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聽的敘情短詩》演出後,狄恩(中)上台與樂團及演出者一起謝幕。(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演出評論 Review

由中提琴到作曲:兩場狄恩音樂會

《動聽的敘情短詩》選取的文字顯示,作品的本質不在於將莎翁原作的戲劇衝突精簡呈現,而是藉著斷簡式隻字片語的對照,展現歐菲莉亞(Ophelia)與哈姆雷特不同的世界。若說狄恩的室內樂音樂會是他身為中提琴演奏家的心得展現,他在《動聽的敘情短詩》裡處理人聲的獨特方式,並將人聲溶入色彩豐富的樂團語法中,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動聽的敘情短詩》選取的文字顯示,作品的本質不在於將莎翁原作的戲劇衝突精簡呈現,而是藉著斷簡式隻字片語的對照,展現歐菲莉亞(Ophelia)與哈姆雷特不同的世界。若說狄恩的室內樂音樂會是他身為中提琴演奏家的心得展現,他在《動聽的敘情短詩》裡處理人聲的獨特方式,並將人聲溶入色彩豐富的樂團語法中,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NSO「狄恩的『樂』世界」

1/8  台北 國家演奏廳

NSO「英雄再起」

1/13 台北 國家音樂廳

NSO邀請一位著名的當代前衛作曲家為「駐團作曲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大加稱許的事。特別是就這個樂季排出的曲目而言,大部分局限於一般樂團的標準曲目,其中的廿世紀部分,很可惜的是,一如過往幾年,主要集中於所謂「溫和現代」作曲家的作品,例如蕭斯塔可維奇、布列頓、浦羅柯菲夫等等,卻缺少了一九五○、六○年代的重要作曲家,例如布列茲、史托克豪森、齊默曼(Bernd Alois Zimmermann)、諾諾(Luigi Nono)、貝里歐(Luciano Berio)、卜梭提(Sylvano Bussotti)、李給替(György Ligeti)、盧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ławski)、潘德瑞茨基(Krszysztof Penderecki)、卡葛(Mauricio Kagel)等人的經典之作。由此觀之,本年度駐團作曲家狄恩(Brett Dean)的室內樂作品以及樂團聲樂作品《動聽的敘情短詩:哈姆雷特的衍射,為女高音、男高音與管絃樂團》From Melodious Lay: A Hamlet Diffraction for Soprano, Tenor and Orchestra(2016),可稱豐富了本樂季的曲目。

為中提琴開發絕妙聲響天地

在當今諸多作曲家中,一九六一年出生於澳洲的狄恩是個例外,他是位出色的中提琴演奏家,就像十七、十八世紀的音樂傳統般,他的作曲家之路奠基於他的演奏生涯上。一九八四年,狄恩來到西柏林,進柏林藝術學院就讀,第二年,一九八五年,他就考上柏林愛樂,成為中提琴正式團員。在這段於樂團工作的日子裡,一九八八年,狄恩開始作曲;在柏林愛樂任職十五年後,二○○○年,他決定成為自由獨立作曲家,離開了樂團。演奏家狄恩是他自己作品的最佳代言人,他以獨奏者或室內樂團團員身分,演出多場室內樂音樂會,他為自己二○○五年的中提琴協奏曲灌製的錄音獲得許多好評,即為一大明證。

一月八日下午的對談室內樂音樂會,不僅傳達了作曲家世界的一些有趣觀點,也讓人看到了由樂團中提琴團員的角色觀看音樂的特殊觀察。在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樂團語法裡,這一樣樂器只有陪襯的無足輕重功能,直到白遼士為它開闢天地,不僅將中提琴提昇為獨奏樂器(《哈洛德在義大利》),還讓它成為交響樂團重要的一員。今日的樂團中提琴必須具有的炫技能力,不僅在狄恩的獨奏曲《摯友素描》Skizzen für Siegbert(2011)裡可以看到,他寫給十二把中提琴的《遺囑》Testament(2002)高度挑戰全體演奏者的個別功力,NSO的中提琴們不負期望,合心齊力,完美達成任務。作品獨特之處在於,作曲家讓每位演奏者使用兩把弓,一把是一般弓毛上了松香的弓,可以做出多樣的聲響,另一把沒有上松香,只能發出有限的一些音。狄恩善用數字十二,將成員靈活地分成不同群組組合,隨時變換,加上兩把弓的交換使用,開發出絕妙的中提琴聲響天地。無松香弓拉出較虛且帶雜音的聲音,有如一般弓聲音的影子,加上被音堆遮蓋的貝多芬引用,不時提醒著作品的精神訴求:向貝多芬致敬。

其後的絃樂五重奏《墓誌銘》Epitaph(2010),紀念他逝去的五位朋友,作曲家對前衛派絃樂語法所有技巧可能性的熟稔度,在作品裡展現無遺。不僅是演出的精采,還有音樂語言的質感,讓這場音樂會的所有聽者收穫滿滿。

一場音樂會  扮演雙重身分

一月十三日的樂團音樂會以狄恩《動聽的敘情短詩:哈姆雷特的衍射,為女高音、男高音與管絃樂團》開場,可讓人預想他將於二○一七葛蘭德波恩藝術節(Glyndebourne Festival)首演的歌劇,會是何模樣。

以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這樣的世界文學譜寫歌劇,總是要以高度的尊敬面對題材,方可避免重蹈前人覆轍(例如湯瑪斯Ambroise Thomas一八六○年的作品)。狄恩與他合作的劇作家決定,只由莎士比亞生前出版的戲劇文字來源取材,亦即是第一四開本、第二四開本及第一對開本。如此取得劇本的方式,讓這部作品加入「文學歌劇」(Literaturoper)(註)的行列。《動聽的敘情短詩》選取的文字顯示,作品的本質不在於將莎翁原作的戲劇衝突精簡呈現,而是藉著斷簡式隻字片語的對照,展現歐菲莉亞(Ophelia)與哈姆雷特不同的世界。若說狄恩的室內樂音樂會是他身為中提琴演奏家的心得展現,他在《動聽的敘情短詩》裡處理人聲的獨特方式,並將人聲溶入色彩豐富的樂團語法中,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上半場的第二首作品為巴爾托克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請來近年在國際樂壇甚被看好的中國青年鋼琴家王羽佳擔綱。不同於一般對協奏曲的期待,巴爾托克在此使用鋼琴的方式,實接近打擊樂器,對演奏者有著甚高的挑戰,王羽佳展現了她在這方面的優秀演奏能力。因著作品的特殊要求,在樂團前方的,除了鋼琴外,還有NSO的定音鼓和兩位打擊樂手。在指揮呂紹嘉的棒下,他們和獨奏者密切呼應,搭配樂團全體的將士用命,圓滿詮釋這一首不容易演出的作品。

音樂會下半場端出蕭斯塔可維奇第五號交響曲,是國內近年來相當常見的曲目。在聽了巴爾托克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之後,這一部晚了十年完成的交響曲在各方面都顯得保守,對NSO而言,演來明顯輕鬆許多。呂紹嘉和樂團合作多年的默契,讓全曲的進行有如行雲流水,進退有致。蕭斯塔可維奇第五號交響曲的樂聲甫落,全場如雷掌聲為樂團的精采表現喝采。當觀眾隨著指揮的身影,在樂團裡發現狄恩竟是中提琴的一員時,漸疏的掌聲再度響起,為當晚的音樂會劃下心滿意足的句點。

註:「文學歌劇」(Literaturoper)係指「直接」使用文學作品文字,加以裁剪編排,完成歌劇劇本,來譜寫歌劇,與傳統的由文學取材情節,但重新寫作劇本的方式完全不同。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開始,許多歌劇均以此種方式完成劇本。請參見羅基敏、梅樂亙(編),《「多美啊!今晚的公主!」 — 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台北(高談)2006。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