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開幕的雲門劇場,雖然地處淡水相較偏遠,但在林懷民、雲門舞集和全新劇場的號召下,在此地的演出票房不俗。(溫明書 攝 雲門舞集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5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場地短缺雪上加霜 正應推動「滅蚊」長期計畫 

現象1:場館工期延宕,「大爆發」前如何思考未來

今年台灣的大型場館荒分外嚴重,除了因國家音樂廳整修、新舞臺熄燈造成原本就缺乏表演場地的台北團隊頻頻叫苦,加上全台多個大型場館的工期延宕,原本預期的「藝文場館大爆發」活生生要等到二○一七年才會發生,這時候或是機會轉換思考,從長計議,整體推動人才培育、製作轉型、觀眾拓展等,以期在場館真正開門時,不但「滅蚊」大業可成,更可能改變人民的藝文生活。

今年台灣的大型場館荒分外嚴重,除了因國家音樂廳整修、新舞臺熄燈造成原本就缺乏表演場地的台北團隊頻頻叫苦,加上全台多個大型場館的工期延宕,原本預期的「藝文場館大爆發」活生生要等到二○一七年才會發生,這時候或是機會轉換思考,從長計議,整體推動人才培育、製作轉型、觀眾拓展等,以期在場館真正開門時,不但「滅蚊」大業可成,更可能改變人民的藝文生活。

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台北藝術中心相繼興建時,輿論出現兩種反向聲浪,一是期待,二是唱衰。期待的是,台灣自從一九八七年國家兩廳院落成之後,表演藝術蓬勃發展,適宜的場地不敷使用,但卅年來未曾有同等規模且與全球接軌的場地在全台出現。唱衰的是,中台灣、南台灣的票房長年不甚理想,硬體建設事小,場館經營、觀眾開發茲事體大,一不慎恐成蚊子館。

如果了解台灣的藝文環境,便會知道以上兩種認知,其實都沒錯。當下環境雖不到百廢待舉,但方方面面都需費心澆灌,短線操作、長期效應皆須並行,才能發揮即時效益並趁勢力求落實深耕,且在觀察及推動事物上,必要有點線面的全盤思考,才足以顧及全局。

表演場地的缺乏與衝擊

兩廳院的「獨大」,使得它牽一髮而動全身。二○一五年六月一日至九月卅日國家音樂廳進行史上首次微整型,四個月下來,根據古典樂刊《Muzik》雜誌統計,台北因此比往常少了兩百五十場音樂會。二○一六年七月到二月兩廳院將啟動另一波戲劇院整修計畫,半年的缺席,加上「可替代空間」新舞臺熄燈,台北藝術中心延至二○一七年開幕等,造成中小團體搶拿水源劇場、華山和松山文創園區、雲門劇場等空間檔期,中大型製作則暫用城市舞台、新北市藝文中心等場地或選擇先巡演其他城市。

兩廳院的整修,突顯了場地荒,但試問,兩百五十場音樂會的消失,有多少民眾或樂迷有感?音樂會從兩廳院換到遷就的場地,對票房有否產生致命衝擊?還是原本推票就辛苦只是雪上加霜?因此根本的問題,除了討論台北的音樂廳是否足夠,更應該同時開創拓展觀眾的各種可能,才能治標治本。戲劇院關館,尤其是實驗劇場,對中小團體產生不小衝擊,於此點出大型場館雖有需求,但中型以下的專業場地在台北也有其急需性。

然而兩廳院整修,咬牙撐一下就過了,更多問題凌駕於新舊場館的開館和修館之上。數個新場館工期的延宕,使得台灣場館的「大爆發」將從明年延至二○一七年,屆時臺灣戲曲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台北藝術中心都將投人營運。如此型態的「大爆發」,在台灣前所未見,挑戰和機會如影隨行,從「裡」到「外」都需要被翻轉。

大型新場館符合演出與觀眾需求?

台灣過去大型場館僅有兩廳院別無分號,近卅年雖然培育不少藝術行政和節目製作人才,但只此一家,人員數量畢竟有限,導致台灣大多數相關人才服務於民間團隊。民間團隊的運作和經營場館又有一段需要磨合的距離,如何從中取得平衡,同時建構出適當的培育管道,攸關場館未來運作。

台灣表演團隊目前以中小型居多,即將開幕的數個場館,多以中大型劇場為核心,如此一來,新場館如何協助、支持、誘發團隊或導演「長大」便成了當務之急,過去限於經費和場地,表演團隊往往保守操作,如今若有適當資源的灌注,製作能否更到位更具野心。台灣團隊與國外場館、藝術節管道的搭建,近年欣見 文化部、民間基金會等投入稍見起色,未來新興場館對此角色的施力應當被賦予期待。

場館開幕,「觀眾」是最重要的服務對象。在台灣一般民眾與文化藝術的距離甚遠是實情,因為是實情,如果什麼都不做,要變成蚊子館當然容易。一般人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多少存在好奇,接觸後若能享受其間,就可望產生興趣與共鳴。如:今年衛武營國家文化中心舉辦的「2015衛武營玩藝節」、臺中國家歌劇院所推出的「歌劇院序曲——巨人來了、巨人出沒」等系列活動演出,也都為當地的表演藝術環境注入活水,因此針對一般民眾的活動策略,進入校園的教育推廣,不應只是配套措施,而是該放在前線有系統的長期投資。

脫去膜拜光環後,如何維持熱度?

有人可能會疑惑,台灣表演藝術觀眾數量有限,開發的成效也非一時半刻,中央財政又在弱化之中,此時場館的興建是福是禍?回望卅年前,那時的台灣相對今日可說是「文化沙漠」,兩廳院的出現將藝術之美挺立於民眾之前,帶動了市場和經紀公司的興起,也刺激了環境生態。因此應該選擇相信,文化產業有所謂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而效應源自文化的膜拜價值,膜拜則少不了「殿堂」(硬體)。

分別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庫哈斯、伊東豊雄、侯班設計的台北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者透過創意賦予建築吸引人的姿態,當民眾因嚮往循名走入後,行進間感受的文化藝術展示價值、體驗價值,過程猶如沉浸光環,效應油然而生。

去年雲門劇場開幕,雖然地處淡水相較偏遠,但在林懷民、雲門舞集和全新劇場的號召下,在此地的演出票房不俗,可被視為某種程度光環效應和膜拜價值的展現。不過,光環的熱度要能長久維持,必須倚靠各式節目策畫、藝文課程、行銷推廣活動等不斷地強化翻新,最終涉及場館的定位與核心價值的建立。

二○一七年台灣藝文場館「大爆發」所點燃的火苗,力道若施得精準,扭轉的不僅是北中南的藝文環境,更有可能改變民眾的生活,於此「蚊滅」必成為一種信念。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