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五月二日至六月八日舉行,澳門本土及國際藝術家與團體,帶來卅一項精采的表演節目,加上延伸活動超過兩百場的展演活動,音樂、舞蹈、戲劇、兒童劇場、展覽任君選擇。不妨規劃一趟澳門步行看戲之旅,享受一下「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藝術節」。
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
5/2~6/8
INFO http://www.icm.gov.mo/fam
我對澳門的認識,是從劇場開始的,或說,是從澳門城市藝穗節開始;經由「步行」,到各空間看戲,然後慢慢素描出來的,而賭場,僅在有一次搭乘電扶梯時稍微瞰了一眼。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經歷數度填海,面積增長為最初的三倍,即便如此,亦僅止廿九點九平方公里的面積。但澳門的「小」,有意無意提供了觀眾在場地與場地之間移動時,可以慢慢走路的地理條件。
於我而言,在澳門看戲總是與這座城市的樣貌、氣息相關,尤其是屬舊的。別過大三巴、未入新葡京(俗稱的大鳳梨)。因為所以,當我記起曾上演過身聲演繹劇場、身體氣象館劇作,及藍貝芝與黃思農的單人表演的牛房倉庫,便會同步想到旁鄰的三層紅磚建築「紅街市」。我沒有在那買過蔬菜、肉品或海鮮,畢竟只是來客,也不會下廚,不過對於澳門市井的氣氛,確實有一部分是從那裡獲得的。今年容納五個藝術節作品的舊法院大樓,建築年歲逾六十載,它所在的區域「南灣」,如今是商業與政治的主要區域,船來船往的海港風貌雖已不再,但當人走近海灣,彷彿便能止住四周人車奔流的喧囂,知名作家飛歷奇有一本短篇小說集,就叫《南灣》。這樣的交織著步行與城市的觀戲經歷,非我個人獨有,許多曾赴澳門的台、港藝評人,皆為文描述過類似的體驗。
反映城市發展的本土劇場製作
由是,藝術節裡是否備有世界級的展演固然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不過能否透過藝術節,窺看當地城市文化的不同反映,也是我珍惜、渴望的部分。邁入第廿五屆的澳門藝術節,今年的主題定為「脈動」,從一份新聞稿讀到一段饒有意思的文字,敘述著「脈動」意喻的並非趨近、拿來國際表演藝術潮流的一般印象,內容是這麼寫的:「藝術為生活帶來澎湃的動力,滋養情感,昇華情操,同時也象徵澳門藝術節不斷躍動向前的精神。」這讓人想到,澳門藝術節一向著重於本土製作,就這一屆的卅一項,加上延伸活動超過兩百場的展演活動,依然維持一半以上比例提供給本土藝術家/團體。
劇場與城市的互相滲透,在這屆幾個本土製作也看得到鑿作的痕跡。成軍年齡年輕的小城實驗劇團,近年十分活躍於澳門劇場,他們時常搬演歐美當代文本,頻頻策畫劇季及亞洲劇場交流,去年亦赴台北藝穗節演出《我不跳舞》。這回由黃柏豪改編、導演美國劇作家Bruce Norris原著Clybourne Park,轉譯為《威尼斯人想買樓》,時空橫跨五十年,從族裔與階級,居住與發展之間,瞥見時代與社會的流轉,劇作來到澳門,導演藉以反省澳門十年來城市發展所引發的衝擊。英國作家赫胥黎一九三○年代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給予卓劇場藝術會一港一澳兩位創辦人——胡美寶與葉嘉文,創作《克隆極樂》的靈感,他們從未來世界反芻現下時空,照映離奇現實的縫隙。
土生土語話劇團的作品《冇瓦遮頭》,如今大概也都得在每年一度的澳門藝術節才看得到。土生葡人是指在澳門出生、成長,以葡萄牙語與文化為本位的人群,他們的語言混合了馬來語、西班牙語、果亞語及英語字詞和文法。土生土語話劇團的主要創作者飛文基是小說家飛歷奇的兒子,主業是律師,他的作品時能組裝喜鬧與嘲諷、透過澳門時事自我揶揄,並且善用影像插敘,將土生葡人的性格與生活狀態既輕且重地表達出來。若要認識「土生葡人」在想什麼,觀看話劇團的戲劇是很好的入門。
兒童劇場類型計有三部劇目入列,分別是日本稻草人手影劇團《手多多物語》、阿根廷Roberto White《奇趣物偶》,以及澳門足跡的《石頭雨.海之歌》。足跡的《石頭雨.海之歌》去年以《石頭雨》之名巡演花蓮校園,借用精衛填海的故事,秉持該團的社會關懷,同時加入劉銘鏗(香港)的立體書創作,融古連今地道出澳門海洋故事。
跨文化與外文化的洗禮
綜覽三部舞蹈作品,較之戲劇更有著跨文化的意圖。香港資深編舞家梅卓燕、北京舞者邢亮與澳門南音師傅區均祥,帶領澳門舞者創作的《詠舞南音》,挑戰舞蹈如何結合地水南音這門逐漸消失的說唱藝術,既是亮點,亦為考驗。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展演的地點在澳門碩果僅存的粵式老茶樓「龍華茶樓」。又如澳葡合作,詩篇舞集製作的《重生》,讓「自我追尋」的主題透過葡萄牙特有的樂種「法多」(Fado)瀰散開來。或像澳門與波蘭合製的MOP,呈現這項其實從二○一○年便已開展的舞蹈交流計畫成果,由波蘭的雅采克.路明斯基教授(Prof. Jacek Luminski)擔任總指導,澳門三位青年舞蹈工作者黃筱淇、劉楚華及鄧詠華聯合創作。「MOP」是澳門貨幣的縮寫,也取「MO(澳門)」+「P(波蘭)」的簡名。
那麼,本屆澳門藝術節的國外節目又如何?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獻上曾於二○○七年來台演出的《安徒生計畫》,向來不拘媒材、無法定義的他,聲稱「劇場是一趟探險,比我們自己是什麼還重要」。舞蹈家露辛達.柴爾茲(Lucinda Childs)一九七九年的殿堂之作《舞》重現澳門,莫說創作陣容還有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及現代主義視覺藝術家索爾.勒維特,劇場經典之作《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也是她編舞,豈可不看?!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透過兩支獨舞作品〈觸.覺〉、〈適應異變〉,展示「科技與身體」的關係與張力。法國默劇表演者朱利安.高拓(Julien Cottereau)的《安仔駕到》,延續馬歇.馬叟「小丑默劇」的流派,台灣肢體默劇表演者姚尚德於導賞文章寫道:「小丑默劇走至今日……有的,則如Cottereau一般,堅持了身體建構幻覺的藝術之美,用他的人生不斷尋找、碰撞,也或許不斷質問關於那個屬於自己的小丑,然後接近他。」
或者,就聽場音樂會、粵劇吧,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澳門精英室樂團一併入列,開幕當日更可於塔石廣場聆聽「銀禧慶典──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開幕音樂會」。粵劇則有《白蛇傳》、《香鎖十二美人樓》、《李清照新傳》任君選擇。
最後,別忘了在澳門步行看戲的樂趣。享受「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藝術節」的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