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一九七四年,發跡於日本六○年代的前衛小劇場運動,被歸類為「戰後第一世代」的日本演劇大師蜷川幸雄,在社會運動挫敗與反動風潮消退,小劇場與觀眾漸行漸遠之際,選擇了向商業劇場靠攏。蜷川的「轉型」曾招致日本戲劇界激烈的批評,有人說他已是無路可走,然而鮮少人理解,此舉並不意味著背叛或倒戈,反而是他堅持前衛理想的全方位探索。事實上,他以小劇場的顛覆美學衝撞、破壞既有的價值觀,從商業劇場的通俗性中尋找充滿生機的全新形式,打破主流與邊緣的絕對美學體系論斷。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解讀,對蜷川來說,從小劇場到商業劇場,並非對於主流體制的臣服,亦不是美學路線的差異,而是戰鬥位置的改變。一如蜷川在他的自傳中提及:「如果觀眾席當中有一千位年輕人的話,他們的身上就會有一千把刀子。我必須帶著具有一千把刀子的分量,來創造我的舞台。」戲劇學者林于竝觀察,在六、七○年代的日本小劇場裡面,每個觀眾的眼睛都是一把刀子,而蜷川就是帶著這些刀子般的目光,進入了商業劇場。

商業劇場,說穿了就是「通俗性」,它所建構出來的表現方法,來自於觀眾的感受與審美經驗的最大公約數。蜷川的戲劇作品,就是將「通俗性」發揮到極致,而創造出來的全新美學。例如,蜷川風格的莎劇,就是將歌舞伎、能劇等風格化的表演程式,充分混用在西方經典的搬演中,同時在舞台、服裝、音樂與導演方法的高度渲染下,竭盡所能地要將觀眾捲入其中。此舉的目的,林于竝分析,無非是讓原本屬於「西方正典」的莎士比亞,更接近當代的日本的觀眾。

蜷川坦言,他內心常常湧現一股破壞的衝動,而這股潛伏的破壞慾望,就像是自我顛覆的革新力量,在舞台上不斷尋找新的形式。比方在他的導演生涯中,共執導過十六齣莎劇,每齣戲隔幾年就會重新搬演,而每次演出並非舊作重製而已,而是徹底的摧毀與再生。光是將在台灣上演的《哈姆雷特》,就已搬演過七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是全新的組合與詮釋。即將迎接八十大壽的他,近年還推出「莎士比亞卅七部作品全上演」計畫,創作力著實驚人。

繁複多變的場景、目不暇給的視覺、精準如音樂的節奏、場面調度與聲光變化的緊密扣合,再加上明星卡司的加持與專業團隊的大手筆製作,蜷川的舞台藝術,總是讓人驚嘆不已。商業與藝術如何平衡?在蜷川的劇場裡,我們看到實踐的可能。或許,更讓人折服的是,走過半個世紀,蜷川依然像當年「安保鬥爭」運動中,那個在小劇場裡大力抨擊國家機制的憤怒青年一樣,充滿革命理想與戰鬥性格。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