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有一種送別會的氣氛,因為擔任藝術總監長達十年的阿尚波和波德里耶,將在這次藝術節落幕後揮手告別,交接給法國劇場話題人物的奧利維耶.畢。正因為如此,本屆的節目邀請了十年來的「協同藝術家」及長期合作的導演重回亞維儂舞台,輪番搬演精采作品,回顧、總結意味濃厚。
法國火劇團(Group F)絢爛壯觀的煙火在亞維儂老城的夜空中綻放,正式揭開第六十七屆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的序幕。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別具意義, 自二○○三年起擔任藝術節總監的阿尚波(Hortense Archambault)和波德里耶(Vincent Baudriller),將在本屆藝術節落幕後卸任,把職位交棒給奧利維耶.畢(Olivier Py)這個法國劇壇的話題性人物。因此,今年藝術節的節目安排,除了延續過往「協同藝術家」(artiste associé)的策略,邀請一位外國藝術家,參與藝術節的演出規劃,另增設「藝術家日」單元,邀請十年來的「協同藝術家」及長期合作的導演重回亞維儂舞 台,在藝術節期間接力發表作品,增添幾分回顧、總結的意味。
「協同藝術家」制度,是阿尚波和波德里耶任內,為亞維儂藝術節帶來最大 幅度的變革。雖然藝術節的宗旨向來沒變:吸引最大多數的不同觀眾。然而他們製作節目絕不因此媚俗,反而時時挑戰觀眾的慣性與耐力。他們深知不進則退,求新 求變才能吸引每年以十萬人次計的觀眾,年年回來探訪。因此,借助前瞻性藝術家的理念與角度,拓展藝術節的視野,也讓節目策劃變得非常國際化,又能經常保持 創意與新意。歷來的「協同藝術家」皆不負眾望,個個品味迥異,但都是大膽開創之徒,他們「協同」規劃的節目,讓擁有六十多年歷史的老字號藝術節,愈發年輕 激進,難以預期。
協同藝術家搭起歐非橋梁 呈現文化多樣性
今年的協同藝術家由法國的中生代導演諾赫代(Stanislas Nordey)及來自剛果的尼安古納(Dieudonne Niangouna)共同擔綱。諾赫代演繹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的作品《漫步村莊》Par les Villages,尼安古納則帶來他的自編自導的新作Sheda。兩人同時身兼演員、導演和劇作家,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傳達強烈的政治意識。他們在劇場中分享憤怒,而這種憤怒和能量,因為歷史和地域背景的不同,產生迥異的結果。因而,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的一大特色,是在歐洲和非洲之間建立橋梁,展示多元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諾赫代的劇場著重於戲劇的語言形式,不論搬演經典文本或當代劇作,他最在乎的是,演員如何傾注全力,經由身體、手勢,傳達文字的強大力量,特別是詩意的戲劇 文體。舞台上所有的元素,都是劇作家文字的載體,以開放觀眾建構自己對文本的想像。諾赫代認為,漢德克的劇作《漫步村莊》,是一部偉大的戲劇詩,充分實踐 了他對劇場的想像和捍衛。故事發生在一場遺產繼承的家族會議上,藉由兩個兄弟與妹妹的對話,勾勒農村與城市、勞動者與知識分子的世界、傳統與現代價值的落 差、衝突與巨大鴻溝。諾赫代意圖藉由此劇探索,當代文明何以如同「浪潮席捲而過,什麼都未曾留下:家庭,以及,藝術裡的希望。」在亞維儂最重要的劇場——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中,長達四個小時的演出,演員往往凝止不動,彼此之間亦沒有交流和互動,僅專注於語言的傳達,相當考驗觀眾的耐力。
拒絕被貼上「非洲導演」的標籤,對尼安古納而言,創作不是一種繼承,而是一種發明,是開天闢地的創造。他試圖尋找一種如獅子和豹般兇猛,比子彈更有穿透力,像閃電般擊中人心的劇場語言,這種語言建構一個美學的避難所,將人從真實中逃逸、解放出來,重獲想像的自由與快樂。Sheda描 繪一個失落的末日世界,在那裡,諸神殞落,沒有英雄,人如鬼魅、如幻影;他們試圖贖回人性,回憶和個人的歷史。全劇以非線性的敘事手法寫成,對白與獨白交 錯穿插,如散落的記憶碎片,充滿零碎和微小的細節,看似無法提供一個真實的圖像,但最終卻接近真實。該劇在距離亞維儂城車程卅分鐘的山區演出,充分運用環 境劇場的特色和氛圍,演員散發高度的身體能量與動態,揉合古典、詩與口語的混雜對白,帶觀眾走進那個原始的化外之境。
傑宏.貝爾把舞台讓給觀眾 姬爾美可簡單舞作為閉幕
除了兩位協同藝術家的新作外,不按牌理出牌的劇場怪咖傑宏.貝爾(Jerome Bel)亦為今年的藝術節量身打造新作。這齣和演出場地——教皇宮同名的《光榮中庭》Cour d'Honneur要 說的,就是關於教皇宮演出的記憶。傑宏.貝爾找來了十四個素人參與這個演出計畫,包括常看節目的觀眾,和不看的觀眾,年齡介於十一歲到七十歲,有學生、老 師和護士等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分別以自己的方式,述說自己身為觀眾的經驗,無論經驗好壞。傑宏.貝爾說,劇場演出的本質為消失和死亡,雄偉和脆弱幾乎共生 共存。因此,他想要做一齣關於劇場記憶的演出,關於演出的記憶,如何被呈現於表演中的演出。他將舞台讓位給觀眾,呈現觀眾觀看演出的私密記憶,進而探討藝 術對一般人生活的影響。
藝術節的另一個重頭戲,是亞維儂藝術節的常客,比利時羅莎舞團的編舞家安.德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和二○一一年的協同藝術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的同台演出。這支以巴赫的小提曲組曲第二號命名的舞作Partita 2, 始於彼此對於舞蹈理念的契合。演出在黑暗中登場,小提琴家現場演奏將近半小時的巴赫小提琴組曲二號。接著,姬爾美可和夏瑪茲身著簡便的衣物登場,場上只有 一道投射在教皇宮牆面,緩行移動的光線。兩人在偌大的空間中繞行運動,不斷打破再重組關係,動作純粹流暢,看起來頗為自由和即興,舞句的變化亦十分重複。 作為今年藝術節的閉幕演出,Partita 2或許過於「簡單」、「隨性」,現場觀眾的反應頗為冷淡,謝幕時噓聲不斷。
德語導演很搶眼 「藝術家日」搶票焦點
德語劇壇的導演,亦在今年的藝術節占有一席之地。喜歡挑戰經典、拆散文本,挹注現代元素,讓舞台的時空與觀眾接近的斯泰曼(Nicolas Stemann),搬演將近九小時的全本《浮士德》,堪稱是最受觀眾歡迎的作品。活躍於德國劇界的英國劇場導演凱蒂.米歇兒(Katie Mitchell),帶來入選今年德國戲劇盛會十大的《夜車》Reise durch die Nacht,精準運用影像技術,將現場演出轉換為一部探索女性內在的電影。導演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荷蘭編舞家Anouk van Dijk合作的《醉》,融合戲劇和舞蹈,運用大量電子音樂,由七個舞者和五個演員共同參與演出。
為了回顧阿尚波和波德里耶十年來在亞維儂藝術節的成就和貢獻,重量級的導演與編舞家在「藝術家日」輪番登場,由於每個作品至多演出兩場,成了戲迷們搶票的焦點。此次受邀的藝術家與節目包括:比利時導演基.蓋西耶的《奧蘭朵》Orlando、德國編舞家莎夏.瓦茲(Sasha Waltz)的《對話20-13》Dialoge 20-13、比利時當代舞團布拉德勒(Alain Platel)的《斷章取“藝”—獻給碧娜》Out of Context, for Pina、瑞士導演瑪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的《特大號》King Size、比利時導演楊.法布爾(Jan Fabre)的《瘋狂的戲劇力量》Le Pouvoir des Folies Theatrales、塞爾維亞編舞家約瑟夫.納許(josef Nadj)的《沃伊采克》Woyzeck、黎巴嫩導演Wajdi Mouawad的《與我有約》Rendez-vous Avec Wajdi Mouawad、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cci)的《天鵝之歌》Schwanengesang D744。此外,法國戲劇界的老牌導演,橫跨劇場與電影圈的薛侯(Patrice Chereau)也在壓軸朗讀劇本Coma。
劇場當紅炸子雞 新任總監令人拭目以待
今年九月起接任藝術節總監的奧利維耶.畢,不到五十歲,卻是今日法國中生代劇場導演中,最受矚目的一員。在二○○七年接掌「奧得翁國家劇院」 (Theatre de l'Odeon)藝術總監之前,才卅二歲就任職位於法國中部的奧爾良國家戲劇中心(Centre dramatique national d'Orleans)藝術總監長達十年。他喜歡把劇場視覺搞成巴洛克風,劇場形式則廣泛使用各種對話、獨白、音樂、歌曲、詩、皮影戲等,同時創作跨越舞台 劇、兒童劇、歌劇、電視和電影。作品內容時而嚴肅正經、談論社會政治,時而搞笑鬧劇、笑談人生。一九九五年,他在藝術節上演的《女僕》La servante,透過由五個劇本組成連環套戲,首尾相接,故事的結尾又回返開頭,如同一個演不完的故事,在亞維儂一次連演廿四小時。此外,他也關注於社會運動。今後的亞維儂藝術節,在奧利維耶.畢的執掌下,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依舊堅持創造 La FabricA劇場正式啟用
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還有件十分特別的大事,那就是La FabricA劇場的揭幕使用。藝術節總監波德里耶表示,這是一個長達十年的夢想,該計畫在十年前提出,二○一二年終於得到法國政府支持破土動工,並於今年正式啟用。
La FabricA位於亞維儂老城外,可供藝術家常年進駐創作,排練場的規格和教皇宮的劇場同等大小。波德里耶說,在歐洲經濟蕭條之時,若想要一如以往捍衛當代藝術創作,就必須給藝術家們提供創作和工作的空間。藝術節雖然是一個創作的地方,但過去,藝術家有了舞台,卻沒有工作的空間。在這樣的願景下,La FabricA應運而生。
La FabricA由十八間公寓、一個大排練室、一個大廚房和餐廳構成,提供藝術家居住和排練空間的同時,也為當地民眾與藝術家互動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今年的藝術節,德國導演斯泰曼的全本《浮士德》及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的《華沙夜總會》Cabaret Varsovie就在此演出。
波德里耶強調,經濟不景氣影響下,政府的文化政策開始變得謹慎,但耗資八百萬歐元建立這樣一個工作空間,也許能傳遞出一個訊息,那就是:我們依舊在堅持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