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飾演米蒂亞的康絲坦茲.貝克全場幾乎沒走位,一直在上舞台高起的狹窄平台上定點演出,與觀眾保持很大的距離。(Birgit Hupfeld 攝 Theatertreffen2013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燃燒半世紀的德語劇場豐年祭

柏林「戲劇盛會」歡慶五十周年

德語劇壇最盛大的戲劇節——柏林「戲劇盛會」今年歡慶五十周年,這個每年五月舉辦的活動,精選重現上一季的十齣精采劇作,入選者莫不視為無上光榮,如同豐年祭一般呈現當代德語劇場的豐沛活力。今年活動也擴大舉辦,並以柏林「戲劇盛會」執導的希臘悲劇《米蒂亞》作為開幕演出。

德語劇壇最盛大的戲劇節——柏林「戲劇盛會」今年歡慶五十周年,這個每年五月舉辦的活動,精選重現上一季的十齣精采劇作,入選者莫不視為無上光榮,如同豐年祭一般呈現當代德語劇場的豐沛活力。今年活動也擴大舉辦,並以柏林「戲劇盛會」執導的希臘悲劇《米蒂亞》作為開幕演出。

創立於一九六四年的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今年五十歲了。這個走過半世紀的劇場藝術節,今年擴大舉辦,除了各地劇場來柏林匯演之外,民眾還能參與許多戲劇活動,包括隨著參加戲劇之旅(Die Fahrt),坐遊覽車在柏林拜訪所有與戲劇盛會有關的重要地標,去五十周年晚會節慶(Das Fest),看各世代的演員上台說戲劇盛會往事。主辦單位播放戲劇盛會五十周年的紀錄片,同時也出版了一本紀念書冊,名為《第一個五十年事件與爭論:戲劇盛會》Die ersten 50 Jahre Ereignis und Disput: Das Theatertreffen,讓劇迷珍藏。

從戲劇盛會建立的年份,不難猜出當時的政治詭譎氣氛。一九六一年,柏林圍牆高築,位於前東德領土內的西柏林被圍牆包圍,成為孤島。為了把戲劇文化帶給孤島,戲劇盛會成立,由一獨立評審團精選十齣上一季的劇場演出,進入西柏林,連番演出。此劇場盛會迅速成為德語劇場最重要的戲劇藝術節,被選入的劇場人,終身以曾是戲劇盛會校友為榮。當時,因為對立的政治氣氛,東德的劇場作品缺席,一直到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劇場版圖擴張,從原本的瑞士、奧地利、西德,擴大到整個德語地區。戲劇盛會五十年來從未熄燈,每年五月登場,劇迷排隊搶票,名流、劇場人、戲迷、政客聚集,掌聲噓聲對峙,筆戰酣熱,爭議不歇,熱鬧半世紀,一直是德語劇場的年度豐年祭。

比起其他老廠牌的藝術節,五十歲其實算年輕。華格納的拜魯特音樂節(Bayreuther Festspiele)於於一八七六年開幕,今年一百卅七歲;薩爾茲堡藝術節(Salzburger Festspiele)建立於一九二○年,今年九十三歲;布雷根茨戲劇節(Bregenzer Festspiele)建立於一九四六年,今年六十七歲,戲劇盛會滿五十年,還算年輕。但戲劇盛會只聚焦德語劇場表演,偶而舞蹈劇場會被中選(碧娜.鮑許就曾入選三次),但基本上焦點是德語話劇,策展方向鮮明,在各個藝術節當中非常突出。此外,獨立評審團的「精選」策略非常有特色,十齣只要是選中了,不管演員數量有多少、布景有多大、演出技術有多困難,全部都請到柏林來,接棒演出。這其中需要的資金非常龐大,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這豐年祭根本無法舉辦。

德語劇場是文學的、批判的、誇張的、政治的、社會的,這裡不是百老匯娛樂場所,而是與當今社會的無止盡對話。欣賞德語劇場要是沒有一定的文學劇場基礎,一定會被舞台上的暴力、裸露、嘶吼、血腥、長時間表演、大量獨白給嚇跑。五月是德語劇場年度的劇場成績驗收,讓觀眾見證過去這一季,劇場有沒有繼續擔任利刃的角色,在舞台上解剖社會。

《米蒂亞》灰暗揭幕

米歇爾.大海馬(Michael Thalheimer)是廿一世紀備受矚目的劇場導演,近年來入選戲劇盛會多次(包括今年已達七次),這次以在法蘭克福劇院(Schauspiel Frankfurt)執導的希臘悲劇《米蒂亞》Medea,獲選為今年的戲劇盛會開幕戲。

米蒂亞是許多劇場女演員的生涯挑戰,大量的獨白與戲劇化的情緒轉折,演太超過成瘋婆,太內斂又難以傳達角色的內在海嘯,絕對是演技大挑戰。女演員康絲坦茲.貝克(Constanze Becker)飾演米蒂亞,全場幾乎沒走位,一直在上舞台高起的狹窄平台上定點演出,與觀眾保持很大的距離,她出場時甚至完全背對觀眾,但卻釋放強大的能量,嘶吼、悲憤、冷血又熾熱,轉折精采,成功詮釋這悲劇角色。貝克是最新一期《當代劇場》Theater der Zeit的雜誌封面人物,長年劇場深耕,劇評一致盛讚。她畫上誇張的煙燻淚痕妝,全身肌肉緊繃,姿態扭曲,聲音壓低,每句台詞都有割裂力道。

大海馬詮釋此經典文本,選擇極簡舞台,用灰黑色調的布景,空蕩蕩的舞台,不使用任何道具,搭配燈光製造人物光影,建構一個充滿壓力的黑盒。角色除了意氣風發時的傑森(Jason)王子穿著寶藍色西裝之外,其他幾乎都是灰暗色調,文本的歌隊也減至由一人演出。減法奏效,整齣劇聚焦米蒂亞的愛恨,舞台上不見血,只由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傳達暴力。大海馬不斷強調演員的手,每個角色的手都非常有戲。由此齣製作可見,德語劇場演員要突破重圍,得到重要角色,都必須要有非常深厚的聲音與身體底子,才能駕馭大量的獨白,每吋肌肉都是戲。大海馬詮釋經典文本功力驚人,《米蒂亞》讓他再度在當今德語劇場穩住重要導演位置。

怪誕、耐力、激進

實地參與戲劇盛會,一定就會了解當今德語劇場在世界獨樹一格的原因。

德語劇場非常怪誕,難以界定,很難貼上單一標籤。柏林人民劇院(Volksbühne)去年推出由賀柏爾特.佛瑞區(Herbert Fritsch)執導的Murmel Murmel,造成轟動,果然順利入選今年的戲劇盛會。Murmel這個字在德文有喃喃自語的字面意思,但其實這是瑞士作家底特.羅特(Dieter Roth)寫的一本書,整本一百七十六頁,棕色紙頁上只有不斷重複Murmel這個字。把這樣本身就是藝術行動的書轉換成劇場,導演選擇了最華麗、繽紛的舞台呈現方式,演員身穿一九六○年代的誇張服裝,在舞台上唱、跳、翻滾,一小時廿分鐘,所有的演員不斷地重複一句台詞:“Murmel Murmel”。舞台上的演員彷彿吃了興奮劑,進行各種誇張的肢體與聲音實驗,整齣戲宛如一場過分熱鬧的夢境,顏色太過鮮豔,人物太過激動,卡通一比根本不算誇張,劇場裡實際演出衝撞視覺的怪誕,才是活生生的誇飾。當然,觀眾大可以說這樣的表演象徵了人類社會的徹底失序,但其實每場演出就根本像是搖滾演唱會,觀眾激動跟著說Murmel,劇場變成快樂的萬花筒,大家跟著舞台繽紛旋轉,笑鬧嬉戲。劇場,真的可以這麼好玩。這齣戲非常適合世界巡迴,根本不需要字幕,只要觀眾心胸夠寬、釋放想像力、身體願意跟著演員解放,Murmel Murmel絕對跨文化。

德語劇場要求耐力,演員需要好體力,觀眾也要呼喚身體裡的耐心。漢堡塔里亞劇院(Thalia Theater)入選今年戲劇盛會的《每個人都孤獨死去》Jeder stirbt für sich allein,講述納粹掌權時蓋世太保的殘酷,長達四小時廿分鐘,演員在台上緩緩訴說沉重的歷史議題,直到整個劇場如鉛重。德國人一直不斷面對自己的黑暗歷史,劇場再度提醒大家,別忘了這個國家犯過的錯。萊比錫中央劇場(Centraltheater Leipzig)改編史詩名著《戰爭與和平》Krieg und Frieden,甚至超過了五小時。德語劇場導演很喜歡讓演員盡情發揮獨白的能力,舞台上演員講大段獨白需要過人體力,觀眾坐在窄小的座位上也需要召喚耐心,這是戲劇馬拉松。當然,要讓觀眾留下,導演需要本事,《戰爭與和平》舞台技術昂貴複雜,一個可往各個方向傾斜的大平台就置放在舞台上,演員在斜面上演戲,此幕演員忽然全裸,那幕舞台突然大搞爆破,舞台這邊斜那邊傾,最後演員走入觀眾席與觀眾對話,以眩目的動畫結束這場馬拉松。德語劇場有時根本是戰場,沒有耐力,就會敗陣。

德語劇場很激進,批判俗世,毫不手軟。慕尼黑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演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芙烈.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的劇作《街道。城市。到處。》Die Straße. Die Stadt. Der Überfall.,舞台上一群舉止怪異的演員手拿LV包包,身穿皮草,除了購物還是購物,犀利嘲笑崇拜名牌的現代城市物質氾濫。舞台上的地板鋪滿了碎冰塊,裝扮醜怪的男女演員穿高跟鞋在其中行走,努力擺出時尚姿態,冰塊在燈光下如鑽石閃耀,卻慢慢融化,象徵物質消逝的快速。這齣戲裡最讓人讚嘆的演員就是班尼.可列森斯(Benny Claessens),這位演員身材肥胖,但是演戲毫無忌諱,不怕醜不怕怪,聲音好肢體好,能唱能跳能演,激進的德國劇場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胖演員根本不用減肥,這裡可不追求世俗標準,這裡只要求演員要把身體徹底交給導演,要裸要髒要瘋,儘管來都不怕。

女導演與戲劇盛會

劇場裡常有著重女性角色的劇作,女演員在舞台上發揮演技,與男演員一樣重要。但德語劇場的權力中心:導演,性別失衡就非常嚴重了。戲劇盛會統計,五十年來,入選戲劇盛會的女導演,只占了百分之七。雖然德國已經有了女總理,但其實各行各業的主管階級,女性仍是少數,而女劇場導演根本就是稀有。導演是劇場權威中心,承擔作品成敗,長期以來都是以男性居多。女導演要突破性別藩籬,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今年戲劇盛會入選的十齣戲,只有兩齣戲是由女導演所執導,分別是凱蒂.米歇兒(Katie Mitchell)的《夜間旅行》Reise durch die Nacht與卡琳.漢可爾(Karin Henkel)的《群鼠》Die Ratten,依然是絕對少數。

英國女導演凱蒂.米歇兒喜愛多媒體,在舞台上即時拍攝電影,技術已達成熟,旅德台灣舞者孫尚綺就曾在看完她的作品之後,發想出《早餐時刻》。這幾年她開始在德國做戲,成果驚人。《夜間旅行》舞台框架切割為二,上半部是長方投影布幕,下半部則是一列夜間火車,一群手持攝影機的工作人員要負責即時收音、打光、剪接、攝影,一切都必須分秒無差,即時投影到上方的布幕,完成一部Real Time Movie。這樣的劇場電影感強烈,而且觀眾實際看到這部劇場電影到底是怎麼被拍出來的,因為演員也就在舞台上,隨時讓觀眾對照真實演員與電影投影。實際拍電影,一個鏡頭可以琢磨半天,喊卡重來再重來,事後再剪接便可;但是在劇場裡即時拍電影,不可能有機會重來,每個細節都環環相扣,實地觀賞《夜間旅行》,一定會覺得這樣的電影劇場簡直是特技,難度非常高。

《夜間旅行》是一個女人的內心獨白,她與丈夫搭乘臥舖夜車,沉浸在家庭往事裡,想起了父親與母親。與丈夫關係疏離的女主角無法入眠,在列車上與年輕的列車長發生了性關係,夜車顛簸,充滿父親家暴陰影的童年,輪廓慢慢清晰。如果觀眾只看舞台上方的電影,一定會覺得是一部剪接流暢、光影燦爛、充滿詩意的火車電影,主角在夜車與童年之間交錯,直到黎明。但劇場裡觀眾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演員、攝影師、幕後工作人員在舞台上的列車穿梭拍攝電影,如此的立體感與臨場感,3D影片也無法辦到,劇場依然有其無法取代的特性。

女導演執導女性題材,特別細膩,舞台上的鏡頭近距離拍攝女主角的失眠,殘酷而荒涼。但是,有時過度強調性別的重要與差異,有落入性別二元對立的危險,畢竟男導演也能導出女性的細膩。只是,百分之七這個數字,實在是過分懸殊。

這半世紀的戲劇盛會,風光落幕,一票難求,簡直讓人覺得這是劇場的黃金年代。其實這樣的戲劇節需要非常可觀的經費,沒有德國政府不間斷、長時間的金援,這個戲劇品牌不可能這樣閃亮。這幾年戲劇盛會國際名聲響亮,主辦單位也盡量為作品打上英文字幕,許多來自英美的劇場人都被德語劇場的豐富性所震撼,這裡的劇場不商業也不刻意討好觀眾,完全不走百老匯、東尼獎的路線,這裡唱歌不是為了優美而是走音嘶吼,演員身體無界線,導演比的是看誰能把文本徹底拆解,這是創意的競技,不是商業票房的操作。

柏林的劇場觀眾很直接,喜歡就喝采尖叫,演員謝幕卅次都有可能,例如Murmel Murmel謝幕,觀眾簡直就不讓演員回後台卸妝;但厭惡演出的觀眾也會硬撐到謝幕,在觀眾席大聲發出Buh的聲音,確認憤怒都傳到演員與導演耳中。有時,喝采聲與Buh聲在觀眾席裡對峙,台上戲演完,台下觀眾可不想馬上回家,噪音喧嘩不歇。

吵吵鬧鬧,戲劇盛會,五十歲生日快樂。

 

相關網站:戲劇盛會五十年所有入選劇目查詢資料庫www.berlinerfestspiele.de/chronicle/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