、小型的次專業團隊可能沒有專職技術人員,更需要場地的幫忙。我們期望有朝一日,音樂家只要帶著小提琴,就能來新舞臺做演出。」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