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團長陳樹熙扣合城市文化政策的策劃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推出的「國小學童音樂劇」計畫,將音樂劇演出降低到更年輕的世代,選擇了台北市的銘傳、麗山、富安、太平四所國民小學的學童,在上下學期演出兩齣音樂劇。在歌唱詮釋指導魏世芬統籌指導下,孩子們歡欣鼓舞地享受旋律音符、用自己的身體表達,並且讓小小的創意像雪球一樣滾動、發酵,誰能說兒童不能駕馭音樂劇?
爬上通往國小音樂教室的樓梯,遠遠地就聽見小朋友的歌聲。一首歌結束,他們自動散成一堆嬉鬧、推擠甚至在地上翻滾。一旁的導演不但忙著排練,偶爾還要管管秩序。但不論場面有多麼失控,只要音樂一下,他們便有模有樣地表演起來。雖有分心偷瞄、不小心笑場,還有因為唱錯而摀住嘴巴的,但僅僅幾堂課的練習,孩子們的水準著實令人刮目相看。休息時間一到,光著腳丫的小孩徹底地脫韁,以各種姿勢扭在地上高聲談話:「這是我的朋友」、「我上次也有演」、「他是主角」……此起彼落爭相分享訊息。當問到練習難不難時,他們竟一派輕鬆地說:「所有的台詞、走位和音樂,我在第一、二堂就已經記起來了!」
自然與創意 是兒童音樂劇的特點
這是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小學童音樂劇計畫」。在前團長陳樹熙扣合城市文化政策的策劃下,將音樂劇的演出降低到更年輕的世代,選擇了台北市的銘傳、麗山、富安、太平四所國民小學的學童,在上下學期演出兩齣音樂劇。為此,他找來長年參與音樂劇製作的歌唱詮釋指導魏世芬統籌,為每間學校各安排一組導演與歌唱指導,期待在表演遊戲中,讓孩子們開心地學習。
不過,計畫執行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劇本」。考量孩子們的創意與題材,他們在樂團的協助下,從文建會比賽過的劇本中挑選合適的故事,再依據學校的特性配搭。於是《西遊記之盤絲洞》、《小刺蝟》及《娃娃的魔力》等,就成了這群孩子們一學期裡的學習藍本。而其中堪稱「實驗成功」的,就是由太平國小集體發想、導演與歌唱指導協助而創作的《拯救童話》。
「是的,小朋友學習力很強,但重複跑太多次失去了新鮮感,他們就會鬆懈下來。」魏世芬笑著繼續說:「就算是有固定的對話,但他們每次的表演都會有不一樣的版本。最挑戰的是,一開始學校選擇角色時,並沒有注意到他們會有『五音不全』這件事,只以喜不喜歡演戲作為判斷標準。所以教導他們並不容易。而且因為導演面對的非但不是演員,還需要付出額外心血來維持秩序。」各種狀況都考驗著導演與歌唱指導老師臨機應變的能力,所幸指導的老師們已有長年經驗,用戲劇、舞蹈、歌唱等模式帶領,在每週三個小時排練之間無形中讓他們吸收。慢慢地,他們也發現不能小看台北市的小孩,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曾經學過一兩種樂器,對音樂的理解及歌唱的聲音都令人驚豔。而即使不曾經過長期嚴格訓練,他們自然純真的表演,卻是音樂劇專業演員所不能達到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樂團的計畫獲得學校與家長的認同,為了孩子的成果發表,他們竟與老師們攜手,為舞台、服裝的裝飾「一起動起來」。魏世芬透露:「其中幾位學生的家長恰巧是劇場工作者,所以也利用他們的專業投注了不少精神,帶領著大家燈光、親手縫製服裝,甚至設計環保道具上場。」
在台下看著與孩子們攜手共同完成的舞台,驕傲與感動的確是難以三言兩語形容。《西遊記之盤絲洞》的演出有場大戰,導演利用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盡情「胡鬧」,於是孩子們也就真的在台上追趕、跑跳,玩得不亦樂乎。唐三藏的馬無法大費周章做出來,便端出他們常玩的滑步機,把前面做成馬的造型「滑」出場,神來一筆的靈感逗得觀眾捧腹大笑。由孩子與老師們集體醞釀而出的《拯救童話》,則是創造出一個「破壞精靈」,讓每個童話故事在最關鍵的地方大崩壞。故事中,破壞精靈偷走小紅帽的披風、把灰姑娘玻璃鞋打碎、拿賣火柴小女孩的火柴泡水……最後靠著人類歌唱的力量,拯救了這個虛擬的世界。在欣賞孩子們生動活潑地表現著屬於他們的語言後,誰能不為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透過表演的整理 讓靈魂與肉體對焦
在美國,音樂劇常常是高中比賽的項目之一;在台灣的美國學校與歐洲學校的小學也都有音樂劇的製作。放眼全世界,有更多國家將音樂劇的表演列入學校重要教學之一,連對岸也可窺見小學生音樂劇的扎根。但與北市交合作、在台北市公立小學裡製作音樂劇,對魏世芬來說還是頭一遭。
以往為了公益目的,魏世芬多是帶著導演、演員團隊到育幼院裡幫忙,間接也讓他們以公開表演對外募款。然而,帶這些孩子非常辛苦,孩子們因為種種因素,常常在上課時互看不對眼便打起來。特別是她發覺這些心靈受過創傷、尤其是受到家暴的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很不相同,有可能因為愛對方,所以就咬對方的手!因此他們團隊慢慢整理孩子的情緒,讓他們透過講述喜歡蛋糕烘焙、變魔術、煮咖啡、美髮等故事,看著鏡子面對自己、也面對內心。
「表演教育對小孩或大人都有必要,因為一個人心裡想的有時候會被外界的事物影響,產生情緒,因此不見得可以流暢地表達。」魏世芬認為,許多人也許因為客氣或害怕、缺乏自信,因此講話時嘴巴打不開,造成聲音含糊、虛弱不清晰。如果從小學習講話就沒有被鼓勵,想法從心到口不能連貫,那麼長大不管是報告、談判或上台行銷,都會有所阻礙。於是,如何在壓力下將肉體的眼、耳、鼻、身與靈魂對焦,呈現給別人看,都是一門藝術。而音樂劇的歌唱與舞蹈訓練的正是一顆純然健全的心,讓孩子從小在群體裡練習控制情緒、通力合作、等待聆聽他人的話語、不以自我為中心,更是此計畫所獲得的深層意義。
透過音樂劇 讓藝術成為孩子的好夥伴
藝術的表演不能一蹴可及,一場音樂劇,從一開始的練習、準備、修正、綵排、走位、服裝到最後上台表演、謝幕……耐心的磨練與緊張的克服,都是一套給孩子難得的完整體驗。即使是熱愛音樂劇的觀眾,都不一定有機會能夠親身經歷每個細節與步驟。如此做法即使艱辛,卻能使得TSO兒童音樂劇作為一個成功典範,提供有心於此的後人參考。
當然,計畫的目的不在培育小學生成為藝術家,而是灑下種子、給予肥沃的土地期待發芽。就如同TSO副團長郭玟岑所說:「小孩天生就會唱歌,相較於樂器學習的高門檻,音樂劇加上肢體的表現,對他們來講更為自然。藝術是可親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接近。我們希望藝術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的好夥伴,這就夠了。因為長大之後,他們就會反過來成為我們未來潛在的支持人口。」
看見孩子們歡欣鼓舞地享受旋律音符、用自己的身體表達,並且讓小小的創意像雪球一樣滾動、發酵,誰又能說兒童不能駕馭音樂劇?誰又說音樂劇,不是他們一輩子獲得的最珍貴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