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乃璇(許斌 攝)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楊乃璇 搖擺靈魂 自在起舞

陪著編舞家楊乃璇長大的,不是兒歌,是搖擺即興的爵士樂,從小跟著搖擺哼唱,成了她最深刻的身體記憶;因為戀愛的酸甜苦辣,也在爵士女伶的曼妙聲嗓中找到靈魂的共鳴。自在即興的爵士精神影響楊乃璇編舞態度及對動作的要求,技術當然重要但不要硬背,身體夠自在表演就不做作。她也從爵士女伶身上體會到女人自在之美,「爵士或靈魂歌手通常不是偶像外貌,但她們在台上這麼有自信、這麼好看。」「她們都很知道自己是誰。」

陪著編舞家楊乃璇長大的,不是兒歌,是搖擺即興的爵士樂,從小跟著搖擺哼唱,成了她最深刻的身體記憶;因為戀愛的酸甜苦辣,也在爵士女伶的曼妙聲嗓中找到靈魂的共鳴。自在即興的爵士精神影響楊乃璇編舞態度及對動作的要求,技術當然重要但不要硬背,身體夠自在表演就不做作。她也從爵士女伶身上體會到女人自在之美,「爵士或靈魂歌手通常不是偶像外貌,但她們在台上這麼有自信、這麼好看。」「她們都很知道自己是誰。」

小事製作《七》

4/6~9  19:30

4/9  14:30

台北 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INFO  www.facebook.com/LesPetitesChosesProduction/?fref=ts

從小,爵士樂就是她的搖籃曲。

沒有娃娃音咦呀呀的兒歌,編舞家楊乃璇從小聽爵士。曾夢想四十歲後唱爵士。爸媽喜好西洋音樂,總是偷跑去爸媽房間偷聽黑膠,雖然不知唱歌的是誰、唱的是什麼事,但她從小就被低沉女聲甜蜜旋律吸引。家人一度懷疑她是啞吧,三歲了還不會講話,每次放音樂就跟著音樂搖擺哼唱,直到現在,身體仍是她表達自已的第一直覺工具。

愛情酸澀微甜  她們的歌最搭

家裡有歌舞劇、電影配樂和日後會聽到各種翻唱版本的西洋老歌,她沿著高禮帽燕尾服大樂隊的美國三○爵士年代,一屁股搭上靈魂列車,直直開到國父紀念館旁地下誠品,從此確定自己愛爵士,愛黑人音樂。

關鍵那天陰雨綿綿,楊乃璇才高中,渴望從一而終夢幻戀情,想活得像部電影,走在路上,突然一首女騷靈透視她的寂寞靈魂,彷彿愛情真如歌聲裡這麼簡單這麼唾手可得。沒錯,就是這首,身體有感覺的就是好歌。她立刻衝上前問店員這歌誰唱的?史黛西.肯特(Stacey Kent),原來自己愛的就是這一味,一張專輯牽到另一張專輯,一首歌連出另外十首歌,書寫她自己的爵士族譜。流行音樂讓我們學會情話不是只有我愛你,讓我們見面就算不說話也有美好回憶;流行音樂讓妳確認有愛不一定無敵,但無愛寸步難行;流行音樂讓我們第一次學習斷捨離,原來情歌不屬我獨有,原來我喜愛的歌別人不一定愛,原來我愛的人不一定愛我的歌。

大學熱戀期買了張爵士情歌金曲,發現妮娜.西蒙(Nina Simone)翻唱的〈I Love You, Porgy〉,青澀純愛總覺得一首歌不只是一首歌,進而覺得唱歌這人懂我,世上只有她懂我,她的歌聲是專門為我量身打造的牢籠,心甘情願讓耳朵入獄。「其實那些歌詞都好簡單,但好像就是年輕該做的事:只是告訴你我想你、相見恨晚、為你鍾情、就是一種少女情懷吧!有人初戀連結的是孫燕姿,我的身體最記得年少時的爵士樂,」楊乃璇說,「我最喜歡史黛西.肯特的一首歌是〈One More For My Baby〉,歌詞很簡單,只是描述一個人去酒吧點一杯酒等愛人來,但好像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又很美,就是年輕戀愛該做的事情。」史黛西.肯特去紐約念書,認識了現在的樂手老公,一起寫歌一起表演,「他們一起做音樂直到現在,一見如故然後從一而終,這就是年輕時我對戀愛的想像。」

爵士自在即興  舞者各自切入

生長在台北市中山區、曾被報導是全台灣菸蒂最多的天津街,家門外咖啡店一桌大哥談討債、另一桌小姐談恩客,楊乃璇所愛的美國爵士年代也是這樣,至少電影都是這樣演的,菸、酒、毒品、性與犯罪,她習以為常,見多不怪,如果歌舞片《芝加哥》要翻拍台灣版,楊乃璇第一個推薦的廠景就是自幼生長的鄰里。

不管長大之後聽了多少歌、認識多少人、走過多少地方,小時候的記憶還是跟身體黏得比較緊。如楊乃璇每齣舞作必定出現的閃爍泡泡燈、酒吧或舞會氣氛且觀眾界線模糊的演出現場、老式衣著和煙味還有表演者的姿態和動作,她愛那些老東西,愛爵士,愛即興。爵士即興有時音準、節拍根本不在位置上,但那些猶疑不定咎由自取想唱就唱的隨興任性,她喜歡,也要求舞者自在即興,「譬如妮娜.西蒙,她現場真的很隨興地想唱就唱想說就說不想唱就不唱,完全活在當下。」

爵士精神影響她編舞態度及對動作的要求,技術當然重要但不要硬背,身體夠自在表演就不做作,「心跟腦才是重點,讓自己跟觀眾都自在。」楊乃璇曾以舞者身分和爵士樂團現場即興,演出前還擔心音樂術語她聽不懂溝通不良,但樂手跟她說,聽到什麼就做什麼,不用刻意編動作,不用設計去想這邊舉手那邊轉圈,專注當下,每次都是唯一,「爵士即興的特別在於聲響可以預測;鋼琴、貝斯、小喇叭跟鼓,現場有什麼樂器就那幾種聲音,但當天情緒氛圍、樂手的呼吸能完全影響音樂的內容。」

楊乃璇的舞時常放大量她愛的爵士樂,舞者不一定也要喜歡這首歌,但透過音樂挖掘彼此共同感受,不硬背動作,用自己的方式完成這首歌,「譬如慢板的爵士,因為節奏慢、聲音已經塞滿了,動作不能滿那要怎樣打出慢?我會請舞者想像第一次被喜歡的人碰觸的感覺?那種青澀的、酸甜又輕盈的感覺,她們會找到對準這首歌的狀態,用自己的方式完成這段舞。」楊乃璇渴望知道更多聽得更多,她聽搖滾,聽極限,買票聽《蝴蝶夫人》,舞蹈系時常要聽西方古典音樂,尤其是巴赫,最近她開始嘗試跟貝多芬做朋友,「盡量什麼都聽吧,但感覺跟以前聽西洋老歌爵士樂的心情不太一樣。身為編舞,現在聽歌更像蒐集資料庫,聽到喜歡的歌,手機隨時一查馬上納入名單,日後排練用。」

爵士女伶美得自在  知道自己是誰

從小在舞蹈班長大,玲瓏標緻條件好的人楊乃璇看多了,自己站在人堆裡與眾不同。也許是舞者求生機制,像自己這樣比高不足、比瘦不夠的舞者能抓什麼當浮木? 她在爵士歌手身上終於找到認同。「爵士或靈魂歌手通常不是偶像外貌,但她們在台上這麼有自信、這麼好看。不過度暴露,只是稍微露出肩膀,穿很美但很樸素的衣服,畫一點濃妝,很性感。」並不是因為有胸部、會搔首弄姿就是女人。

她特別研究歌聲和動作的連結,舞台上如何表演,怎樣用狀態帶出姿態,這是她對女性形象的希冀典型。「很多現代舞裡,女舞者根本沒有性別,總是被看作中性,為什麼?我希望作品裡女性是明確的、知道自己是誰,別的我不懂,戀愛經驗倒是有一些,談戀愛是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所以作品就從戀愛開始談吧!戀愛裡的女人可以表現出一百種溫柔,戀愛雖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戀愛是認識世界的途徑。」楊乃璇說。

「是那些爵士女歌手讓我開始思考這些,她們都很知道自己是誰。」後來楊乃璇才知道,爵士本來並不只是愛情,有時歌詞裡久候不至的愛人指的是薪水、是毒品,甚至是被剝奪的人權,被壓榨的奴工用藍調紓壓解苦。藍調脫胎出爵士,也換骨成搖滾,每首歌都是時代曲。妮娜.西蒙許多歌曲都在唱族群議題。也許一首歌真能飄洋過海,影響不同膚色的另個人關心公平正義。創作上,楊乃璇感興趣的主題始終跟「人」有關,她學著對自己寬容,不要過度在乎正義,「公車上看到人插隊占位,我真的會衝上去糾正,所以我不太敢太進去很多事,我容易過於偏激;比如教育,我當初是為了當老師才考北藝大的,教了這麼多年,我知道學生需要什麼,也有信心當個好老師;但一旦把心放在教育,我就無法編舞了,陷入太深,必須取捨。」訪談中,楊乃璇不經意時常笑嘆起時間,年紀變大了應該要……變老了所以不……很多事一天天改變了,該學會的仍沒學會。有些事始終不變,對人的本質的好奇,對老歌的喜愛,對愛不後悔。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楊乃璇的最愛歌手

妮娜.西蒙Nina Simone

妮娜.西蒙,本名Eunice Kathleen Waymon,非裔美國歌手、作曲家兼鋼琴家,創作及演唱範疇涵括福音歌曲、藍調、節奏藍調與靈魂樂,後人尊稱「靈魂教母」,影響美國爵士樂。現場表演風格隨性且具藝術性,慣用小編制爵士樂隊突顯她餘韻流長獨樹一格的唱腔,福音美聲無縫接軌憂鬱藍調、甚至歌曲中還可以聽到歐洲的古典賦格唱法。有點傲慢權威又時而俏皮幽默的現場表演風格,吸引許多觀眾注意,尤其翻唱知名作曲家喬治.蓋西文作品〈I Loves You, Porgy〉為眾人所知,甚至成為少數打進銷售排行榜前四十名的爵士歌手。

年少時她曾獲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入學許可,因學費不足作罷;後來申請寇蒂斯音樂學校被拒,她認為是膚色緣故。長期關注種族平權及社會議題的她,長期為不平等發聲,〈To Be Young, Gifted and Black〉、〈Blacklash Blue〉、〈Mississippi Goddam〉、〈I Wish I Knew How it Would Feel to be Free〉等作品皆聚焦於黑人人權議題。她對於被稱作爵士歌手頗有微詞,曾說「爵士樂是白人的用詞,我說我的音樂叫黑色古典樂。」權威又幽默且立場鮮明的表演風格令人又愛又恨。曾為越戰拒絕繳稅因此輾轉移居各國,一九九三年定居法國南部。近年由於如○○七、《紳士密令》等多部電影選用她的歌而為年輕世代熟知,著有自傳《我對你下了些魔法》I Put a Spell on You,於二○○三年病逝法國。(陶維均)

史黛西.肯特Stacey Kent

史黛西.肯特生於美國紐澤西,求學時原本主修文學,想當一位詩人卻在英國遊學時認識現任老公、中音薩克斯風手Jim Tomlinson,從此開展爵士生涯。畢業於倫敦市政廳音樂學院,從麗池飯店唱到SOHO區酒吧,清新誠摯的歌聲演繹或經典名曲或自己創作,無論傳統民謠、聖誕歌曲或Bassa Nova,都游刃有餘用輕爵士曲風貫穿全輯,一出道便頗受矚目,快速累積大量歌迷。

專輯包括Close Your EyesThe Tender Trap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皆頗受好評。曾贏得二○○一年的英國爵士音樂獎和○二年BBC爵士音樂最佳歌手獎;亦曾獲得法國金唱片獎等殊榮,甚至以爵士歌手之姿獲得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曾受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史密斯飛船主唱史蒂夫.泰勒、脫口秀名嘴大衛.佛洛斯特等名人公開讚許;布克獎得主、作家石黑一雄也將她的專輯排入荒島唱片名單:「根植於搖擺音樂的傳統又同時能表達現代男女在這令人困惑的殘缺世界中,所有的渴望、破碎和夢想。」除了發行專輯及現場演唱,她也曾客串演出伊恩.麥克林一九九五年的《理查三世》電影版,亦曾來台參加兩廳院國際爵士音樂節演出。(陶維均)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