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小戲節轉眼間來到第四年。從二○一四年的「原地散步」、一五年「走x戲.交換記憶」,到去年「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後,今年主題訂為「文字的身影」。作品包括阮劇團的《禁止使用2.0》、阿伯樂戲工場的《他媽的菜騎鴨》、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的《第七種孤獨》及由321小戲節創辦團隊、台南人劇團導演呂柏伸所帶來的《死亡就在外面》。
2017臺南文學季—321小戲節
《第七種孤獨》2017/12/15~17、21~24 19:00、20:20
《禁止使用2.0》2017/12/15~17、21~24 19:00、20:20
《他媽的菜騎鴨》2017/12/15~17、21~24 19:40、21:00
《死亡就在外面》2017/12/15~17、21~24 19:40、21:00
台南人戲花園321巷藝術聚落
INFO www.facebook.com/Fantasy321Festival/
聊起《死亡就在外面》,呂柏伸談了兩種好久:一種是好久沒做貝克特,還有一種是好久沒做全台語的戲。談起這齣戲,他眼神平靜,好像終於可以回家。這次他找來老、中、青三代演員,用全台語在321藝術聚落演繹對生命、死亡的思考。直面死亡,本身便帶著某種隱私、與親密。因此這次演出,他特別希望演員盡可能取消表演,讓觀眾們戴起耳機,用更貼近的方式接觸角色。「思考死亡這件事是演不來的,要依賴很清楚的潛台詞、與畫面。」排練因此經常停下來,跟演員們靜靜地談論對死亡、生命的看法。為什麼這麼喜歡貝克特?呂柏伸說,可能因為看過太多死亡吧。他的父親在家族排行老么,共有十三個哥哥、姐姐,當這些姑母伯父輩親屬接連過世,身為下一代的呂柏伸往往感到巨大的空洞與虛無。這份體悟,他覺得貝克特說得最清楚。
禁止的群像 紀錄劇場與空間的可能
此外,嘉義阮劇團也延續一五年臺北藝術節紀錄劇場工作坊的階段性作品《禁止使用》,從不同人生命裡被禁止的事,串起一幅跨議題的「禁區」。這是阮劇團第三次嘗試紀錄劇場,故事透過演員八娜娜、團長汪兆謙及編劇許正平,帶出身體、語言、歷史等不同面向的禁止使用;其中包括八娜娜對身體的認同,曾隨之招來的異樣眼光,以及汪兆謙因成績下滑,被禁止加入布袋戲社,事後自己遺忘這段記憶的往事。種種禁止,他們最後發現,竟都不約而同都圍繞「家」的主題,正好與321藝術聚落的日式建築環境相符。他們認為,紀錄劇場應可以把更大的議題,帶進不同空間裡。就這一點,他們對在這次的場地演出充滿期待。未來也會繼續發展3.0、4.0、5.0版本,希望將更多「禁止」,串起一幅跨時空不可以,一幅關於「禁區」的清明上河圖。
發自尼采的孤獨 菜市場的荒唐故事
而稻草人現代舞蹈團從尼采發想,以舞作呈現生命終極的孤獨;阿伯樂戲工廠的作品,則描繪菜市仔裡一場爆笑、荒謬的馬拉松招親之旅。前者《第七種孤獨》以肢體為媒介,向內探索生命的絕境。當孤獨走到盡頭,或許能因此爆發全新的想像與遨遊。後者《他媽的菜騎鴨》則要讓主角戴上紅鼻子,同樣以肢體展開一場聯姻的冒險。反覆嘗試間,似乎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最後,除了四齣好戲,小戲節期間,聚落裡的藝術家會到街頭擺攤。觀眾們看完戲可以出來逛街,走著走著,又走進下一齣戲裡。那樣一來,也像逡巡於人生了。其實之所以稱之為小戲,也只是因為時間短。說到底,看戲如姻緣。若這段時間裡,能遇上真正屬於你的戲,那麼時間再少,記得也要是一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