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編導、演員魏雋展(黃佩蔚 攝)
焦點專題 Focus 給外行人的第一堂身體練習課 親身體驗之四

魏雋展 就在生活裡好好玩吧

對劇場演員、編導魏雋展而言,「動身體」是從小「玩」到大的,從業餘到當成職業,一顆玩心始終伴隨,也讓他敢於挑戰當「舞者」,參與驫舞劇團《繼承者I、II、III》與《I’m Still Here 愛情如是繼續》等舞蹈製作,從中玩出創作新意。

對劇場演員、編導魏雋展而言,「動身體」是從小「玩」到大的,從業餘到當成職業,一顆玩心始終伴隨,也讓他敢於挑戰當「舞者」,參與驫舞劇團《繼承者I、II、III》與《I’m Still Here 愛情如是繼續》等舞蹈製作,從中玩出創作新意。

從小到大,魏雋展對「動身體」並不陌生。小時候玩布偶,是最早的操偶經驗,國中讀民俗體育班,從跳繩玩到扯鈴,已是表演。自習課裡,老師找人上台表演,會自動舉手,開始組織同學,誰當什麼、誰做什麼,是最早的導演工作。

從「玩」開始的身體訓練

回想起來,關於身體,魏雋展好像都是從生活中的玩樂開始,從來不是正規的訓練。直到輔大外文系大三時參加第一個演員甄選,演出同黨劇團《戀人物語》,也才開始算入行,然後,再也沒離開過劇場。對魏雋展而言,使用身體是很自然的行為,玩樂遊戲就已經是了,差別只在於,成為職業後,如何系統、紀律、內化,然後不斷檢視、打破、重建,但玩心是相同的。

從玩樂到入行,還是有過程。年輕時求知若渴,有機會就不放過。因為演出紙風車劇團《小小羊兒要回家》,與國光劇團合作,紮實練了京劇身段,教育部辦「藝術與人文學科」教育研習,邀請吳靜吉與金士傑老師帶蘭陵劇坊「經常性演員訓練方法」,趁著當課程助教、做示範,順便放進口袋。就這樣,操偶、默劇、舞踏,也都是一遇到機會就趁機學起來,而這十幾年學起來的工夫裡,太極成為最近每天固定的身體練習,客廳、公園就是健身房。

玩中學、做中玩

二○一一年參與驫舞劇團《繼承者I、II、III》,對魏雋展來說,則是非常深刻的「外行人經驗」。與專業舞者練習,一開始就是古典芭蕾暖身,頓時覺得自己簡直是低等生物,後來他找到方法,心情才從慌張到放鬆。秘訣在於:重新設定目標,十個動作跟不上,就先跟兩個,然後三個、五個。不需要有「自己應該要很好」的壓力,隨時做好被打散、重組的準備。還有一個關鍵是:當遊戲玩。

去年十一月與余彥芳、蘇安莉合作《I’m Still Here 愛情如是繼續》,再次成為舞者,同樣從「玩」開始發展作品,古舞團的即興舞蹈,也是以玩愈開、愈好看出名,會找不會跳舞的他,大概也是看上他「很愛玩」的氣質。十二月三缺一劇團作品《土地計劃首部曲》裡,深刻的議題,也讓他「玩」出不沉重的故事。


不管演出行程多滿,魏雋展都會留下給身體上課的時間。數月前訪談時,他才剛結束台南人劇團演員夏日學校「音樂劇演唱及表演工作坊」,訪談結束隔幾天,他就出發去新加坡,參加實踐劇場主辦,由法國導演Philippe Gaulier帶領的表演訓練課。對他而言,身體學習,都是帶著「玩中學」的心情,創作,則像是「做中玩」。

如果要問給外行人的第一堂身體課是什麼?魏雋展可能會說:就在生活裡好好玩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