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與北市國合作過兩次,這次再度站上國樂團指揮台,簡文彬拋出雄心壯志:「我想開發國樂器各種演奏或組合的可能性,去尋找不一樣的國樂聲響。」在十一月的「簡文彬與TCO」音樂會中,除了以過去的創新作開場,簡文彬並委託作曲家創作新曲挑戰演奏形式,別出心裁的實驗,讓觀眾聽見、也看見國樂無限可能的未來。
【TCO】名家系列—簡文彬&TCO
11/18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3832170轉255
相對於西洋交響樂數百年的歷史,近代成型的國樂交響仍屬於發展階段。習慣了西洋古典音樂的「成熟」,許多學者常將國樂與之相較、挑出弱點——樂器性能差、音準不穩比比皆是,即使百年來演奏者技術已大為提升,但國樂團低音不足的聲響仍為人詬病。然而在與臺北市立國樂團討論的過程中,指揮簡文彬卻語出驚人地問:「低音不足,會不會就是國樂團本身的特色?國樂團是否真的有必要調整成西方交響樂團那樣的聲音?」已與北市國合作過兩次,這次再度站上國樂團指揮台,簡文彬拋出雄心壯志:「我想開發國樂器各種演奏或組合的可能性,去尋找不一樣的國樂聲響。」
藉由創作 引導發展方向
國樂的走向,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樂曲。因此音樂會曲目首先挑選了有「香港新音樂之父」稱號的作曲家林樂培在一九七九年創作的《昆蟲世界》。此曲是作曲家當年為探索民族樂器性能與配器時所寫的樂曲之一,共有〈勤蜂嗡嗡〉 、〈蜻蜓點水〉、〈春蠶吐絲〉、〈穿花蝴蝶〉、〈昆蟲世界〉五個樂章,從吹、拉、彈、打等不同組合到全體合奏,展現了各種樂器的特色,也體現了他「從傳統尋根、從前衛技法找路」的成果。
音樂會從經典曲目為指標,帶出三首委託創作:洪千惠《冥間傳奇》藉由〈虎門開〉、〈七夕〉、〈放水燈〉、〈搶孤〉顛覆鬼月恐怖的既有印象,賦予祭典嘉年華的意義外,更讓各類樂器有發揮機會,並藉著樂器群競奏等形式開拓聲響。此外,簡文彬也特地挑出冷門卻具有表現力的樂器——三弦,委託新加坡作曲家王辰威創作了《阿勒頗》協奏曲,透過樂曲表現阿勒頗的文化魅力、提醒人們戰爭對人類可怕的摧毀力,並祝願當地百姓早日走出困境。由於三弦沒有一般彈撥樂器的「品」,因此作曲家採用阿拉伯木卡姆音階,讓樂器表現微分音的特色之美。
雙樂團、雙指揮 突破框架
壓軸的《鏡子─雙國樂團協奏曲》由王乙聿創作,首度挑戰「雙樂團、雙指揮」,指揮台上除了簡文彬,團長鄭立彬也將親自出馬。談起兩人淵源,鄭立彬笑說:「我們算是師兄弟,因為他出國前跟陳秋盛老師學習,我畢業後也跟著老師一段時間。後來我到北市交,簡老師曾來客席指揮,演出理查.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樂曲需要一個銅管樂隊在後舞台吹奏,當時就是我協助指揮。」此次在作曲家的設計下,兩位指揮將並列在舞台中央,樂團則拆成兩團左右以V字型放射排列。觀眾入口處也將有嗩吶小樂團,因此舞台上不但有鏡子般反射、映襯之外,前後更有環繞的音響。而台上「雙彬」的互動、對應甚至跨越該如何進行,將考驗作曲家在「編劇」上的創意。
以過去的創新作為開場,委託作曲家創作、突顯獨奏樂器、甚至打破演奏形式……「簡文彬 & TCO」這場別出心裁的實驗,讓觀眾從傳統中走出,在精采之外,聽見、也看見國樂無限可能的未來。