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缺一劇團的《LAB貳號—穴居》(林政億 攝 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5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試台、階段性預演 廣納意見打磨精采作品 

現象6:創作先行試「錯」,不再首演即彩排

台灣的表演製作,因經費不足也難有合適場地,通常沒有機會先行試演,以便在正式演出前修正,這個情形今年稍有改變:除了有國藝會推出「排練補助計畫」,讓新製作發表前有經費加強製作與技術測試,台北藝術中心亦將迪化溫水游泳池轉型成為「台北試演場」,將開放給藝文團體作為排練與試演場域。而也有一些發展中的創作計畫,先行安排公開的階段性呈現,蒐集觀眾的意見反聵,以讓作品的想像跑得更遠更好……

台灣的表演製作,因經費不足也難有合適場地,通常沒有機會先行試演,以便在正式演出前修正,這個情形今年稍有改變:除了有國藝會推出「排練補助計畫」,讓新製作發表前有經費加強製作與技術測試,台北藝術中心亦將迪化溫水游泳池轉型成為「台北試演場」,將開放給藝文團體作為排練與試演場域。而也有一些發展中的創作計畫,先行安排公開的階段性呈現,蒐集觀眾的意見反聵,以讓作品的想像跑得更遠更好……

加拿大知名劇場暨電影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曾分享道,自己的舞台劇即便正式首演了,卻仍像試演會般,保有極大修改空間,隨著巡迴海外,作品仍會持續成長,保有旺盛生命力,廣泛吸納來自各方的反饋與意見。這份餘裕對台灣創作者來說,無疑是份奢侈幸福,當演出票券售罄登台亮相,往往也是宣告熄燈完結的時刻,即便有幸能做小小島嶼巡演,也在捉襟見肘的經費裡難有大幅改動。

二○一五年,回顧台灣劇場裡的喧嘩盛宴,除了國家文藝基金會推出「排練補助計畫」,針對新製作發表,抑或國際演出前之整備,補助經費加強製作與技術測試,提升作品完整度,台北藝術中心亦將閒置甚久的迪化溫水游泳池,轉型成為「台北試演場」,挑高與寬敞空間,未來將開放給藝文團體作為排練與試演場域。

在補助機制的推動下,許多團隊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製作經驗。例如,四月在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的《理查三世》,二月下旬就已在國家劇院先行試台:十月「舞蹈秋天」首演的《迴》,早在五月就已在台大鹿鳴堂開放彩排,呈現階段性成果。媒合科技與劇場的跨域作品——蔡柏璋《Solo Date》、周東彥《台北.哥本哈根》,乃至十二月份即將上場的三檔「松菸Lab新主藝」展演,都透過更長時間的醞釀孵化、階段試演,為創作旅程納入更多冒險與玩耍的嶄新路徑。

在劇場裡  尋找科技媒介的靈光閃現

由編導演劇場全才蔡柏璋,受電影《雲端情人》Her(2013)觸發所創作之單人獨戲《Solo Date》,是由廣藝基金會與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合作「QA Ring指上環視—國際數位藝術展演跨域合創計畫」之委創作品。背景設定在二○三七年,講述一個失去摯愛的男人,因為哀傷不捨,藉由儲存的資訊重製逝去愛人。舞台上藉由團隊的巧妙合作,更迭幻化出一個又一個空間場域,在層層翻轉的故事脈絡中,探問人與情感的本質。該創作計畫,不僅請來視覺統籌黃心健,加入強烈視覺概念等大量科技元素,邀請人工智慧口語專家喬.波利弗羅尼(Joe Polifroni)擔任導師,整個發展過程中,更安排國際顧問群,在發展階段提供不同角度的提問與建議。

十月初在桃園廣藝廳進行階段成果發表後,蔡柏璋分享這次難得的創作體驗,認為原先欲以完整文本先行,逐步加入科技媒介的方式,未必適切,反而顧此失彼,無法讓劇場裡的每項參與元素都建立起自身脈絡。然而也唯有走過艱難的磨合歷程,實際操作體驗科技媒介的優缺成敗,加諸聆聽前來觀賞的各方劇場友人筆記,《Solo Date》才能歸零出發,擁有更加細膩的發展樣貌。二○一六年九月,將在淡水雲門劇場正式演出,與更多觀眾邂逅。

稍晚十月底,同樣於桃園廣藝廳進行階段試演的《台北.哥本哈根》,乃是導演周東彥帶領團隊,展開兩年期程之創作計畫。藉由丹麥、台灣兩地藝術家的往來交流與長駐,將新穎4D浮空投影技術結合安徒生童話故事小美人魚,梳理關於快樂與文化差異的不同面向。該作品上半年已遠征至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進行為期三週的發展,並在「點擊藝術節」(Click Festival)上呈現廿分鐘成果片段,二○一六年亦將在丹麥與台北作正式演出。關於這次大型的跨國合作,導演周東彥提及,現代觀眾所關心的不僅僅是最後成品,創作過程中的脈絡與背後發想,和演出具有同等吸引與重要性。而階段呈現提供了創作中難得的犯錯機會,讓我們不急於掏出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反而可以靜下心來,摸索、修正、接受失敗,而這些都是作品再進步的珍貴動力。

LAB創意實驗室  讓創作大膽不受限

松山文創園區自二○一四年起設置「LAB創意實驗室」,並在今年度舉辦「松菸Lab新主藝—創作徵選計畫」,邀來舞蹈與戲劇的各路創作好手,透過階段遴選、創作顧問聘僱設置、十六位甄選評審給予觀後反饋,最終選出三組人馬,將於松菸場地進行為期三週的階段呈現展演。這個計畫,不僅提供創作者聆聽來自不同藝術領域老師的反思提問,更給予機會,讓作品發生在松山菸廠非制式的演出場域,挑戰對空間的想像發揮。

由新生代編舞者劉冠詳帶來的舞作《野外》,採納創作顧問鄭宗龍建議,大膽啟用曾於中央大學駐校時合作的素人學生,透過DJ檯似的現場音樂放送模式,讓專業舞者與非專業舞者,在喧鬧的城市音景烘托中,配上一隻憨憨遊走的黑色秋田犬,同台生猛共舞;以挪威駐村,觀賞雪地夕陽悠緩暈染經驗出發,編舞者葉名樺帶來創作《寂靜敲門》。歷經小沙龍呈現、國藝會個人創作補助,最終進入甄選計畫,一路拆解重組舞作元素,引進窗外漸暗天光、融冰裝置、人聲泛音、聽診麥克風(contact microphone)與北歐電子暗黑音樂,將在松山菸廠嘗試三小時長度演出;由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魏雋展領軍,帶來的《LAB貳號—穴居》,延續其一貫的肢體發展實驗,尋找每個演員內在蟄伏的動物,如鯨魚、蛇、鹿,進而轉化成風格特異的表演形式。三組截然不同的表演型態,在考驗創作者的同時,也在邀請觀眾以不同目光提供回饋分享,一如導演暨演員魏雋展所說,這場創作實驗更像是NASA總署研發部門,在火箭真的升空以前,要讓想像再跑得更遠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