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跨過了馬雅曆法的二○一二末日說,世界並未毀滅,但迎接我們的,是更具挑戰並充滿破壞能量的二○一三年。回顧過去這一年,從洪仲丘案、黑心食品、九月政爭、廣大興案到大埔事件,都讓人有混亂、憂懼、迷惘的感受。

對表演藝術圈來說,去年亦是不平靜的一年。屏風表演班在經營高點宣布解散、營運十六年的新舞臺恐吹熄燈號、華山藝術生活節將成絕響、兩岸服貿協定的未止爭議……也為國內的表演藝術環境,帶來諸多騷動和不確定的因素。

《PAR表演藝術》雜誌在編輯群總結整理後,從生態和趨勢兩個面向,為讀者歸納出二○一三年十大值得關注的表演藝術事件和現象。

就生態面而言,文化部掛牌上路將近六百天,和表演藝術領域相關的政策,如「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延續文建會時期的「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表演藝術團體和場館媒合計畫」、「華山藝術生活節」等都有一定效益,但如何持續累積,宣示文化部的視野和格局,有待共同監督,持續檢視。

台灣唯一一座由民間經營的專業劇場「新舞臺」,因所屬企業母體的搬遷,面臨關門的命運,讓表演場館不足的問題,更形雪上加霜。儘管表演藝術界發起搶救行動,台北市政府也積極介入,新舞臺的存廢,至今仍在未定之天。另一方面,屏風表演班也因靈魂人物李國修的辭世,無限期暫停演出。沒有李國修的屏風,如何繼續延續?或說結束在最美的高點,才是真正的「功德圓滿」?

懸而未決的《服貿協議》,其中與表演藝術有關的劇場經營,不免讓人憂慮資金背後,對於自由言論的壓制及避之唯恐不及的審批制度。中國市場大機會多,國內的表演團隊前進大陸,面對牢不可破的體制,必須抱持相當大的決心,不過,就算有所妥協,又能有多少效益?兩岸表演藝術的往來互動,若不建立公開且透明的交流平台,未來還是困難重重。

大環境紛亂變動,反映在創作上的,是藝術家對於創作價值的思索與回歸初衷的探問。

二○一三年最賣座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教我們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關係。這股潮流,亦出現在表演藝術中。創作者們走出排練場,或踏足城市廢墟,或回返原鄉,或從勞動中學習;或在部落發展創作;而地方藝術節如台南、淡水,也以在地空間人文與劇場結合,展現獨到特色。除了回歸土地人文,台灣現代劇場近年隨著新生代劇作家崛起,以及大量讀劇活動的出現,一改過去以「導演」為創作主體的趨勢,也可算是「文本傳統」的重返。

「微型劇場」成為近年國內表演藝術的另類趨勢,如「開房間」計畫、「公寓聯展」、「超親密小戲節」,雖各有不同的美學脈絡與創作觀點,卻不約而同訴求比小劇場更小的近距離觀演經驗。這樣的反向操作,實為對藝術創作追求量化、產業化的生態反動。同樣的,台灣的音樂劇發展,不追隨西方百老匯模式,而發展出「小品音樂劇」路線,光是這一年,就出現不少音樂類型多元、題材多樣、讓人驚喜的製作。

戲曲跨界,邁開步伐,不僅形式有更多可能,劇本取材挑戰性別、哲學、社會正義等議題,令人耳目一新。不少生力軍浮上檯面,如台前已成氣候的黃宇琳與蕭揚玲,幕後的編劇劉建幗,都讓人對戲曲前景樂觀看待。在現代劇場,視覺藝術人才的投入,透過材質與身體、空間的思索,物件的重新定義,向感知提問、尋找新的觀看與敘事,所打造出來的風景變化,甚為可觀。

除了十大現象回顧,本刊也為讀者選出二○一三年在戲劇、舞蹈和音樂領域最受注目的人物——舞蹈家陳武康帶領「驫舞劇場」走過十年,成績斐然;美術背景出身的導演李銘宸,在美學形式上的開創性,令人驚豔;拿下貝桑頌國際青年指揮大賽首獎的吳曜宇,初試啼聲一鳴驚人,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