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大小不同鋼圈堆疊成的雕塑《大教堂》(1988)。(國立台灣美術館 提供)
藝@展覽

材質的迷戀者

英國當代重量級的雕塑家東尼克雷格個展來到台灣,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完整呈現一九八○年代至今的四十九件雕塑代表作,以及百餘件與雕塑相關的紙上作品。克雷格雕塑創作,而且樂於探索各種材質,他始終認為,媒材就像人臉一樣擁有豐富「表情」,「媒材可以是複雜和神聖的。」

英國當代重量級的雕塑家東尼克雷格個展來到台灣,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完整呈現一九八○年代至今的四十九件雕塑代表作,以及百餘件與雕塑相關的紙上作品。克雷格雕塑創作,而且樂於探索各種材質,他始終認為,媒材就像人臉一樣擁有豐富「表情」,「媒材可以是複雜和神聖的。」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

即日起~3/24  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INFO  04- 23723552

觀看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雕塑,很難不發現他對媒材的高度迷戀,且毫不掩飾地在作品中極致呈現。六十四歲的東尼克雷格,自一九八○年代起致力於雕塑疆界的開拓,賦予雕塑多元複雜的功能與地位,被視為「英國新雕塑」代表人物之一。至今,他仍堅持雕塑創作,並且拒絕接受進入當今主流的裝置藝術之列。對克雷格來說,「雕塑代表一種積極質詢世界的方式,也是強化我們敏感度的催化劑。」

東尼克雷格在雕塑領域的成就,一九八八年即獲得英國雕塑界的肯定,該年他獲得泰德美術館頒發的「透納獎」,同年更代表英國參加第四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二○一○年,克雷格成為首位在巴黎羅浮宮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二○一二年適逢倫敦奧運、英國女王鑽囍等節慶,英國文化協會為克雷格策劃了世界巡迴展,此行也來到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完整呈現一九八○年代至今的四十九件雕塑代表作,以及百餘件與雕塑相關的紙上作品。

雕塑就是一種激進的政治主張

克雷格出身英國利物浦的工程師家庭,一九七○年代末因工作遷居德國,就此長住,二○○九年起擔任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院長迄今。談到雕塑創作,克雷格可以從雕塑的原初到在當代多媒體世界的劇烈變動中,侃侃而談如何審思雕塑扮演的角色,「這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於自己長篇大論的回應,他笑稱,「我認為,雕塑或繪畫創作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激進的政治主張。」

克雷格的雕塑創作兼容社會關懷、哲學思考和邏輯演繹,他的思考基礎源自一九六○、七○年代的貧窮藝術和極簡主義。廿世紀的雕塑,已不再是具體創造出一個量體形式的觀念,這樣的觀念為不少雕塑家認同並奉為圭臬,他們的作品早已捨棄雕塑基座、傳統石材、木材或大理石等材料。

克雷格一九七○、八○年代的早期作品,就是利用撿拾而得的廢棄工業用品,加以堆疊、拼貼而成,如《光譜》是在地上擺滿塑膠用品並染成紅、黃、藍三色;《非洲文化神話》是以塑膠用品拼出一個非洲人形象;《大教堂》則將許多圓鋼圈由大而小、逐漸疊成尖塔狀。

媒材可以是複雜和神聖的

此後,他逐漸揚棄直接使用現成物的創作方式,改從觀察現成物的造型規則與材質表情中,發展出「早期形式」系列,巨大而扭曲的青銅雕塑,形象來自塑膠容器的變形,而後的「理性的形式」系列則多扭旋而上的直立造型。此外,克雷格也發展出如《有孔蟲門》、《同伴》等仿造生物體突變的作品。無論是傳統石材、木質、青銅,現代的玻璃纖維、不鏽鋼等,克雷格始終認為,媒材就像人臉一樣擁有豐富「表情」,「媒材可以是複雜和神聖的。」

「媒材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媒材就是承載作品的媒介,媒材就是一切。」克雷格認為,人們往往察覺不到圍繞生活四周的媒材,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舉凡氣溫、氣流、色彩乃至於桌椅等,都會影響人們的身心、感官與思維。

他對塑膠產品更是抱持高度興趣,他的出發點不在於環保意識,而在塑膠是近代工業社會發展出來的新興媒材,並深入人們的生活當中,相較傳統媒材,塑膠有更多「閱讀」的可能性。如近期他的青銅雕塑《赤緯》、《紅色方塊》等,經烤漆之後同樣帶有強烈塑膠質感。

克雷格認為,藝術家也能和科學家一樣研究物質世界,「因為藝術家透過特殊的手法改造一些媒材,為媒材賦予意義、生命,使其對人產生重要性,這是一種特殊、某方面很神祕的過程。藝術家開啟人們對媒材的不同感受。」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