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廿三》故事充滿張力和戲劇性,思辨戰爭的殘酷和人性軟弱的呈現。(劇場空間網頁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原創劇《棋廿三》 題材敏感上海演出被取消

由資深編劇張飛帆創作的《棋廿三》以棋理觀察戰爭形勢,把棋藝手段用於軍事戰略上,在香港演出時頗獲好評。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協助下獲邀至上海演出。然而演出前突然接獲政府緊急通知,取消演出。懷疑是因內容牽涉中日歷史,而兩國關係又剛好緊張所致。

由資深編劇張飛帆創作的《棋廿三》以棋理觀察戰爭形勢,把棋藝手段用於軍事戰略上,在香港演出時頗獲好評。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協助下獲邀至上海演出。然而演出前突然接獲政府緊急通知,取消演出。懷疑是因內容牽涉中日歷史,而兩國關係又剛好緊張所致。

中港交流愈見頻繁,但亦愈見矛盾,「自由行」的問題——包括公共交通的負荷、搶購日常用品、商店(如珠寶店、藥房)的單一化——引發各方討論但又無力在市場主導下改變,城市隱藏的張力愈來愈大。早前有人不滿大陸遊客在街上便溺一事,更醞釀網民呼籲集體不來港消費的「威脅」,矛盾沒完沒了。

 《棋廿三》以棋理觀察戰爭形勢

的確,兩地文化矛盾和差異是不容易一夕解決的問題,要平衡也要看是那方「讓步」,但有些核心價值的捍衛似乎就不是如此簡單了。繼去年底「香港芭蕾舞團」發生《紅樓夢.夢紅樓》的文革片段疑被舞團董事局核心成員刪掉後,今年四月有劇場有心人亦發起了捍衛創作和發表自由的讀劇活動「六刀︰在黑暗前盛開的遍地紅花」,活動才舉行不久,即有與發表自由有關的事情發生。

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劇團「劇場空間」在今年初上演由資深編劇張飛帆創作的《棋廿三》,據了解他為此做了很多研究,因為這個劇本說的是「一段湮沒在中日戰爭中的棋道傳說」。傳說二戰期間,日本皇軍司令部邀請了廿二位頂尖圍棋高手,聚集在棋舍,以棋理觀察戰爭形勢,把棋藝手段用於軍事戰略上,故事甚至是談到整個侵華行動的背後都是由這些圍棋高手左右。

牽涉中日歷史演出前緊急喊停

故事充滿張力和戲劇性,思辨戰爭的殘酷和人性軟弱的呈現,更令劇情有峰迴路轉的發展,在香港上演時引起不少好評。近年藝術發展局資助和協調香港劇團在中國交流演出,劇團後來遞上《棋廿三》的申請,並獲邀為「上海戲劇谷」開幕節目,原定於四月底演出兩場,但據「劇場空間」事後在網上發布的訊息表示,「突然接獲政府緊急通知,取消演出」。

該訊息說明道:「在多月來的籌備過程,所有溝通及進展都一直良好,面對在演出前一天於毫無預警之下被取消的噩耗,我們實在無法接受,並於當晚撤離劇院。我們理解並同情主辦單位面對的困難和壓力,對事件表示極度遺憾。」據後來有知情者估計,因《棋廿三》的內容牽涉中日歷史,而兩國關係又剛好有緊張的情況出現,所以題材變得非常敏感,以致取消演出。然而真正叫停演出的原因並未有交代。

然而怎樣理解敏感的定義?這是沒有任何標準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取消演出也似乎不是創作人「爭取」就能解決,在中國演出有太多潛規則是局外人難以明白的,因為主辦方在很短時間內就安排了另一個本地製作取代了《棋廿三》的檔期,看來所謂「取消」也是常事。發表和創作自由的課題,對香港創作人來說有重大意義,我們既要珍惜這些應有的權利,也要時刻意識失去這些權利的危機。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