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列茲錄音大全集(台灣索尼音樂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廿世紀的權威 詮釋廿世紀的經典

身為廿世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布列茲另一個最令人注目的身分就是縱橫國際樂壇的指揮家,忠於作曲家在樂譜上傳達的意念,也是他身為一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堅持。在樂界,他以詮釋廿世紀經典聞名,而這套錄音全集,收藏了布列茲廿世紀經典的經典詮釋,對於想要認識廿世紀具代表性作曲家作品的愛樂者,布列茲令人豁然開朗的演繹,相信會是一個最佳的入門寶典。

身為廿世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布列茲另一個最令人注目的身分就是縱橫國際樂壇的指揮家,忠於作曲家在樂譜上傳達的意念,也是他身為一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堅持。在樂界,他以詮釋廿世紀經典聞名,而這套錄音全集,收藏了布列茲廿世紀經典的經典詮釋,對於想要認識廿世紀具代表性作曲家作品的愛樂者,布列茲令人豁然開朗的演繹,相信會是一個最佳的入門寶典。

提到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大家通常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廿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不過年將九旬的他,其實也是廿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指揮家之一。他至今仍活躍於樂壇上,近年來是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指揮台上的常客,在網路平台上,也都不難看到他指揮音樂會的現場實況。

代班上陣  走上指揮路

布列茲是怎麼走上指揮這條路的?二○○九年他接受德國《焦點》Focus週刊訪問時回憶道:「一九五九年我在多瑙艾辛根音樂節(Donaueschinger Musiktage)上代替生病的同事上台指揮,才開始了我較晚的指揮事業——我發現到其實我可以做,而且這能帶給我收入,並且對我本身來說也很好。特別是能讓作曲家的意念、被確確實實地聽到這件事。」自此布列茲的指揮事業扶搖直上;一九六六年布列茲即便受邀至拜魯特音樂節(Bayreuther Festspiele)首次登台,並於一九七六年後的四年間,擔任拜魯特音樂節《尼貝龍指環》百周年慶祝製作的指揮;可見於當時樂壇對於他詮釋華格納作品的肯定。除了對華格納的作品有獨到的詮釋,布列茲對於馬勒的研究,也是鞭辟入裡,他指揮的馬勒在評論家眼中亦是一個不可錯過的經典版本。

一九七○至八○年間,布列茲前後擔任了克利夫蘭管絃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首席客座指揮、BBC交響樂團與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此外,他亦於一九七六年在巴黎創立了「世代之間樂集」(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簡稱EIC),至今仍是演出當代音樂作品首屈一指的室內樂團。這套由索尼(Sony)公司新發行的全集,其中許多珍貴的錄音就是在布列茲在這個時期完成的,當時他在美國哥倫比亞(CBS)唱片公司旗下,隨著時光的流轉,這些過去的錄音不但沒有被遺忘,反而成為了重要的傳世經典。

身為序列主義作曲家,布列茲對樂曲結構的了解清晰透徹。在他指揮下,音樂的節奏、力度、層次與結構等挑戰,都能掌握得精準與條理分明。而忠於作曲家在樂譜上傳達的意念,也是他身為一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堅持。在樂界,他以詮釋廿世紀經典,包括德布西、荀貝格、貝爾格、斯特拉溫斯基、巴爾托克、魏本、瓦雷茲(Edgard Varèse)等音樂家而聞名,而這套全集,幾乎就收錄了這些他拿手的作品。

布列茲在廿二歲那年成為梅湘(Olivier Messiaen,1908-1992)學生,早年多數梅湘的作品,也都是由布列茲幫他發表,因此布列茲在詮釋他恩師梅湘的作品上,已是樂壇上公認的權威之一。當年在梅湘的引薦下,布列茲進而認識了斯特拉溫斯基、巴爾托克等當時的菁英音樂家。或許是因為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再加上他本身精闢的音樂分析能力,布列茲在詮釋這些作品時,精準且到味,把作曲家希望表達的目的,清楚地顯現出來。

涉獵廣泛  最佳入門寶典

值得一提的,這套全集收錄的多張專輯中,包括貝爾格歌劇《伍采克》、德布西的《海》、《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拉威爾的《達芬尼與克羅伊》、巴爾托克《管絃樂協奏曲》、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都分別在不同年間獲得葛萊美獎的肯定。自九○年代開始,布列茲精采的錄音更是一張張不斷問世,從這套錄音全集中,也可窺見到他對音樂涉獵之廣泛。除了收錄他指揮的自身作品外,亦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錄音,如韓德爾《水上音樂》,是非常令人充滿想像的一個組合。

這套全集,收藏了布列茲指揮廿世紀經典的經典詮釋,對於專業人士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珍藏;而對於想要認識廿世紀具代表性作曲家作品的愛樂者,布列茲令人豁然開朗的演繹,相信會是一個最佳的入門寶典。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