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指揮下,在「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中,推出「維也納世代對話系列—佩利亞與梅麗桑」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中,安排了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與荀貝格的交響詩《佩利亞與梅麗桑》,從典型的古典到接近現代的浪漫,呈現出屬於德奧樂派的一脈相承。
2011TIFA—NSO維也納世代對話系列
佩利亞與梅麗桑
3/6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荀貝格,是一位開創非調性音樂紀元的音樂巨人,對廿世紀音樂的後續發展也極為深遠,但「刺耳、不諧和」,對一般聽眾來說,也等於是他最直接的標籤。然而,會將調性拆解得分崩離析的人,必定也是對它徹頭徹尾地了解。從這個方向推想,便不難領會,這位從浪漫派過渡到現代的作曲家,是絕對有能力寫出像華格納那般洶湧澎湃的樂章。
荀貝格「快要衝破藩籬」的境界
《佩利亞與梅麗桑》就是一個例子。「喜歡華格納的人一定也會喜歡這部作品。」指揮呂紹嘉認為,這首交響詩整個樂曲的音樂流動不停,正是華格納樂劇的特色。人們甚至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華格納的另外一部歌劇,只是卻少了人聲。」荀貝格的《佩利亞與梅麗桑》在台灣不是那麼知名,在國外也不常演出,但選擇介紹這首作品,呂紹嘉思考的最重要前提就在於它──不是無調性手法的作品。如果以歷史的角度看來,這是作曲家有調性作品的最後一首。音樂中複雜的對位、和聲及豐富的音響,已經到達了一種「快要衝破藩籬」的境界,由此就可以想像為什麼作曲家下一首的創作,就成了無調性的作品了。
這部作品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題材。比利時象徵主義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特林克筆下的《佩利亞與梅麗桑》充滿著愛情、背叛、誤解與死亡的情節,那種隱晦、朦朧的精神正是世紀末藝術的重要特色。也因為如此,除了荀貝格之外,德布西、佛瑞乃至西貝流士都曾先後以這個靈感創作不同形式的作品,也用他們的角度詮釋自己的想像。荀貝格用濃烈的墨彩、陰暗的氣息,以誇張、吶喊式的表現主義貼近著戲劇的敘述,讓每個角色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旋律。整個交響詩的編制就像後期浪漫派的慣例一樣龐大,但即使如此,仍舊可以聽得到清晰透明的聲響。音樂中有相當多如同室內樂一般的樂段,即使樂器繁多、織度緊密,但還是可以在其中聽出清晰、細膩的層次。因此呂紹嘉說:「這需要很強的功力,也就是荀貝格厲害之所在。」四十五分鐘的曲子在各種情緒中一氣呵成,即使不知道劇情、音樂的術語,閉起眼睛感受仍然都可以徜徉在音樂當中。
布拉姆斯「鋼琴助奏的交響曲」
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作曲家在廿五歲時完成,隔年在好友姚阿幸的指揮下親自首演的作品。當時演出效果並未成功,卻也沒有不好的批評。一直到數年後,這首曲子才漸漸被聽眾所理解。處在當時李斯特那種華麗巨匠型的旋風中,相較之下布拉姆斯這種厚重古典的音響,難免無法立即引起共鳴。以布拉姆斯優異的鋼琴程度來說,即使在今日,這首協奏曲仍是一首技巧艱深又不討喜的作品。然而在歷代大師的鋼琴演奏之下,音樂的雄偉力道及強烈的熱情,依舊可以肯定它是個音樂史上永垂不朽的傑作。
有人認為,這首曲子是一首「鋼琴助奏的交響曲」,對於這個說法,呂紹嘉表示:「他的確是有將鋼琴當成交響樂的幅度來運用的傾向。整個構思是將鋼琴看得很大,有和樂團相抗衡的感覺。鋼琴必須非常有力,而且不能將自己看作是在獨奏,必須要像是看著總譜彈鋼琴一樣。」雖然每首協奏曲都需要這樣,但布拉姆斯的鋼琴協奏曲尤其是需要有一個全方位想法的音樂家來詮釋,所以鋼琴與樂團是站在同等地位,相對抗、但卻又是一體的表現;也因此「鋼琴要像在指揮、指揮要像自己在彈鋼琴一樣,這是最理想的了。」
即將演奏這首協奏曲的莉莉亞.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不但是台灣觀眾非常熟悉的鋼琴家,和呂紹嘉也分別在德國及台灣合作過兩次。對於指揮喜歡找與自己認識、有默契、甚至有點私人的交情的演奏家合作,齊柏絲坦不管在技巧、力道、詮釋與熟悉度上,都正符合這樣的條件。
一脈相承從典型的古典到接近現代的浪漫
「荀貝格視自己為德奧音樂的傳承,有兩位作曲家對他影響甚深,一位是華格納,另一位就是布拉姆斯。」整場音樂會的安排,就是一脈相承,從典型的古典到接近現代的浪漫,有享受但也不怠惰、有知性但也不刻板,呂紹嘉精心設計的音樂會,將如同他所確定的:「會是一場非常精采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