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編舞家鄭宗龍與兩位好友,江保樹和駱思維,相約到雲南瀘沽湖旅行。這趟沒有手機和網路,一路上只有三人分享沿途見聞與生活體悟的旅程,意外激發他的靈感,讓他的創作有了新的轉變。隔年,鄭宗龍編出了《在路上》,這支結合八家將、車鼓陣、宋江陣等民間藝陣,再加上芭蕾、現代、太極導引等動作元素的舞作,接連在羅馬、西班牙贏得編舞大獎,藝評人王墨林盛讚,《在路上》讓人「驚豔」,「充滿用身體內部的抑止力所掌握的極簡動作,特別表現出亞洲農耕文化的內斂之美。」
因為旅行,鄭宗龍打開了新的視野。鄭宗龍自承,這是由內開始探尋到外的反思。「過去,我一直在學習別人的東西,現在,我想找到自己的動作特色。」他重新梳理以往所接收的西方身體訓練,並將目光轉向這塊土地,從東方的、個人的生命經驗尋找身體語言,常民的身體成了舞蹈動作的核心主體。《在路上》之後的作品,例如《杜連魁》在英語有聲書與北管曲牌的混雜聲中,召喚出儀式的身體;《來》則取材民間信仰乩童「上身」的變形,在在都與鄭宗龍的成長記憶密不可分。
場景拉回萬華廟街,鄭宗龍的生長之地,三教九流、龍蛇雜處的所在。身為土生土長的艋舺人,這個地方生猛撒潑、直率草莽的生命力,深植在鄭宗龍的性格與創作裡。「夜幕低垂,萬華夜市的熱鬧,才正要上演。你轉過頭去,這邊是鑼鼓喧天的歌仔戲,再轉過頭去,那邊是金光閃閃的布袋戲。市集裡,有乞丐在爬,有人在街角爭吵,還有大男人在叫賣內衣……」新作《十三聲》的靈感,即來自於此。「十三聲」傳奇是鄭宗龍從母親口中聽來,這位賣藝說書人,以忽男忽女、幼聲老嗓的百變聲情,演繹古今軼事與鄉野趣談,所到之處萬人空巷。
《十三聲》延續《在路上》以來的肢體取向,音樂則找來林強合作,以古老的恆春歌謠及民間廟宇唱咒,結合前衛實驗的電子音樂,對照舞者如街上常民奮力求生的節奏和狀態。林強受訪時說,他很相信緣分,作曲時,不用音樂的邏輯和科技來思考,而是以感覺、氛圍,還有從「我是誰」與「我將到哪裡去」的概念來創作,同時從自己的內心出發,以尋找「將來的我」的模式,來創作《十三聲》的音樂。
本期特別企畫「他們的台灣聲音筆記」從鄭宗龍與林強的對談開始,從常民之身到常民之聲,他們如何展開身體與聲音的對話?並另採訪四位不同類型的聲音採集者——柯智豪、吳金黛、澎葉生與陳綺貞,看他們如何以自己的角度,記錄這塊土地的聲音,聆聽台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