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城交響樂團及音樂總監Yannick Nézet (Séguin -Jessica Griffin 攝)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古典音樂在美國已死? 求新求變期待扭轉危機

一篇發表在網路雜誌的〈古典音樂在美國已死〉文章,掀起了一片撻伐討論之聲,也讓人看到與古典音樂界一樣危機重重的新聞媒體界,潛藏內在「心有戚戚焉」的憂心。自○八年以來愈來愈黯淡的美國古典音樂界,雖然的確有不少機構無法支撐宣告結束,但更多人企圖另覓出路殺出生天,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

一篇發表在網路雜誌的〈古典音樂在美國已死〉文章,掀起了一片撻伐討論之聲,也讓人看到與古典音樂界一樣危機重重的新聞媒體界,潛藏內在「心有戚戚焉」的憂心。自○八年以來愈來愈黯淡的美國古典音樂界,雖然的確有不少機構無法支撐宣告結束,但更多人企圖另覓出路殺出生天,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

今年元旦過後不久,網路雜誌“Slant”上的一篇〈古典音樂在美國已死〉的文章,掀起了陣陣漣漪。文章引述多項數據,像是唱片銷量、參加音樂會人數和年齡層、交響樂團經營的困境等,下結論「胖女人不只是唱過了,布倫希德(Brünnhilde,編按:華格納歌劇《指環》中的女武神)已經打包行李走人了。」

此文一出,古典樂界自是一片撻伐之聲,從各種角度為文挑戰其立論。有的說古典音樂已死的論調不新鮮,已經講了幾百年,但幾百年來音樂還在繼續演奏下去。有的則是條條數據來駁斥文章的謬誤:你說古典唱片銷量比例只占總體的百分之二點八,但比例不是唯一的標準,賓士和保時捷跑車在車市場的銷量更小,並不表示它們也在衰亡(且不論把古典音樂與菁英的奢侈跑車相比,正是與近幾年來樂界提倡的平民化背道而馳)。你說古典電台數量下跌,我就舉另一個數據證明其數量上升。你說參加音樂會人數減少,我說那個數字其實在過去十年來是持平的。

金融危機引發骨牌效應

在多篇文章裡,我覺得最有見地的是《華盛頓郵報》的Anne Midgette,她指出對音樂家來說,大論述有多少正確性並不是最重要的,「許多音樂家始終都要艱苦度日,要靠臨時的音樂活才能拼湊一個音樂生命,樂團的職缺始終都是最為人覬覦的。」她說但現在連「最大的機構、最有錢的機構,也都出現問題。」這才是為什麼媒體喜歡討論古典音樂存亡的問題,因為對新聞從業人來說,古典樂界的危機與新聞媒體的危機有諸多相似之處。

美國二○○八年爆發金融危機,導致各行各業的骨牌效應,許多財務本就懸於一線的交響樂團和歌劇院應聲而倒,從Louisville、肯塔基、Syracuse、Albuquerque到火奴魯魯,都有撐不過去的機構,由台裔指揮陳美安(Mei-Ann Chen)任音樂總監的孟斐斯樂團,也在上個月宣布將結束運作。

這波危機殃及的不只是中小型的團體,號稱「五大」之一的費城交響樂團,是透過宣布破產的激烈行為,重整財務架構才得以度過危機。至於有七十年歷史的紐約市立歌劇團,終於熬不過去而宣布解散。與此同時,明尼蘇達管絃樂團因合約談不攏導致停工十五個月,音樂總監范斯卡(Osmo Vänskä)請辭,這段美國音樂史上最久最慘烈的勞資糾紛直到上個月底達成協議而落幕。這兩個團體的發展可以說是徹底曝露了音樂界的危機。當連大都會歌劇院都透露,上季度的票房收益下跌,警訊可說再清楚也沒有。

另一方面,傳統新聞媒體也面臨空前的挑戰,廣告量下跌、讀者流失、網路媒體瓜分市場,財務困難從中小型的報紙,已延伸到重量級的媒體,包括《芝加哥論壇》、《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以及可稱為美國報業泰山北斗的《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不能倖免,新聞雜誌也是岌岌可危,《新聞周刊》結束營業,《時代》雜誌多次裁員。

應時而變尋找轉機

所謂危機也是轉機,愈來愈多的新聞工作者,開始尋求傳統媒體以外的市場,開拓網路或是小眾專業的讀者。同樣的,年輕的音樂家,認識到過去的明星獨奏家或是全職職業樂團手,不再是生活的保障(如英國樂評家Norman Lebrecht 指出,當小提琴希拉蕊.韓的CD銷量在一月底登上美國古典樂榜首時,她那個星期只賣了三百四十一張)。所以想要走專業古典音樂的路子,就得身有十八般武藝的本事,能自己組樂團、辦音樂會、宣傳行銷賣票、能在非傳統音樂廳演出、能用各種社群媒體號召樂迷等,演奏風格也必須要愈趨多樣,不能只在貝多芬、布拉姆斯裡鑽研。

不只獨立的音樂家要應時而變,傳統的樂團每次協商合約,也都有和過去不同的條件,其統一的方向現在雖然還看不出來,但古典音樂的未來即使不是一片黯淡,也肯定將和過去不同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