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的音樂廳內景。(李惠美 提供)
藝@書

繁花似錦的全民殿堂——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巴塞隆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際文化都市,是音樂和戲劇的殿堂,也是博物館之城,更是現代主義建築的薈萃之地;其中,由蒙達內一手設計與建造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更是現代派建築的代表作,是唯一列入世界遺產的新藝術音樂廳。

巴塞隆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際文化都市,是音樂和戲劇的殿堂,也是博物館之城,更是現代主義建築的薈萃之地;其中,由蒙達內一手設計與建造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更是現代派建築的代表作,是唯一列入世界遺產的新藝術音樂廳。

編按:《到全球音樂廳旅行》一書,為本刊「全球音樂廳巡禮」單元集結並增補出版,介紹了全球十二座知名音樂廳。本文先前未在本刊露出,特地轉載以饗讀者。

 

歷史與現況

巴塞隆納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首府,位於西班牙東北部,早在西元前二世紀迦太基人就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小漁村,如今已發展為西班牙第二大的國際都會城市。一八八八年和一九二九年曾舉辦過兩屆萬國博覽會,市內更有八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物,此外,世界級藝術家如畢卡索 (Picasso)、達利(Dalí)、米羅(Miró)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跡;建築大師高第(Gaudi)、多明尼克.蒙達內(Domènech i Montaner)等人更在巴塞隆納建造了現代主義的建築經典,這些傲人的歷史遺跡不僅豐富了整座城市,更四處散發濃郁魅人的藝術文化氣息。

高第舉世無雙且風格獨特的建築作品——聖家堂(Basilica de La Sagrada Familia),每年為巴塞隆納吸引大批蜂擁而來的觀光客;相較之下,另一位重量級的建築大師蒙達內,在遊客心中似乎不如高第那般迷人,但在參觀過同是巴塞隆納重要景點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之後,相信必定會被他懾人的設計巧思所折服,與廿世紀造訪過的樂壇名家一樣地驚豔不已,同時也會讚嘆巴塞隆納人何其有幸能擁有這麼多不凡的美麗建築,更羨慕他們可以終日沉醉在這足以品味一輩子的城市風情中。

全民募資打造的音樂殿堂

由蒙達內一手設計與建造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是現代派建築的代表作。一九○四年三月十二日,加泰隆尼亞奧菲歐合唱團(Orfeó Català)提出興建一座專屬表演廳的遠大計畫,並邀請建築師蒙達內評估,就此展開了加泰隆尼亞音樂宮的興建藍圖。一九○四年五月卅一日,蒙達內提出的建築計畫獲得認同和支持,於是在十月十三日經過土地持有者——聖法蘭西斯修道院的同意,正式簽署加泰隆尼亞音樂宮的興建案;一九○五年四月廿三日舉行破土典禮,五月十九日發行了六千張債券,由一百位資助者認購,而這座眾人期待的音樂宮終於在一九○八年二月九日開幕啟用。

在介紹音樂宮之前,首先應該要認識發動興建計畫的加泰隆尼亞奧菲歐合唱團。奧菲歐合唱團由路易.米雷(Lluís Millet)、阿瑪迪.維威斯(Amadeu Vives)創立於一八九一年,擁有超過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它的總部設在加泰隆尼亞音樂宮。加泰隆尼亞奧菲歐合唱團是由民間發起成立的室內合唱團,成立之初只有廿六位專業歌手,經過多年後,編制逐步成長,目前正式的合唱團員已超過八十人,同時還增設了數個附屬合唱團,在加泰隆尼​​亞和歐洲具有崇高的威望。

十九世紀末,巴塞隆納的歌劇院主要是用來服務皇室和貴族,為了給喜愛音樂的民眾有一個愉快的參與空間,以及提供合唱團更好的排練和演出場地,創辦人米雷找到了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蒙達內,邀請他一起構思規畫心中的藍圖。他們剛開始的理想是將音樂廳建置在一座民眾可以隨時親近的美麗花園裡,可惜的是,大片土地的取得並非他們所能負擔,因此蒙達內大膽提出將花園蓋在音樂廳內的構想。這個出人意料的主意並未嚇走米雷等人,最後眾人克服了土地取得的困難及官方百般的阻撓,並以發行債券方式向大眾集資籌款,終能眾志成城,聯手打造一座屬於全民的音樂廳。

現代主義的華麗音樂花園

不誇大,這是世上最美的音樂廳……也是最重要的建築資產,簡單、繁複、神祕、神聖,對她來說是最正確的形容詞。                    ——David Mackay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是唯一列入世界遺產的新藝術音樂廳,也是歐洲少見運用鐵架支撐彩色玻璃建造的建築,色彩豔麗的雕塑和陶瓷馬賽克的裝飾是其最大的特色。

建築大師蒙達內運用西班牙理性主義和繁複的阿拉伯式建築裝飾,並沿襲了典型的新藝術風格的曲線設計,廣泛地混合使用馬賽克、陶瓷和彩色玻璃,精心設計了音樂廳的內部和外觀;精雕細琢的舞台和觀眾席,以繁花似錦的華麗花園風貌展現,照明則完全採用自然光,白天可以不用電力;獨特的造型除了引人矚目之外,加泰隆尼亞音樂宮更開啟西班牙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潮。

以曲線代替直線,以動態物體取代靜態形式,大量強調和使用花卉、有機主題的裝飾,都是加泰隆尼亞典型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對比其他現代主義建築,音樂宮的設計完全合乎理性,也充分做到功能的考量,甚至使用的材料和技術也都符合時代趨勢,即於廿世紀初已運用最先進的鋼架搭配紅磚、鐵條的結構,而它的牆面亦成為第一個採用環形結構的範例。

音樂宮座落於巴塞隆納老城中的海岸區(La Riber)狹窄的聖法蘭西街(Carrer de Sant Francesc de Paula),從立面外觀來看,紅磚打造的建築體被大量華麗繽紛的雕刻、紅磚、鐵條、鑲嵌圖案馬賽克、彩繪玻璃點綴的廊柱和拱頂支撐,上面還用花形的大寫字母,以及四尊著名音樂家的半身雕像裝飾的柱頭;正面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帕萊斯特里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接著是巴赫、貝多芬,側面則是華格納,就連地面層的售票處也以精美的磁磚拼貼而成,其精緻和細膩程度可以讓人花上半天時間駐足仔細欣賞。一根根以彩釉磁磚裝飾的圓直廊柱,成功營造出建築的開放和透明空間感。另外,由雕塑家米蓋.布雷(Miguel Blay)以象徵加泰隆尼亞音樂的雕塑環繞建築體,彷彿防衛和保護室內的空間,同時見證了消失的歷史可以藉由建築的轉化而存在於當下。

進入室內,遊客的入口處已從過去合唱團的總部改建為現今的模樣,中央設有一個提供輕食點心和飲料的咖啡吧,在等待開演時可以在此坐下來並點一杯好喝的white coffee,慢慢地欣賞四周賞心悅目的各式設計。這間大廳的設計截然不同於建築外觀的繁複,在其天花板、圓拱式的廊柱和牆面上,都裝飾著用簡單線條勾勒的馬賽克花卉圖飾,大方明亮的空間到處流動著加泰隆尼亞人熱情又冷靜的藝術美學,坐在其中真是一大享受。

路易.米雷廳

音樂宮內部有兩座表演場地,二樓是以創辦人命名的路易.米雷廳,是一座小型沙龍演出場地,約有兩百個座席,深受愛樂者歡迎的聚會場所,也是提供觀賞導覽影片的地方。四周圍繞著與音樂宮有深厚淵源的音樂人物的半身銅像,其中有創建人米雷和維威斯、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巴塞隆納市立管絃樂團創辦人和指揮艾德瓦.托德拉(Eduard Toldrà)、奧菲歐合唱團團長胡斯特.卡波(Just Cabot)和鋼琴家羅莎.沙巴塔(Rosa Sabater)。

音樂廳

有兩千兩百個位子,是歐洲唯一在白天無須使用照明設施,完全可以採用自然光的音樂廳。無可厚非,當初音樂廳舞台的設計完全為配合合唱音樂演出使用,尺寸顯得較小,容納管絃樂團時則略為局限,同時沒有備用舞台空間和懸吊系統,也不適合戲劇和舞蹈演出使用。

管風琴在舞台上方中央,被壯觀的大理石和彩色玻璃畫窗環繞,前方觀眾席懸掛光芒萬丈的皇冠狀巨大水晶吊燈,讓人眼花撩亂。半圓形的舞台牆面,分別陳列著十八位繆斯女神手持各種樂器的浮雕,左邊排列的是民族樂器,右邊是古典樂器;舞台開口為白色大理石拱門,由上至下飾以精美無比的藝術創作,頂端是精雕細琢的花卉,兩側是栩栩如生的大型展翅飛馬,據說是以希臘神話中宙斯的愛馬Pegasus為雛型,無一不是藝術收藏家眼中的精品。

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音樂廳,在在顯現出蒙達內傲人的才華。由安東尼.萊佳特(Antoni Rigalt)設計的觀眾席頂篷,象徵浩瀚穹蒼的藍色玻璃環繞著中心點的黃色太陽,加上一座座美麗繽紛的花朵燈飾,整體所呈現的華麗和磅礡氣勢,令人捨不得移開目光。音樂廳本身就像座博物館般令人好奇,除了進入觀賞演出之外,也讓人想細細探索和品味四周的每一環節。

這一座美麗的音樂花園不僅為巴塞隆納增添無比的丰采,同時也為加泰隆尼亞打開民主之門。由於合唱團和蒙達內本人都是加泰隆尼亞民族自治運動的支持者,曾積極參與各種政治組織和活動,因此在他們的領導和催生下,音樂宮不僅成為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文化藝術象徵,更是民族運動的精神領袖。另一方面,音樂宮也成為西班牙首座容許女性與男性平起平坐的表演場域,為西班牙兩性平權走出重要的第一步;同時還有一項值得稱許的民主作風,那就是音樂宮打破了階級意識,從啟用之初即未設貴族專用包廂和進出口,成為當年西班牙境內唯一平民化的音樂廳。

一九八二至一九八九年期間,音樂宮曾重新進行整修,所有修繕都依照建築大師蒙達內原有的設計,使用一樣的材料完工,其中最大的改變則是增建了一棟六層樓作為化妝室、資料室和圖書館的建築;另一方面,音樂廳內觀眾席一樓以上原為鏤空的圍欄,為因應時代潮流迷你裙的流行,也裝上不透明的平面塑膠片護圍,以防止女性裙下走光。二○○六年至二○○八年亦陸續為漏水問題做了數次的修繕,並與時俱進在外觀的正面角落增加了照明燈具,讓建築在夜間能愈夜愈美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