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之偵探》內所辦的案,或許可以看作是藉著讓較為不普通的福爾摩斯推理辦案,讓當代的普通人了解自己、了解真相之後,思考一個普通人的獨特性。(非常林奕華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案件背後,是普通人的心有不甘

非常林奕華《福爾摩斯.心之偵探》

一如林奕華改作如《三國》、《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文本,福爾摩斯的故事與人物,在《心之偵探》中乃是林奕華創作的原料,用以偵查如你我一般普通人的當代日常。編導林奕華將福爾摩斯與華生、莫瑞亞提與福爾摩斯的兩人關係放大,轉換為「普通人」與似乎「不那麼普通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藉以呈現人無法面對自己及自己的孤獨之「真相」。

一如林奕華改作如《三國》、《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文本,福爾摩斯的故事與人物,在《心之偵探》中乃是林奕華創作的原料,用以偵查如你我一般普通人的當代日常。編導林奕華將福爾摩斯與華生、莫瑞亞提與福爾摩斯的兩人關係放大,轉換為「普通人」與似乎「不那麼普通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藉以呈現人無法面對自己及自己的孤獨之「真相」。

非常林奕華《福爾摩斯.心之偵探》

6/30~7/1  19:30   7/1~2  13:0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www.facebook.com/eldt.hk/

《福爾摩斯.心之偵探》啟發自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創作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系列小說,作品保留原作中的角色名稱,甚至可見原始案件的蛛絲馬跡,但一如林奕華改作如《三國》、《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文本,福爾摩斯的故事與人物,乃是林奕華創作的原料,用以偵查如你我一般普通人的當代日常,構作出「生命三部曲第二部:哲學家」。

華生醫生與福爾摩斯兩人的合夥,是福爾摩斯系列故事的重要特色,兩人性格相異、觀點不同,卻能攜手探查一件件疑案,找出最後的答案。兩人是朋友,但之間的關係讓人捉摸不清,是不少改編作品雕琢之處,也是《心之偵探》的主旋律之一。

推理當代生活的疑難雜症

但最早於《心之偵探》登場的角色,卻是莫瑞亞提。若說原作中莫瑞亞提是兩人合夥關係的威脅者或破壞者,他對福爾摩斯的了解,讓他在《心之偵探》裡,成了福爾摩斯與華生兩人關係的最佳觀察者,因此理解華生乃為福爾摩斯的弱點,將華生當作箝制福爾摩斯的最佳武器。

《心之偵探》將福爾摩斯與華生、莫瑞亞提與福爾摩斯的兩人關係放大,轉換為「普通人」與似乎「不那麼普通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兩兩之間的情感模式或許可以是友情、欽慕、愛情、操控、依賴、同情,在朋友、同事、家人、陌生人、或甚至是粉絲與偶像等不同的人際定義之間,尋找人生的定位,彷彿以為,若是可以為關係找到定義,就可以照著既有的腳本走下去,卻忽略掉關係的建立必然需要情感的流動。同時,希冀在不同人際關係的建立中尋求肯定,或許是因為多數人需要找到種種理由,好迴避與自己獨處、面對自己的孤獨。

在《心之偵探》委託福爾摩斯辦案的,往往是普通人,帶著當代社會特有的疑難雜症,希望聽聽福爾摩斯的意見;犯罪的類型或許與過去無甚差別(失竊、自殺、性侵、失蹤、綁架、虧空、縱火),但與當紅電視秀、網路搜索、手機與社交媒體、便利商店等線索結合,這些案件的發生,是當代生活中才會出現的。

普通人,有著追求不普通的心

劇中最常出現的案件,是不同形式的綁架案。除了莫瑞亞提綁走華生以吸引福爾摩斯的注意力這樣的實質綁架案之外,亦對應了現代人被電視、社交媒體、新聞報導、網路綁架而不自知的種種狀況。例如,標榜「認真就輸了」的綜藝節目裡,八卦與無厘頭的對談成了推展節目的填充物,觀看者明知無腦,因為話語發笑而跟著發笑,不自覺地被無聊與平庸綁架,跟著探究或許與我們無干的別人的隱私,自願放棄可能更有意義的人生選項。一味探究隱私的八卦風氣,甚至可能綁架了原以訪求事實為目的的新聞節目,讓真相更加不易被浮現。

莫瑞亞提藉著擴充自己的犯罪帝國,針對福爾摩斯身邊的人下手(房東太太、艾琳.艾德勒、雷斯垂德探長、麥考夫等等),好引起福爾摩斯的注意力;「普通人」則到便利商店要求「莫瑞亞提口味」的商品,無時無刻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其他普通人的注意力。不甘於普通的「普通人」,在極端的狀況下,或許成為犯罪者或犯罪者的同謀:在地鐵裡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藉著傷害普通人成為讓人談論的人;運用網路抄襲別人成果,聲稱別人不那麼普通的意見是自己的意見;在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己是受到名人霸凌的受害者,讓廣大的網民為自己的不平發聲,從此名人的名字再也與自己的名字分不開。

面對自己獨一無二的普通

若說作者常將自身寫入作品,那麼原創作者柯南.道爾,說不定將不同面向的個人特質,分別傾注於華生與福爾摩斯兩個角色上,將華生醫生等同於柯南.道爾化身的說法亦常見到。比起福爾摩斯,華生醫生僅是個「普通人」,但與柯南.道爾的作家身分映照,華生是位手中握有選擇權的普通人。如果莫瑞亞提及其同黨們,以為普通人的人生甚無意義,因此不甘於當個普通人,那「柯南.道爾—華生醫生」的連結,則是積極地指出,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有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人際關係、以及如何面對自己。

藉著沾附在較為不普通的人之下被人所知,便可以讓自己覺得自己較不普通的心態,歸根究底,仍是與無法面對自己、自己的孤獨有關。《心之偵探》內所辦的案,或許可以看作是藉著讓較為不普通的福爾摩斯推理辦案,撥開生活中過多、不必要的訊息,讓當代的普通人面對自己的平庸與平常,了解自己、了解真相之後,思考一個普通人的獨特性。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福爾摩斯與眾「聲」喧嘩的當代

透過華生醫生的紀錄,柯南.道爾創造的福爾摩斯,以推理的手法,抽絲剝繭地解決案主提出的難題。追根究底,這些個案,都是英國社會在維多利亞晚期至一次世界大戰間的產物,閱讀名偵探曲折、令人讚嘆的破案過程中,一幕幕的英式風情、當時的日常生活剖面,就在文字間展開。

在資訊取得快速多元的當代社會,似乎只要能把握福爾摩斯的辦案精神,人人都可以成為廿一世紀的鍵盤偵探;然而訊息的泛濫益顯人的渺小存在,循線所得的蛛絲馬跡或許只是煙幕彈,若是有真相,可能也層層疊疊藏在意想不到之處、或是不起眼地讓人忽視。BBC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裡,華生將他在福爾摩斯身邊的不凡遭遇,寫成了部落格文章與網民分享;在莫瑞亞提登場的那一集中,他殘忍地使用了無差別的爆炸作為手段,迫使無案在身、無聊至極的福爾摩斯參與遊戲。「看看我!」是莫瑞亞提實際吶喊出的需求,也是華生行動的潛台詞。當代福爾摩斯所要破解的一筆筆案件,常常是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因不甘寂寞所犯下的罪行;而偵探必須看穿的,已非過往那些用以掩蓋罪行的狡詐詭計,而是普通人的心之所向。(梁文菁)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