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鋼琴家張昊辰( (c) B Ealovega 提供)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中國鋼琴家

張昊辰 音樂是認識自己的旅程

與當紅鋼琴家郎朗、王羽佳師出同門,在十九歲即拿下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冠軍的張昊辰,與飛揚獨特的師兄師姐表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格。自認內向的他說:「學音樂是一個幫助我了解自己的過程。」深入一部作品,琢磨作曲家的意涵,思索如何詮釋與彈奏,在在都讓他更加貼近自己的內心。將音符內化,然後再透過指尖演繹出來,每個瞬間,都成為他與觀眾交流分享的美麗時刻。

與當紅鋼琴家郎朗、王羽佳師出同門,在十九歲即拿下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冠軍的張昊辰,與飛揚獨特的師兄師姐表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格。自認內向的他說:「學音樂是一個幫助我了解自己的過程。」深入一部作品,琢磨作曲家的意涵,思索如何詮釋與彈奏,在在都讓他更加貼近自己的內心。將音符內化,然後再透過指尖演繹出來,每個瞬間,都成為他與觀眾交流分享的美麗時刻。

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牌:張昊辰鋼琴獨奏會

4/20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4/23  19:30 台南成大成功廳

INFO  02-23682856

五歲登台、六歲與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十二歲獲得柴科夫斯基青年大賽首獎、十九歲摘下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冠軍,今年廿五歲的張昊辰成名得很早,他有著怎樣的性格與氣質?會像他的師兄郎朗一樣顧盼飛揚?還是像他的師姐王羽佳一樣獨樹一幟?不禁引人揣想。但在一番言談之後,張昊辰卻打破了原先所有的想像……

台灣晚間九點半,費城的早上八點半,為了體貼台灣這邊已入夜,在動身飛往下個演出地點前,張昊辰選擇起個大早,接受本次的越洋專訪。

學習音樂  認識自我的過程

回首自己的音樂之路,張昊辰笑說:「其實,當初我母親會讓我學鋼琴,純粹只是因為她讀了《讀者文摘》後,相信學鋼琴有益於智力發展,可以幫助我平衡右腦與左腦而已。」這個偶然,帶領張昊辰進入了鋼琴的世界,也改變了他往後的人生。幼年的張昊辰學科優異、興趣廣博,一度想成為科學家,同時也對文史深感興趣,父母發現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後,曾一度糾結,不確定是否該送他走上這條辛苦的道路,還是應讓他和一般孩子一樣長大。在徵詢過張昊辰本人的意願後,他們支持孩子的決定,先送他進入上海音樂院、然後轉往深圳藝術學校,最後前往美國著名的寇蒂斯音樂院。直到今日,張昊辰仍堅定地說:「回首過去,我自覺非常幸運,似乎我的每個選擇都是正確的!」

自認內向的張昊辰說:「學音樂是一個幫助我了解自己的過程。」深入一部作品,琢磨作曲家的意涵,思索如何詮釋與彈奏,在在都讓他更加貼近自己的內心。將音符內化,然後再透過指尖演繹出來,每個瞬間,都成為他與觀眾交流分享的美麗時刻,此際必然,琴音勝過千言萬語。

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談到師承,不可免俗地聊到了寇蒂斯音樂院的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這位名師門下出了三號響噹噹的人物:郎朗、王羽佳、張昊辰。原以為張昊辰會以一種「師出名門」的口吻來著墨恩師,沒想到他的回答是:「葛拉夫曼是位特別的老師,他不但自由而且謙卑,從不以主觀方式企圖影響學生的演奏模式,而總是以一種互相交流的態度來彼此討論,學生因而得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詮釋,而非淪為老師的影子。所以,葛拉夫曼的學生難以被歸類出一種風格,因為每個人都自成一派,各有各的特色。」

許多人對這種自由的西式教育趨之若鶩,認為它可以培養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格,對此,張昊辰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由應當建立在節制之上」,西式教育中的自由並非無度的放任,而應建立在嚴格自我要求的前提下,也就是必須先有紮實嚴謹的基礎後,再來談自由地去追尋個人特色。因此,張昊辰特別提及他在深圳的恩師但昭義:「但老師影響我的音樂觀至深,他告訴我,在演奏時永遠要打開兩隻耳朵,一隻耳朵要享受音樂,另一隻耳朵則要嚴格批判自己!」這段話,也成了張昊辰音樂人生的座右銘。

音樂背後  美的沉思

在忙碌的演出行程之餘,張昊辰對室內樂也情有獨鍾:「室內樂是一種親密的交流,你必須學習去傾聽你的每一位夥伴,試著藉由音樂與他們交流,並達到彼此掩映且和諧共鳴的境界。」對張昊辰而言,鋼琴是一種孤獨的樂器,任何其他的樂器都還有鋼琴作為伴奏,但是鋼琴卻只有自己,而在與管絃樂團協奏時,鋼琴家往往也把整個管絃樂團視為一體,所以協奏其實是種兩方間的對話,但是室內樂不同,它的編制不論三人、四人甚至更多,其中每一位都是獨立的個體,可以藉此學會一種音樂形式的團體交流,豐富而有趣。

張昊辰的細膩也展現在他的曲目安排上,這次訪台,他準備了一套「對稱與脈絡兼具」的曲目,以四首馬厝卡對四首即興曲、蕭邦《降b 小調奏鳴曲》對浦羅柯菲夫《降B大調奏鳴曲》來形塑兩組對稱;另外,從舒伯特到蕭邦再到浦羅柯菲夫,娓娓道來音樂語言的脈絡傳承與共通處。聽他詳細解說這些作品中的旋律、和聲與創作背景,及它們彼此的關聯,在在都可感受到他並非「全憑感覺」在舞動十指,而是一位作足功課且想法獨到的演奏家。

想聊的太多,時間卻太短。電話那頭,張昊辰很貼心地道聲「晚安!」年少得志,卻沒有一絲傲氣;擁抱西方,卻未曾迷失自己;成熟但不世故,真誠而不矯情。是啊,台灣夜深了,但是,在費城,一顆太陽正在升起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畢業於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師事名鋼琴教育家蓋瑞.葛拉夫曼。曾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2001年,11歲的張昊辰考取了深圳藝術學校,師從但昭義。

◎ 在2009年獲得了第十三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實況錄音經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發行廣受好評。同時他也在彼得.羅森關於2009年克萊本比賽的獲獎紀錄片《德州驚喜》中擔任重要角色。

◎ 2010音樂會曾被《達拉斯晨報》和《沃斯堡明星電訊報》評為年度十佳演出之一。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